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2022年07月01日03:37:18 熱門 1169

考慮再三,北京的魏冬終於在7月14日把8個月前買的兩套往返美國舊金山機票退了。“託了多重關係,交了許多資料,包括語言能力證明、獲獎證書等等,才在斯坦福大學STEM夏令營佔了坑,公寓也早早訂好了……誰想到這次疫情影響這麼久呢?好吧,感覺省了一個億。”她調侃自己說。

六位數——這是魏冬每年給兒子準備好的出國遊學預算,原本今年的這個夏令營她尤其看重,“斯坦福這個營是夏令營中的搶手貨,三個星期費用大約3萬人民幣,可以學開發APP、製作機器人等等,國內不少星二代都參加過。如果選擇住在學校宿舍里,費用還要多2、3千美元。”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魏冬的閨蜜在愛彼迎網站上租了一棟四卧室的花園別墅,三周租價為6000美元,她們本打算兩家人一起住,“加上我們母子的機票和伙食等等,周末在附近自駕游,全部花銷差不多十萬吧。”

魏冬是一家室內設計公司的合伙人,在國外也能照常處理工作,三周的陪讀和6位數的消費對她而言不是問題。“據我所知,北京很多中產家庭每年寒暑假給孩子出國遊學的錢,都不低於4、5萬。瑞士、法國等歐洲國家甚至有一些2、30萬的夏令營,想報上名還不太容易。”

魏冬和先生很早就決定讓孩子到美國讀大學,參加各種境外夏令營都是她的教育計劃鏈條中的重要一環。她的閨蜜一家早就把機票退了,她遲遲沒有做決定,“心裡還在盼望着能出現奇蹟,譬如新冠疫苗忽然研發出來。”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10萬塊錢值得嗎?魏冬算過一筆賬,“我們去國外遊學,單看10萬好像很貴,畢竟國內有很多幾千元的遊學團,學校組織的更便宜。但是把這筆錢看成是我和兒子兩個人去一趟為期三周的美國旅行的花費,就不覺得貴了,何況還能去斯坦福大學學習,含金量很高。”

直到7月14日,北京市教委在發布會上要求學生暑假“非必要不離京”,她才狠下心把機票退了。

無論遊學、研學、夏令營還是夏校,不同的名字代表的都是類似的產品——既有旅遊產品屬性也有教育產品屬性。“在玩的過程中還能學到東西”,這是家長們青睞遊學,尤其是海外遊學的主要原因。

“同樣的價格,在國外可以上名校營。”衝著這一點,上海的邵建茗就報了好幾年的海外遊學團,“在上海,4、5天的藝術營就要5、6千。我們花三五萬報的夏令營,為期兩三周,沉浸式學習,而且大多是英國、美國、新加坡的名校組織的,質量有保障。女兒之前參加過的Harker夏令營,口碑就很好。”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邵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今年9月升初三,她們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每年都參加出國遊學,每年的總支出固定在10萬到20萬間,“兩個孩子,只參加夏令營是10萬,冬令營也參加就是20萬。”

邵建茗介紹,美國那邊一般9歲以上就能送寄宿營。“我們從來不陪,一來信得過旅行社,二來想重點鍛煉她們的獨立性。我和太太也確實沒有那麼多假期。”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除了資質之外,邵建茗也看重國外遊學項目的主題多樣化,“她們參加過運動營、編程營、藝術營,每次都說很好玩。”邵表示,他的預算在上海屬於中位數,“我有幾個同事每年報的夏令營都要7、8萬,十幾萬的也有,他們的孩子上高中了。聽說夏令營結束後,主辦機構寫的總結評語對孩子以後申請外國的大學會有一定幫助。”

而今年疫情之下,邵建茗給女兒們報了忽然火起來的線上研學課程,由某知名戶外運動品牌主辦,“為期兩周,內容是跟專業人士學攝影、學攀岩路徑設計、學導航技巧和地圖製作方法……先試試吧。”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影響中國現代家長很深的一句教育信條。廣州的瓜瓜也是最近才狠心退了8月2日上海飛紐約的機票,中止一年前就計劃好的遊學之旅。

瓜瓜的女兒還未滿五歲,這條“起跑線”比大部分孩子都早。在此之前,瓜瓜曾帶女兒到美國和澳大利亞遊學。三四歲的娃,已經在洛杉磯上過流體力學寶寶課程,也參加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藝術啟蒙課程,“一周三天,由老師們拿着繪本帶領孩子感受世界名畫。”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瓜瓜的女兒在參加修學課程

像瓜瓜這樣對孩子教育進行前瞻性和系統性布局的家長,並不是少數,尤其是在整體受教育程度較高的80後、90後家長群體中。

杭州的小滿,家裡有5歲的女兒,她跟另外兩個孩子年齡相近、教育觀念相似的大學同學組了個遊學三人組。“我們打算從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年暑假一起到外國遊學兩三個星期。”

小滿說,在發達國家,研學從幼教時期開始就融入孩子的成長。鑒於此,她已經把未來三年要參加的夏令營都大致選好了,“在美國夏令營協會官網上選課,就能看到很多有趣的課程。比如芝加哥藝術學院SAIC的藝術夏令營聽說很不錯,正好我女兒喜歡畫畫。”

去年,攜程網發布一組監測數據顯示,海外遊學市場呈現低齡化趨勢,小學生佔比為11%,學齡前兒童佔比已從幾年前的不納入計算躍升至6%,不過海外遊學的主力軍還是初中生,佔比達49%,其次是高中生,佔比24%。

開眼界、長見識、感受不同的文化、沉浸式的語言環境、提前踩點國外大學、獲得有分量的推薦信……海外遊學對於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吸引力。

深圳的梁老師也屬於“未雨綢繆型”家長,去年暑假她就帶了8歲的兒子到澳大利亞墨爾本遊學,插班到當地一所私立學校學習四個星期。“插班學習的費用大約3萬人民幣,不貴。”

而疫情之下,不少家長改變了海外遊學的策略:梁老師今年讓孩子學網球;瓜瓜計劃暑假帶孩子在國內深度游,而小滿則鎖定了桂林一家酒店的親子夏令營。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小滿帶着孩子參加酒店裡的親子游

艾瑞諮詢去年發布的《中國泛遊學與營地教育行業白皮書—發布版》顯示,目前國際遊學產品客單價分布在2萬至5萬元區間。

雖然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火熱的海外遊學市場進入休眠期,但這並不妨礙家長們煞費苦心地繼續安排“有含金量的暑假”,也不妨礙各大機構升級其研學產品。

幾年前,提到海外遊學,很多人直搖頭:“水很深。”這也是瓜瓜和小滿寧願親力親為地自己張羅,也不購買相關機構的現成產品的主要原因。而今年在新冠疫情幾乎毀滅性的打擊之下,家長們擔心的不僅僅是“水很深”的問題,還有無處安放的教育需求和教育焦慮。

“我去年就看中了一個馬達加斯加自然科考遊學營,連報名費都交了。”生活在廣州的嚴雲,兒子即將讀高二。早在10年前,全家就開始給兒子鋪墊美國求學之路,一方面讓外公外婆先移民到美國,另一方面每年寒暑假都到世界各地參加遊學團,全方位提高素質。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綜合素質培養也是家長寄望修學游的一大因素

“兒子的理科成績比較好,想上美國理工類大學,參加的遊學團也都是科學類的。” 持續10年的教育計劃被迫轉彎,嚴雲有點無所適從,更擔心兩年後申請美國的大學會受影響。

記者發現,除了國內市場摩拳擦掌修學游,目前很多機構試水線上夏令營,當中都有不少高質量的遊學項目:

譬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面向小學生和中學生開展線上遊學課程,每節在線課程售價375美元,可以在線上參觀博物館展品,觀看不同主題的演講以及參與線下科學項目。蘋果公司則面向年齡在8-12歲的孩子開展免費的線上遊學項目,教孩子學習視頻製作、設計和編程。

不過就目前來看,各類線上夏令營的口碑參差,參團學生反映不一。邵建茗在女兒嘗試了幾天在線夏令營後也覺得:“和線下參加差距比較多,感覺更像上網課。”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廣東電視台嘉佳卡通的語言導師欣怡,同時也是嘉佳卡通“小小外交官”海外遊學項目的帶隊老師,多年來致力於研究遊學產品對青少年的語言、社交能力等的實質幫助。

對於線上研學團,她保持觀望態度:“孩子無法專註,缺乏互動,吸收的東西實際轉換率很低。學習,即使是研學,看起來是在玩,其實也需要氛圍和態度。你想想,孩子上課的時候旁邊也許就放着可樂和薯片,能專註嗎?”

在採訪中,專攻世界名校的留學申請機構Forsure創始人楊倩表示:最近幾個月接到許多家長的諮詢,都與嚴雲的情況相似。

對於目前無法出國遊學的情況,她認為這不是僅且只有的選擇,“提升孩子見識和能力的方式有很多,以探訪高科技企業的海外遊學產品為例,除了花費大價錢跑到美國轉兩周看看硅谷,其實也可以到深圳和東莞參觀騰訊、華為,在廣州參觀初創企業,這都是非常好的替代方案。出國遊學本身應該在培養了相應的愛好或者當孩子有較為明確的學習方向後,再有選擇性地進行。”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電視台組織的修學游活動

正如楊倩所言,今年國內不少機構都調整和升級了國內遊學產品,選擇繁多。

據廣東中旅移民簽證顧問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崔啟暉介紹,廣東中旅以“微留學體驗”為側重點,與國內外名校合作,開展校內主題課程和校外延展課程。“這些產品以初高中、大專、大學學生為主,主打研究性學習,時間由7天-30天不等。這是以前沒有過的嘗試。”

省外游解禁後,廣之旅立即推出了多個研學旅遊團,圍繞綠色環保、傳統文化、非遺文化、自然生態四大主題開展“做大自然的朋友”戶外研學之旅。當中的“瀚藍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國家龍舟訓練基地”研學體驗項目,對孩子們來說頗為新鮮。

事實上,今年國內遊學產品頗有迎難而上,脫胎換骨的姿態,呈現主題多樣化和差異化。

接受採訪時,萬物生自然教育創始人張莎正在帶一個赴大理的遊學團,她認為家長們對於遊學產品選擇的焦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停留在過去的刻板印象。

“未來國內市場上的遊學產品的差異化將會加大,價格差也會拉大,迎合不同需求的家長。我們的國內遊學產品比市面上一般的產品價格高30%-50%以上,更專註於在地感十足的深度文化體驗,探索自然,和藝術對話。”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親近大自然的課程在今年暑期很受歡迎

海外遊學持續火爆的背後,是中國人口質量紅利帶來的教育消費升級,也是千禧一代家長教育觀念革新的結果。根據新東方國際遊學聯合艾瑞諮詢的相關報告,2017年,中國參與國際遊學的人數為86萬人,每年以20%以上的增速擴張,並且預計2020年國際遊學用戶將達到170萬人,市場規模將突破400億元。

在採訪中,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疫情遲早會結束,海外遊學需求將繼續釋放,在未來十年從少數家庭消費的“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遍性需求。

嚴雲和魏冬這些高中生的媽媽們,都迫切希望境外遊學能盡量快恢復。對於這些家長的憂慮,楊倩表示理解:從申請世界名校的角度看,提前了解學校環境和背景等等,這些都是加分項。但根據她們這些年的實際工作經驗看,作用有限。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在一個學生的簡歷里,遊學最後可能就只佔一兩句話。我的理念是,孩子參加的每一個好的活動、每一個特質、每一項成績都像是一顆珍珠,孩子更重要的是獲得更多珍珠,並把它們串成好看的項鏈。”楊倩希望家長和孩子首先能認清自我,認清方向,以疏解心中的焦慮。

“疫情對於教育的影響並非不可逆的。家長的教育焦慮完全可以通過嘗試其它優質的教育產品去釋放。”在採訪中,教育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創始羅利娜指出,海外遊學只是一種形式,更重要是在這個框架上填什麼內容。羅利娜是中國教育心理學專家、中國家庭教育協會理事,目前公眾號擁有200萬粉絲。她認為國內有很多深度的遊學項目都可以嘗試,只要能跟先進的教育文化接軌和落地,對孩子一樣有幫助。

無論是家長還是機構,在疫情下都在嘗試積極轉變思維。家長們在試探,機構們在試水,逆境求存。嘴上說“省了一個億”的魏冬,這幾天還一直在聯繫北京各大名校和機構,“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夏令營。”

廣東中旅的崔啟暉透露,今年無論國內外的研學市場,總量都大幅下降,預計明年寒假開始會有所回暖,國外研學趨勢暫時不明朗。他強調,公司對於海外研學產品的研發提升品質,不會中斷。

“研學市場目前缺乏真正把研學的教育要素做紮實的產品,更多還是在遊學基礎上的擦邊球。相信經過今次疫情的洗禮,更多機構會從結合國家層面對研學在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養的要求,以及研學的教育意義上多下功夫。” 崔表示。

去年砸10萬給孩子出國遊學的家長們,今年都在忙什麼? - 天天要聞

張莎帶的萬物生遊學團

而萬物生的張莎則打算在疫情結束後,將國內鮮少人做的北歐遊學產品做出差異化,“中國家長對教育的需求會越來越高,觀念越來越新。我對未來的市場有信心”。

採訪:餘思

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琦璋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