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自建房不同的“防潮”做法
包括塑料薄膜,卷材和架空3種
主要從價格,施工和效果進行分析
需要建房的朋友,可以看文章詳細介紹
趕時間的朋友,建議先收藏起來
等到以後有空,再慢慢看[玫瑰][玫瑰][玫瑰]
很多朋友,都有地面受潮的困擾,
每到梅雨季節,
家裡地面就滲水、牆皮脫落起霉斑,
地板腐爛還會滋生細菌,霉味刺鼻,
而且瓷磚地面容易打滑摔跤,
嚴重影響居住舒適和家人健康。
關於地面防潮的做法,
方法不多,往往花費卻不少[傷心][傷心]
其中性價比最高的做法,
就是鋪設塑料薄膜,
確實如此,我自己家裡1997年建房[心]
到今天快30年,基本就沒有返潮過
確實防潮效果太好了,
幾十年過去了,
現在還有很多人在使用這個防潮妙招
下面就是一個自建房的施工現場,
基礎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地坪澆築,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混凝土層下方,地面土壤之上,
中間有一層薄薄的塑料布[心][心],
包工頭說,塑料薄膜可以防潮,
就是防止地下土壤的毛細水進入室內,
一樓地面跟泥土直接接觸,
混凝土中間有大量孔隙,
時間久了,會形成毛細管,
然後把地下水往上吸,
最后土壤中的水分,就會來到室內,
其實原理也很簡單,實驗也好操作
準備三個試管,
其中一個裝滿水後滴入顏料。
將兩張紙巾摺疊後分別放入三個試管中,
靜置約20分鐘,
你會發現溶液慢慢沿着紙巾,
移動到了空試管中。這就是“毛細現象”
混凝土和紅磚自身都有空隙,
能夠產生毛細現象,
把土壤里的水吸上來,
在泥土和混凝土之間,
鋪上一層塑料薄膜,阻斷毛細管,
可以避免發生毛細現象。
另外,返潮與空氣濕度有密切關係,
暴雨前低氣壓這種現象更加嚴重。
因為空氣的濕度比較大,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了冷的地面,
液化成小水珠,也會發生返潮現象。
1樓的地面比2樓的地面溫度低,
所以返潮現象更加嚴重,
包工頭還說,他自己也做過實驗,
他家的老房子,三十年前建的,
三個房間鋪子薄膜,一個房間沒鋪,
每年到了回潮天氣,
鋪子薄膜的三個房間乾燥,地面發白,
沒鋪薄膜的一個房間,
到處都是水汽,地面潮濕。
可以說“塑料薄膜”的效果很明顯,
有人擔心塑料薄膜會老化失效,
其實那是在空氣中,還要風吹日晒,
現在完全密閉在地下,基本不會風化。
就算老化,速度也是很慢很慢,
也所以很多人都願意用薄膜來防潮,
二、防水卷材防水
有人擔心塑料太薄,
防潮效果和耐久性不如防水卷材,
確實這塑料布論斤稱,便宜實惠,
每平米幾毛錢到2塊錢(厚度不同)。
100平米的房子,
材料費大概100-200元就能搞定。
防水卷材就不同了,
關鍵是地面面積大,做防水多貴啊!
普通瀝青卷材每平米10-20元,
好點的(如SBS)要30-50元。
100平米材料費至少1000元起[捂臉][捂臉]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是在回填土夯實的基礎上,
澆築約100mm左右厚的細石混凝土墊層。
2、在細石混凝土的墊層上,
鋪設丙綸布防水效果比較好,
因為價格更便宜一些,
但是施工要求比較高,容易引起空鼓。
選材一定符合國家標準,
3、地面一定要清理乾淨,
先把地面洒水保持濕潤,
施工的過程中,
丙綸布要完全的粘合在地面上,
不能有任何大小氣泡,
4、牆面要做30-50公分高,
陰陽角要加固處理。
有條件的朋友呢,
可以再做一層聚合物防水塗料,
這樣防潮的效果翻倍[心][心]
三、架空防潮
實在擔心“地面返潮”的朋友,
也可以採用架空的做法
施工做法:
- 基礎處理:在地梁施工完成後,
將回填土高度控制在低於地面30-50cm,
整平夯實後形成架空空間。
- 預製板鋪設:
在地樑上直接鋪設預製板(厚度≥10cm),
接縫處用C20細石混凝土嵌縫密封,
架空層一定要預留通風口,
建議15×15公分的方孔或圓孔,
確保空氣流通防潮,
同時,也要防止小動物進入[捂臉][捂臉]
3.加固層:預製板上鋪設鋼筋網,
鋼筋間距15公分,
澆築5-8公分厚混凝土找平層
增強地面的整體性,避免後期開裂。
成本估算(100㎡為例):
- 預製板:約8000-12000元,
- 含運輸及安裝,單價80-120元/㎡。
- 混凝土加固層:
- 約2000-3000元(含鋼筋、水泥、砂石)。
- 人工費:約3000-5000元,
- 包括基礎處理、鋪板及加固。
- 大概摺合每平米130-200元/㎡,
- 性價比高於現澆架空層。
注意:施工時需確保通風口通暢,
避免潮氣堆積;
預製板搭接處和邊角需重點處理,
防止滲漏和返潮[傷心][傷心]
有人說,塑料膜防潮是有一定效果,
但你說能防梅雨天的潮汽,
那就有點過分了,
南方室內梅雨天潮濕,
主要是因為天氣冷突然轉熱,
室內氣溫低於室外
尤其是與地板磚冰涼形成溫差,
就會出現水分凝結。
底層貼瓷磚的牆都像冒汗一般。
唯一的辦法就是緊閉門窗,
盡量少讓外面的潮濕水分進入室內,
有條件的開空調,
除濕效果肉眼可見的優秀[心][心]
塑料膜的作用有限,
只能抵禦部分潮氣從地下往地面返,
空調製冷內機一直有水知道為什麼嗎?
這是冷凝的緣故,
室內溫度低於室外形成冷凝水,
並不是一張地膜能解決的知道么!
一切看現場情況!
這時,馬上就有人反駁說,
如果是空氣濕度的原因,
那麼二樓以上為什麼不返潮呢?
或者說,總是一樓返潮厲害?
還有人說,塑料膜不實用,
在混凝土水泥腐蝕下,
用不了幾年就會老化粉碎,
達不到房屋使用年限的防潮需要。
地面防潮層應採用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要我說,事實勝於雄辯
凡事都要看實際效果
人家包工頭,是實幹中總結出來的,
很多人是鍵盤俠,屬於自己拍腦袋質疑
其實鋪薄膜的水泥地,
在潮濕的地區已經廣泛推廣,
是老百姓在實踐中,總結出的智慧,
效果非常好,對比很明顯。
不懂多學多看多問,不要輕易質疑。
我老家是廣西,也是九幾年建房子,
一樓地面一到回南天就是一層水,
2019年翻修先鋪一張塑料膜再鋪混型土,
現在就是回南天地面都是乾的!
快要下雨的時候,
別人家地面都在返潮,
我家的就很乾燥,
不管別人家什麼時候地面有潮,
反正我家的就很乾爽。
現在地面不反潮,牆面不起鹼。
誰說便宜就沒好貨?
不是架空和卷材搞不起,
而是“塑料薄膜”更有性價比
這個做法,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