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月十四是“忌日”,無論多忙,提醒:1要做、2不吃、3不做

本文個人觀點,僅供娛樂,請勿迷信其中!

翻開老黃曆一看,今天恰逢“閉日”,按十二建除的說法,這天宜收不宜散,得把精氣神收攏起來,別讓好運從指縫裡溜走。

順着老傳統過日子,圖的就是個心安理得、順順噹噹。



一、先說“1要做”:打掃除塵迎祥瑞

家家戶戶都得動起來——掃房子!您別以為這是普通的衛生大掃除,這裡頭藏着大學問。老話說“四月十四掃塵日,掃去晦氣迎福氣”,說的是把犄角旮旯的灰塵清理乾淨,連門框窗沿都得擦得鋥亮。

為啥非要今天掃?這得從農耕習俗說起。四月正是春種結束、夏收將至的節骨眼,田裡的活兒暫時告一段落,農民們正好騰出手收拾家裡。掃塵既是告別春天的儀式,也是給即將到來的豐收季騰地方。更講究的人家,會在掃帚把上綁根紅布條,圖個“掃走霉運,迎來紅火”的好彩頭。

現在城裡人住樓房,沒法像過去那樣大掃除,但至少得把客廳、廚房收拾利索。要是碰上下雨天,不妨把窗帘被罩拆下來洗洗,晒乾後帶着陽光的味道,住着也舒坦。

記住嘍,掃塵時別念叨煩心事,要哼着小曲兒干,這樣好運才能跟着進家門。


二、再說“2不吃”:寒涼傷胃要忌口

老輩人講究“兩不吃”——不吃生冷海鮮,不吃隔夜飯菜。這可不是瞎講究,裡頭藏着中醫養生的道理。

第一不吃生冷海鮮。四月天兒說熱就熱,街邊烤串、生腌海鮮開始招人喜歡。但這時候人體陽氣剛往外冒,腸胃還虛着呢,吃多了冰鎮飲料、生魚片,輕則鬧肚子,重則引發腸胃炎。特別是海邊長大的朋友,別仗着從小吃海鮮就放肆,這時候管住嘴,等端午過了再解饞也不遲。

第二不吃隔夜飯菜。四月中旬氣溫已經躥到二十多度,剩菜剩飯放一宿,細菌滋生得比兔子繁殖還快。有些老人捨不得倒掉剩飯,熱了又熱,結果吃出問題來。

不妨學學新做法:煮飯時少抓兩把米,炒菜時少放兩片肉,寧可不夠再添,也別留剩菜。要是實在有剩的,趕緊用保鮮膜封好放冰箱,第二天徹底加熱再吃。



三、最後“3不做”:守住底線保平安


第一不做:熬夜傷身。

現在年輕人總把“熬夜”當家常便飯,四月十四這天可得收斂些。老話講“人卧則血歸於肝”,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肝膽排毒的黃金期,這時候不睡覺,等於把身體排毒系統給關了。第二天起來臉色蠟黃、眼睛發澀,幹啥都沒精神。實在要加班,也定個鬧鐘,凌晨1點前必須躺下。

第二不做:吵架拌嘴。

四月十四是“閉日”,按老傳統這天宜靜不宜動,連說話都得和和氣氣。您想啊,家裡要是為點雞毛蒜皮吵起來,不僅傷感情,還容易把好運氣吵跑。要是真遇上煩心事,不妨學學老北京人的智慧——泡壺茉莉花茶,坐在陽台看看雲,等氣消了再心平氣和地聊。

第三不做:亂挖土動工。

這天,千萬別在院子里亂挖坑、釘釘子。過去農村蓋房動土都要看黃曆,四月十四屬於“土旺日”,這時候動土容易驚擾地脈。城裡人雖然不蓋房,但裝修打孔、移植花草也得避開這天。要是實在趕工期,不妨先擺盆綠蘿應應急,等過了四月十五再動工。





說到底,四月十四的這些講究,不是讓咱們迷信,而是教咱們怎麼把日子過舒坦。掃塵是提醒我們定期整理生活,忌口是讓我們順應時節養生,不做三件事是教我們守住健康底線。這些老傳統就像老棉襖,看着土氣,穿在身上卻暖和。

明天就是四月十五了,要是您今天沒顧上這些講究也別懊惱。記住一句話:心裡裝着對生活的敬畏,手裡乾著踏實的事兒,好日子自然會找上門。咱們下回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