《下辛店鎮志·地理》(連載七)

2022年07月01日03:50:05 熱門 1855


《下辛店鎮志·地理》(連載七) - 天天要聞


《下辛店鎮志·地理》(連載七) - 天天要聞


《下辛店鎮志·地理》(連載七) - 天天要聞

第二章 歷史地理

第一節 建置沿革

下辛店得名來由:下辛店境內因有明末所建新店街,故1955年建區命名新店區。又因有清末所建下新店街,故1960年漢丹鐵路在其附近設站命名“下新店火車站”,1981年鐵路系統將火車站名改為“下辛店”,新店公社隨同更名,1987年建鎮得名“下辛店鎮”。

歷史上,下辛店地域從秦至南北朝隸屬於安陸縣。南北朝西魏大統十六年(公元550年),分劃安陸縣南境設置雲夢縣,本土屬雲夢縣。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雲夢為鎮併入安陸,本土隸屬安陸縣。元佑元年(1086)復立雲夢縣,本土隸屬雲夢縣。雲夢縣建縣後一直隸屬安州(安陸郡),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安州為德安府,雲夢縣隸屬德安府。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義軍在湖北建立政權,改雲夢縣為固州,本土隸屬固州。清順冶二年(1645年)復立雲夢縣,本土隸屬雲夢縣直至清朝終結。中華民國建立後廢府設道,雲夢縣屬湖北省江漢道;1926年廢道,縣直隸於省;1932年,湖北省設11個行政督察區,雲夢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區署駐隨縣;1936年起改稱第三區;此間,本土隸屬雲夢縣。1941年10月屬漢孝陂縣。1948年4月建立雲孝縣,本土屬雲孝縣。1949年6月複名雲夢縣(孝感行政區)。1959年11月孝感專區併入武漢市,本土屬武漢市雲夢縣。1960年8月,雲夢縣併入安陸縣,本土屬安陸縣。1961年12月,雲夢縣恢復建制,屬孝感專區雲夢縣。1970年孝感專區改稱孝感地區。1993年6月,孝感地改市,本土屬孝感市雲夢縣至今。下辛店的行政區域名稱多次變更。晚清時期,新店地區隸屬南部感化鄉,分別設有永興、上馬、下馬、西保、上合、下合、新府、永保8會。民國時期,前期政區沿習晚清而無大變。1937年為西新永會鄉(泗洲鄉)隸屬雲夢縣第三區,區署設在道人橋。日偽政權時期的1939年10月曾設三陽鄉(三陽店)、合建鄉(上新店),區署駐隔蒲潭,1944年7月增設了第4區,區署駐道人橋。1945年10月,抗戰勝利後為泗洲鄉,治所在戴新店。1948年4月,新店地區為雲孝縣第七區。

1949年6月底雲孝縣復稱雲夢縣,新店改為新五區,區署駐道人橋。1955年6月,按駐地命名改為新店區。1956年元月,撤區並鄉,新店區分設新店鄉、三邑鄉、包河鄉、順河鄉、洪廟鄉、護鎮鄉。1957年2月合為新店鄉,10月增設包河鄉。1958年9月撤鄉建公社,新店屬豐收人民公社管轄。1959年1月,改稱新店人民公社。1961年4月,改為新店區。1975年2月撤區並社,新店區分設新店人民公社和道橋人民公社,和道橋分開。1981年正式正名為下辛店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稱下辛店區。1985年12月,改稱下辛店區鎮。1987年9月改稱下辛店鎮至今。

第二節 行政區劃

《雲夢縣誌》記載,晚清時期全縣分為3鄉,編戶6里,下設72會。新店隸屬南部感化鄉,設有永興、上馬、下馬、西保、上合、下合、新府、永保8會。

民國12年(1923年),興辦團防保甲,在編戶6里的基礎上分劃為7個團防區,每會編為一保,全縣政區為7區72保。1927年大革命時期曾一度將7區改為12區,但當年回復舊制。1933年整頓保甲,編查戶口,全縣區劃改為4區100聯保375保3809甲,廢止“會”。1935年4月合併為3區48聯保336保,1937年合併為3區21聯保336保3407甲,聯保改稱為鄉(鎮)。1945年10月,全縣劃為16鄉鎮188保2034甲。1946年10月調整為10鄉鎮135保1906甲。1947年調整為10鄉鎮182保2691甲,此區劃一直沿用至1949年初。新店為泗洲鄉,下轄14保206甲。

1949年4月,雲夢縣全境解放,8月,調整全縣行政區劃為6區1鎮,轄31鄉,新店地區屬新五區,轄道群、永興、泗洲、護國、獨鄭、三邑6鄉。1950年6月,新店南部一直隸屬漢川縣沿老府河的蔡家垸一帶及太和垸、丟心垸、眾樂垸、三合垸、合豐垸、後湖垸、高長垸共計9保(即太和、彭李、趙喻、大河、北堤、下渡等大隊)劃入雲夢縣第五區(新店)管轄。1955年,漢川縣劉家隔鎮的農業人口連同耕地歸劃雲夢縣。同年,新五區所轄新府鄉的劉角、剅口兩村劃入孝感縣。1951年6月,劃設小區小鄉,全縣設120鄉,新五區(新店)設24個鄉。

新五區(新店)設置的小鄉情況表表1—1(略)

1953年7月合併為57個鄉,全縣有6區1鎮,轄57個鄉1個鄉級鎮。1956年初,農村實現合作化,同時撤區並鄉,在原各區駐地設置鎮,將57個鄉合併為26個,全縣區劃共有6鎮26鄉,新店地區設有新店鄉、三邑鄉、包河鄉、洪廟鄉。1957年2月,全縣撤銷5個農村鎮,將26個鄉合併為15個,10月新店增設包河鄉。1958年9月,全縣分設7個公社,67個大隊,328個中隊,2278個小隊。新店、道橋、護鎮、包河四鄉成立豐收人民公社。1959年1月,豐收人民公社改稱新店公社,將大隊改為管理區,中隊改稱為生產隊。1961年2月,改公社為區,改管理區為公社,改生產隊為生產大隊,小隊為生產隊。全縣劃為7區1鎮,轄46個公社。新店區下轄洪廟、煙鋪、新店、三陽、三邑、元通、道橋、護鎮8個公社。

1975年2月,撤區並社,新店區撤銷,分設新店公社和道橋公社。新店公社下轄洪廟、煙鋪、新店、三陽、三邑5個片,共有彭崗、洋湖、熊門、洪廟、火炬、黃門、煙鋪、川北、川南、祝咀、聯合、群力、聯興、新店、張左、戴大、聯紅、同進、老江、光明、團結、豐樂、安定、同合、新華、張楊、向陽、六合、新府、五星、紅旗、愛國、太和、彭李34個大隊。1978年11月,公社以下復設管理區。新店人民公社有洪廟、新店、煙鋪、三陽、台湖、丘湖6個管理區。1983年12月,農村行政體制改革,政社分開,設區建鄉,全縣設7區3鎮,轄31個鄉和3個鄉級鎮。1984年初,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下辛店區下設護鎮、新店、煙鋪、羅市、台湖5個鄉,轄有(護鎮鄉)新河、聯護、共星、煙墩、長星、明星、永興、彭崗、洋湖、(新店鄉)永豐、新店、張左、戴大、陳壩、同進、老江、六合、丘湖、野咀、泗洲寺、張楊、(煙鋪)豐樂、三陽店、白水湖、洪廟、熊門、川南、川北、黃門、煙鋪、火炬、祝咀、(台湖鄉)三邑、台湖、愛國、太和、彭李、新府、安定、同合、魏門、三咀、龍洋湖、(羅市鄉)天星、張台、羅市、北堤、大河、下渡、元通、迎風51個村。

1987年9月,將區鄉兩級並為鄉鎮一級,全縣設3鄉9鎮,下辛店成立鎮人民政府,下轄42個村民委員會,260個村民小組。將護鎮鄉及所轄9個村劃歸道橋鎮。同時將小鄉撤銷,鎮直管到村。同年11月,又以原小鄉設片,1988年11月改片為辦事處。1991年1月,下辛店鎮下設新店、羅市、三陽、煙鋪、台湖5個管理區。2000年10月管理區被撤銷。2002年4月,成立夢南社區,轄下辛店集鎮和張楊村,自此,下辛店鎮下轄1個社區和41個村民委員會。

《下辛店鎮志·地理》(連載七) - 天天要聞


《下辛店鎮志·地理》(連載七) - 天天要聞


《下辛店鎮志·地理》(連載七)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