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AI時代更需要生態品牌?

  共生、共創、共贏。

  文 | 華商韜略 陳斯文

  5月15日,2025年凱度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百強揭曉,12家中國品牌入選。

  海爾作為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不僅連續7年上榜,排名更從2019年的全球89位,連續攀升到第54位。其品牌價值也從189億美元,增長到如今的475.78億美元,幾乎翻了兩番。

  中國品牌的價值崛起已是共識,而海爾品牌價值再創新高,還折射出一個深層產業趨勢:在AI浪潮的衝擊下,企業的競爭正從單一技術轉向生態協同。

  這是AI時代的新規律,也是生態品牌價值與日俱增的來源。

  【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

  國際諮詢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7年,中國80%的企業將使用多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

  AI變革的“噴薄而出”,有兩個因素:

  首先是AI的普惠價值。企業與個人無需自建算力可怕的數據中心,只需共享一個通用的底座,就能享有公平的“信息優勢”。

  更重要的是,從誕生起,AI就對用戶需求有着深刻理解。

  在拉動AI的三駕馬車中,算法可以設計,算力可以建設,唯有數據無法被製造,只能依靠各行業用戶進行搜集,而數據大規模、高質量的特性,又決定了它就是用戶思維的代表。

  以用戶為中心的特性,恰恰也是生態品牌的本質。

  2018年,海爾首創“生態品牌”的概念,這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過去,產品間既不能互聯,也無法從整體上給用戶提供個性化智慧服務。但用戶需求複雜多樣,以企業為中心的單點創新很容易與用戶需求脫節。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改變了這一切,前者讓萬物互聯,後者讓服務變得智慧而個性,網聯化、智能化由此成為商業世界最確定的趨勢之一。順應時代潮流的海爾,決定以用戶為中心,完成一項前所未有的創新:

  在與用戶的不斷交互中,了解用戶在產品、服務、渠道上的全方位需求,用一站式的方式更好地滿足用戶。

  在構想中,核心不再是產品,而是基於用戶體驗的場景。場景中可能會有不同品牌參與,發揮各自的能力。

  由此,一個用戶背後不再是一個品牌,而是由N個品牌圍繞用戶體驗組成的一個生態。

  生態如何運行?讓我們通過海爾的實踐去找答案。

  作為全球首個智慧居住場景品牌,三翼鳥通過鏈接生態資源方,打造了覆蓋陽台、廚房、浴室、客廳等的場景方案,更在每個場景中分門別類地捕捉用戶需求。

  在1000多種智慧場景方案的加持下,孤立的硬件被海爾智家大腦連在一起,通過多模態感知和AI數據決策,實現精準個性的智慧服務。至今,三翼鳥的日活用戶已經達到1000萬。

  今年大火的海爾三筒懶人洗衣機,同樣是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典型。

  互聯網上,有很多網友喊話“海爾老總”生產一款洗衣機,能夠同時應對全家不同類型的洗護需求,甚至有網友幫忙做出了設計稿。

  這種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共創”的需求轉變,被海爾精準捕捉。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指出:“現在用戶就是產品經理,既是消費者又是產消者,本身也是一個設計師。”

  通過與用戶共創,三筒懶人洗衣機在今年3月正式上市。抓住這種“看似刁鑽”的需求,恰恰就是抓住用戶的最好方式——上市一周,三筒懶人洗衣機的預約量就超過了8.8萬台。

  【獨行者快,眾行者遠】

  AI的突破,從來不是“獨行者快”的個體創新,而是“眾行者遠”的群體繁榮。

  在AI技術鏈條中,下有芯片算力算法,中有深度學習框架,上承各種業務模型、行業應用,單靠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讓如此複雜的技術全方位成長。AI要與眾多行業結合,才能找到從“有用”到“好用”的落地點。

  在AI時代,不是能力最全面的AI企業就能解決千行百業的問題,而是需要生態合力與開放。

  AI的這個特點,同樣是生態品牌的優點。

  2024年,海爾提出了“以無界生態共創無限可能”的口號,“無界生態”,寓意海爾致力於構建身份無界、知識無界、地域無界的開放生態,以打破價值創造、分享的界限。

  在海爾生態下,傳統家電變成了互聯互通的“網器”,圍繞生活場景共同為用戶提供最佳體驗。

  從產品到場景,只是生態開放的基本操作,它還通向一個更大的構想:讓生態“復”蓋行業。

  正如周雲傑所說,海爾是薪火相傳的創業精神和生生不息的創業生態。過去多年,海爾以無界生態構建了從智能家電,一路成長到智慧生活的智慧住居生態,以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為底座,構建了產業互聯網生態;以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萊士三家上市公司為核心,構建了大健康產業生態。

  三大生態的開放,很多地方大大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合作。比如承載了海爾大健康生態的盈康一生,旗下有脫胎於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業務的海爾生物,它以高可靠度的樣本全溫域智慧物聯解決方案,完成了從生物安全轉向生命科學的持續創新,還實現了對醫療應用場景創新的橫向跨越。

  而另一家公司盈康生命,在腫瘤治療領域廣有積累,由此陸續布局健康體檢、疾病早篩等多種服務。

  基於這些能力,盈康一生髮起成立了胸部腫瘤專業委員會,通過深度整合胸外科、腫瘤科、放療科等科室,拓展和完善腫瘤預防和康復資源,建立了面向全國的一流腫瘤醫療資源網絡。

  2024年,對於血製品企業上海萊士的併購,使得盈康一生在上游可以通過生命科學業務助力產業,在下游可以通過臨床醫學業務直接服務患者;同時通過布局血液產業鏈的創新生物科技研發,拓寬臨床診療能力邊界。

  讓整個生態加速、賦能的動力,同樣是開放。

  2024年,由盈康一生牽頭,成立了中國首個醫工科技創新產業化平台海醫匯。幾個月內,海醫匯便匯聚了10多位院士、30多家臨床機構、100多位全球頂尖臨床專家,重點布局腦卒中防治與腦健康、血液與健康生態、生命科學高端科研儀器、免疫生態等一系列領域,推進科技創新前沿項目的產業化。

  海爾生態的開放性,甚至體現在最深層的能力平台——在海爾的HOPE創新平台上,鏈接了來自全球的高校、科研機構、公司、創業團隊等各類資源,覆蓋100多個核心技術領域,超過25萬社群專家。

  對於今日的海爾而言,生態如同一片廣袤沃土,眾多生態夥伴的成長與成功,正是生態系統枝繁葉茂的由來。

  【從共創,到共贏】

  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AI浪潮,那麼一定是“速度”。

  周雲傑提出,AI可以說是未來50年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最大變化的一個技術。近兩年里,AI浪潮的技術迭代速度、落地速度、與垂直行業的結合進程,都令人始料未及,這與兩個因素是分不開的。

  首先,AI本就根植於各行業。它的數據搜集,均來自於各個行業的最核心、最關鍵的用戶和運行數據,是對優質數字資產的復用與二次開發。

  其次,人工智能龍頭企業的大力推動與機制優勢,帶動了相關方對AI建設的積极參与。

  AI時代快速迭代、共創共贏的特點,同樣也體現在生態品牌的實踐中。

  在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上,由用戶全流程參與的大規模定製是它最核心的特色——通過構建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立體化賦能模式,其數字化工具已經延展到能源化工、汽車、電子等15個行業領域。

  比如在延長石油,卡奧斯助力打造了延長雲享工業互聯網平台,它依託720億參數能源大模型,構建出38個智能體,覆蓋了生產、科研、安環、運營等一系列核心場景。

  基於全網搜索和天智工業大模型,卡奧斯的能源化工示功圖智能助手,不僅能理解深井泵這種工業設備的示功圖和專業數據,完成圖表繪製與分析,還可根據歷史數據和專業知識,實現設備的遠程管理與維護。

  通過油水井物聯網系統,可實現對16.3萬口油水井日生產數據的動態採集。在油田物聯網建成區域,工作效率提升了30%,數據準確率提升了15%,職工被大大解放——其勞動強度降低了35%。

  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老行業,石油開採的管理、生產與運營已經接近了效率瓶頸,數字化工具的出現,又將其推動了一大步。

  但這種生態開放,並不意味着居高臨下的技術俯瞰,而是一場共創共贏的合力。

  行業參與者貢獻了試驗場景、數字資產與行業經驗,收穫了降本增效與技術突破;而提供工具的生態型企業,則在一輪輪共創中受益於反哺,完成了自身能力的積累。

  這種多行業、多場景能力反哺帶來的乘數效應,在速度上遠超單一企業的個體創新,而當能力在三大生態中累積到臨界點時,其為海爾品牌價值帶來的提升,同樣遠非個體創新所能企及的高度。

  AI時代的三大特點,與生態品牌的三大優點,之所以絲絲入扣、完美契合,其根本原因就在於:

  在新時代下,商業與技術的複雜程度,讓單個企業的單點創新已經無法應對,協同與共創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因此,生態與AI是海爾當下最看重的兩件大事。

  周雲傑認為,“企業要麼與AI同進化,要麼被AI邊緣化”,他將2025年定為海爾AI應用元年,推動全員、全面、全流程擁抱AI,着力在基礎底座、AI生態、垂域模型、業務場景四個層面進行布局,並把AI科技廣泛應用於智慧住居、大健康和產業互聯網三大賽道,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這個劍指未來的方向,正是對海爾七度蟬聯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的印證。

  從物聯網生態的率先布局,到三大生態的協同進化,再到AI時代的價值共創。海爾的品牌價值進階,表面上是中國品牌全球影響力的提升,其本質卻是AI時代下,對生態品牌更緊迫的需求:

  產品有生命周期,技術有更新迭代,企業有效率瓶頸,行業有進化壁壘,唯有生態沃土,才能讓商業生生不息。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