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聯想作為 USB-IF 的會員,在推廣PD快充協議方面一直不遺餘力,尤其是前兩年的口紅充電器系列,小巧體積,精緻造型,一出手就引爆第三方充電器市場。而充電頭網此前也評測、拆解了數款來自聯想的電源適配器。
這次帶來的充電器在形態上靠近口紅充電器,65W功率+單 USB-C 輸出接口,在2022年的現在看起來頗有些懷舊,它也確實是兩年前的產品,下面看看老款PD充電器還能不能頂起大梁。
產品介紹
老產品自然是沒有包裝的,這裡省略開箱部分。
聯想65W充電器的造型就是常規的長條形,牆插殺手。
充電器側面有 Lenovo 的 logo 和65W的字樣。
充電器的頂部為 USB-C 輸出接口,在現在看起來有點懷古,但考慮到它是聯想為了自家設備配套設計的,倒也無可厚非。
充電器的插頭採用了固定插腳,型號為 ADLX65UAGC2D,支持寬頻電壓輸入,最大輸出65W,製造商為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器的長度約為60.24mm。
充電器的寬度約32.97mm。
充電器的高度約為32.09mm,充電器的尺寸約為 60.24×32.97×32.09mm,體積約為 63.73cm³,以輸出功率65W計算,功率密度約為 1.01W/cm³,這個表現放到現在都算是佼佼者。
和蘋果67W充電器對比,大小差距自不用多說。
充電器的側面寬度和一元硬幣對比。
充電器的單體重量約為96.8g。
拿在手裡,這個體積表現亮眼。
協議測試
這一測試模塊主要測試充電器的快充協議,用戶可以根據具體的協議來匹配輸出設備,從而獲得更好的快充體驗。
協議方面,使用 ChargerLAB 的 POWER-Z KT002 讀取充電器的快充協議,實測支持 Apple2.4A、QC2.0、QC3.0、QC4+、PD3.0 和PPS等充電協議。
PDO報文方面,支持 5V3A、9V3A、12V3A、15V3A 和 20V3.25A 五組固定電壓和 5-20V3.25A 一組PPS電壓檔位,有着更好的設備兼容性。
產品評測
接下來就帶大家看一看這款充電器的具體使用體驗。充電頭網會從兼容性測試、充電全程測試、待機功耗測試等方面帶大家全方位了解這款充電器。
充電兼容性測試
兼容性測試環節可以清楚的得知充電器為各個設備的充電情況,充電頭網會使用數十款設備搭配充電器進行測試,為讀者呈現真實的測試數據。
努比亞Z30 Pro是努比亞在2021 年 5 月 20 日發布的旗艦手機,在充電方面支持120W快充。使用聯想65W充電器為努比亞Z30 Pro充電,功率為17.07V 3.33A 56.94W。
為紅魔7 Pro充電,功率為16.85V 3.33A 56.22W。
為iPhone 13 Pro Max充電,功率為9.35V 2.93A 27.45W,聯想65W充電器完全可以滿足iPhone 13 Pro Max的快充需求。
為iPad Pro充電,觸發15V高壓快充,功率為31.18W。
為聯想小新Air充電,充電器輸出20V高壓,功率在54W左右。
Switch底座TV模式支持PD快充,但想激活底座TV模式需要PD充電器支持15V3A及以上的PD快充檔位,也就是充電器最低也要支持45W快充。使用聯想65W充電器為Switch底座TV模式供電,充電器輸出功率為15.03V 0.3A 4.62W,成功點亮底座TV模式。
將兼容性測試數據匯總,方便大家查看。
柱狀圖這裡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每款設備充電功率的高低。
充電全程測試
聯想的這款65W充電器已經可以滿足筆記本的充電需求,針對65W功率段此次選擇的是為MacBook Pro 13做充電全程測試,下面是實測數據。
這是使用聯想65W充電器為MacBook Pro 13充電全程的數據變化情況,整個過程大致分為5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瞬間不同程度的電流波動,最終於2小時19分充電結束,最高功率為19.62V 2.92A 57.35W。
將充電數據繪製成曲線圖,從曲線圖中可以得知,聯想65W充電器為MacBook Pro 13半小時充電35%,1小時充電67%,完全充滿大致需要2小時18分。
待機功耗測試
現如今,用戶使用充電器為設備充電結束後,不再從插座拔掉已成為常態。很多讀者都想知道充電器如果一直插在插座上是否浪費電,待機功耗測試環節就是為了解答這個問題。
經過功率計測試,充電器在220V 50Hz的空載功耗為0.065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0.56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336元左右。
110V 60Hz時的空載功耗為0.013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0.11KW·h,若市價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066元左右。
轉換效率測試
充電器本質上是一種轉換設備,過程中會有損耗,以熱量的形式散發出來。我們平時看充電器上面的參數輸出100W或者65W是充電器可以為設備提供的最大輸出功率,但充電器從插座上汲取的功率往往要更大一些,下面是充電器在220V 50Hz和110V 60Hz交流輸入的情況下分別進行了轉換效率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柱狀圖裡匯總了充電器在兩種輸入電壓下,不同輸出檔位的轉換效率。220V 50Hz下,將充電器在各個電壓檔位的輸出功率拉滿進行測試:四個檔位測得插線板AC端輸入功率和USB端輸出功率,通過計算,可得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88.08%到93.05%不等。
110V 60Hz下,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89.87%到92.25%不等。
紋波測試
由於充電器中採用開關電源,變壓器次級輸出的並非直流電,需要經過整流和電容濾波輸出,也就是充電器輸出會存在紋波。充電頭網採用示波器測試充電器輸出的紋波值,與國家標準進行比對,檢測充電器的輸出質量。紋波越低,充電器的輸出質量就越高。
紋波測試分為空載(柱狀圖中Y軸電流為0A)和重載(柱狀圖中Y軸電流為非0A)兩種。空載部分,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為152mVp-p;處於20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低,為44mVp-p。
重載部分,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3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高,為142mVp-p;處於9V2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低,為88mVp-p。
溫度測試
前面提到充電器工作時會涉及到效率轉換的問題,其中的損耗電量絕大多數以熱量散發,所以充電器長時間工作的發熱情況也是測試的重要一環。讓充電器以20V3.25A 65W功率持續輸出一小時,採集充電器表面溫度,實驗全程將充電器置於25°C恆溫箱當中。
首先來看看在 220V50Hz 的市電環境下,充電器的溫度表現。
1小時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充電器兩個側面表面的最高溫度為62.2℃。
另外兩側的最高溫度為65.4℃。
再看看 110V 60Hz 的市電環境下,充電器的溫度表現。
1小時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充電器兩側表面的最高溫度為62.8℃。
另外兩側的最高溫度為62.5℃。
將兩種市電輸入情況下的溫度數據匯總,方便大家查看。
柱狀圖部分可以清楚的看出充電器的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
1小時滿載穩定性測試
長時間使用,充電器會不會因為過熱而降頻?充電頭網也對網易嚴選33W充電器1C1A進行了測試。
將充電器檔位調至20V3.25A,以65W功率持續輸出一小時,測試過程中電壓、電流呈水平直線,無明顯波動情況,長時間滿載使用也相當穩定。
充電頭網總結
雖然是兩年前的產品,高度集成+固定插腳,讓聯想65W充電器的功率密度來到了1.01W/cm³,放在今日看都算是佼佼者,便攜性拉滿。而且這款充電器的充電錶現依舊穩定,實測各類新款手機、筆記本、平板,都能觸發快充。
高集成度的充電器更容易在發熱表現上翻車,經過一小時滿載測試,聯想65W充電器的溫度表現不錯,可見用料還是挺紮實的,這可能就是大廠風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