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2022年07月01日03:12:18 熱門 1580

文 | 左左

《英雄本色》里,宋子豪的父親對宋子豪說過這麼一段話——

我記得你們小時候,他跟你玩兵捉賊,他死也吵着要做兵,我不想你們兩兄弟長大了,還玩這種遊戲。

父親不幸言中,《英雄本色》中,整個故事就是建立在這個「兵捉賊」的衝突上。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英雄本色》(1986)

香港電影幾乎能夠以《英雄本色》作為分界線,分為前「英雄本色」時代和後「英雄本色」時代,吳宇森在其間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他不僅以弄潮兒的身份和其他新浪潮導演一起締造了香港電影的新生態,也以自己獨特的暴力美學和英雄故事,讓世人看到香港電影不僅僅只有功夫片。

從《英雄本色》到個人風格登峰造極的《喋血雙雄》,從好萊塢敲門磚的《辣手神探》,到完美集合東方異質和西式敘事的《變臉》,「雙雄」抑或「三雄」模式,一直以來都是吳宇森電影中濃墨重彩的一個標誌。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喋血雙雄》(1989)

《英雄本色》中的「雙雄」有着多重的指向,它一方面與豪哥和阿傑的「賊兵」關係嚴絲合縫,一面與豪哥和小馬哥的主僕關係惺惺相惜。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英雄本色》(1986)

這種「雙」同時還指向人物自身的矛盾感,豪哥為了弟弟阿傑想要改邪歸正,小馬哥在忠義和狠決時之間的反差,純真的阿傑在最後意識到成人世界準則的變化,都是這種矛盾感的體現。在吳宇森的男性世界中,雙雄的對決不僅存在在角色與角色之間,還存在於角色本身。

在此後的《喋血雙雄》中,這種雙雄的對決和人物自身的矛盾感更被吳宇森發揮到了極致。追捕殺手小庄的警探李鷹,最終發現小庄並不是自己以為的那種罪犯,進而和他聯手,再到最後幫被殺的小庄報仇。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喋血雙雄》(1989)

原本處在黑白兩道的雙雄,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發生了交集和融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置換。李鷹最後一槍打死幕後黑手汪海的行為,也就是對小庄所處世界秩序的認同。

到了後來在好萊塢風生水起的《變臉》之時,吳宇森更是在這個完全西式的諜戰題材影片中,借用了「變臉」這樣一個頗具科幻色彩的情節,把自己熟稔的雙雄模式安插在了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特拉沃爾塔身上。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變臉》(1997)

這一次,雙雄之間的聯繫,變成了共享皮囊和身份,很容易讓人想到京劇中的「變臉」技法。在本質上擁有着某種共通性的雙雄,這次直接擁有了一樣的臉龐。

影片的另外一個譯名《奪面雙雄》也揭示出了兩位主角間的「雙雄」關係。互換面孔之後的尼古拉斯·凱奇和約翰·特拉沃爾塔有一場在浴室中的對手戲,吳宇森在這個場景中使用了大量的鏡子,來表現兩人的鏡像關係。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變臉》(1997)

雙雄之間彼此擁有着彼此的內核,在吳宇森的這個「鏡像場景」中達到了高潮。雙雄們所要面對的,不僅是對「他者」認定的困惑,也有對「自我」定義的搖擺。在這個層面上,吳宇森的「雙雄」模式,甚至具備了希區柯克和德·帕爾瑪在大量作品中探討的,那種「自我」與「他者」之間關係的心理學議題。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太平輪》(2014)

而今,吳宇森又拍了一個「兵捉賊」的故事,他在自己在新片《追捕》的發布會上說,「十幾年沒拿過槍,有點寂寞。一個導演不應該離開自己的風格太久。所以這次回來放放鴿子,開開槍,重回刺激的感覺。」

「至少,我還提得動槍。」

講到《追捕》,很多人都會想到1976年高倉健出演的版本。

吳宇森的這部《追捕》嚴格來說並不算是翻拍,因為《追捕》的電影方並不肯出售電影重拍的版權,吳宇森只好購買了原著小說、西村壽行的《涉過憤怒的河》,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進行東方式的改編,讓這個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故事,更容易被現在的觀眾接受。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從現在的設定來看,吳宇森的確讓這個故事具備了更多現代化的元素。張涵予飾演的杜丘,在原版電影中的身份是日本檢察官,在這裡變成了一位國際律師。本來準備隱退的他,突然被指控謀殺了自己的女同事,不得不一邊逃亡一邊尋找真相。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福山雅治飾演的警探矢村,則奉上級的指令,去捉拿杜丘以結案,平緩大眾的恐慌。但在追查的過程中,矢村發現杜丘確實是冤枉的。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張涵予本身的硬漢氣質,代表了雙雄中「硬」的那一面,而福山雅治則有更多「儒」的成分,他個人氣質中剛柔並濟的那部分特質,很好地填補了這個警匪關係之間的裂縫,也能讓矢村這個角色最後的轉變,有一定的性格基礎。

而兩個人來自不同民族的「異國」身份,也讓「追捕」這條主線中的情感交流,能夠跨越語言,真正訴諸於情感與信任層面。

《追捕》的人物設定,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雙雄模式,你甚至能在吳宇森不少的作品中找到矢村和杜丘的影子,一兵一賊,從「兵抓賊」變成「兵幫賊」,最後兵也有很大的可能,與賊同路。

從異徑到同路的心態轉變,既伴隨着對罪案真相的挖掘,也伴隨着兩個英雄人物的相互了解。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吳宇森在這兩個人物的對決中,設計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道具,在影片中的大部分時刻,矢村和杜丘都是被手銬拷在一起的,他們需要共同行動,甚至是相互配合。必須特別默契才行,不然就會擰在一起。這也意味着,影片在動作戲上,會有比較大的突破和挑戰。

比如,杜丘幫矢村上彈夾,矢村來開槍。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再比如兩個人一起從門板上滑下,組成一個「雙槍」。

新《追捕》讓我想起了吳宇森和周潤發的黃金歲月 - 天天要聞

《追捕》的預告片中有這麼一句話就很好地詮釋了這種兵與賊的共生關係。

「警察與殺手總是同時出現」。

我想,這種同時出現,不僅意味着,警察與殺手是天生的敵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向了這群男人之間的共通性。

他們生存在自己所在的江湖規則中,有着各自的熾烈與焦灼,他們通常都受着排擠和壓迫,遊走在權力秩序的邊緣,卻都在暴力背後堅守着某種最後的道德理想。

吳宇森導演自己是位基督徒,他也曾為他不少的人物安置過基督徒的身份,這是也是他在自己作品中所堅守的,那份暴力與信仰共存的內核。

而對於《追捕》這樣的故事而言,真相與正義,便是那暴力背後的信仰。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