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家居營收達192億創新高,新實控人美的“少東家”何劍鋒尚未任職

界面新聞記者 | 藍麗琦

顧家家居(603816.sh)自美的集團(000333.sz)創始人何享健之子何劍鋒正式成為新實控人後,首度發布年度財報。

4月29日下午,顧家家居的2023年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2.12億元,同比增長6.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06億元,同比增長10.70%。

去年營收、利潤雙增,對於這家軟體龍頭來說可謂是件喜事,業績向好的趨勢在今年仍延續。財報顯示,2024一季度顧家家居實現營收43.5億元,同比增長10.04%;歸母凈利潤4.2億元,同比增長5.02%。截止3月末,顧家家居總資產達到159.14億元。

從整體的業務結構來看,在去年接近200億的營收當中,傢具製造行業收入175.81億元,同比增長6.47%;信息技術8.7億元,同比增長5.49%。

具體到產品上,沙發、床類分別是93.5億元、41.04億元的收入。這兩大產品均創下公司內部最高的營收記錄,沙發品類有望突破百億。

此外,定製傢具實現營收8.8億元,同比增長15.57%,是顧家家居的主要產品中增長幅度最大的業務,已經超過定製行業中腰部品牌企業之一——德爾未來(002631.sz)收購的百得勝。根據德爾未來的財報,百得勝2023年的營收7.41億元,同比下滑超過1成。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信息技術方面,顧家家居從未在財報中直接透露具體的業務模式,但該業務的毛利率高達84.26%。

渠道方面,截止2023年末,顧家家居在全球已擁有近7000多家品牌專賣店,屬於軟體家居行業中門店數量最多、覆蓋面最廣的龍頭。

從境內市場來看,在線下門店中,顧家家居表示,在購物中心渠道取得突破,與萬達、吾悅、龍湖等大型連鎖物業建立夥伴關係,推動合資品牌新渠道進駐工作。

在線上渠道中,顧家家居表示,嘗試中高端產品布局,針對皮沙發系列搭建矩陣。一款新產品在2023年雙11中,位列1w+價格段第一。

外貿方面,顧家家居表示首次在印度打造2家kuka home標杆大店,邁出了自有品牌出海的重要一步。根據顧家1月5日的官網信息,顧家家居印度海外大店已經於2023年12月開業,在印度市場推出“一體化整家”標杆店。

顧家家居強調,該店系攜手當地運營超10年的核心經銷商聯合呈現,開業當天有50位印度本地設計師到現場。

早在2010年顧家家居就開始出海之路。顧家家居表示,截止2023年末,已在印度、泰國、文萊、新加坡、烏茲別克斯坦、埃及等多個國家地區開設品牌零售店,在海外已經擁有10餘支設計團隊、120餘名設計師。

從地區分布來看,顧家海外的品牌零售店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亞以及非洲地區,從其列舉的5個國家來看,僅有新加坡為發達國家,其餘均為發展中國家。

kuka home 印度門店開業儀式。(圖片來源:顧家家居官網)

除去在海外非發達地區布局品牌零售店以外,顧家家居則是針對美國市場,與美國本土會員商超costco(開市客)進行合作。

財報顯示,在costco穩健經營項目,首次突破線下椅類、床品類合作。建立costco全流程品質管控體系,實現外部0客訴,經營質量穩健提升。

雖然提及的內容不多,但這是顧家家居首次在年度財報中提到和costco的合作。此前僅在2018年9月可轉債的發行說明中提到,costco為公司的odm客戶,彼時顧家積极參加海外傢具展。

回望2023年,顧氏家族以88.8億元的高價,將所持有29.42%比例的股權,轉讓給美的集團創始人之子——何劍鋒實際控制的公司,創下家居行業最大股權轉讓金額的紀錄,成為2023年家居行業熱點事件之一。

今年1月,顧家家居公告已經完成了股權過戶,何劍鋒成為顧家家居的新實控人,盈峰睿和投資(公司全稱“寧波盈峰睿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為顧家家居的新控股股東,這意味着顧家內部已不再姓“顧”。

截至目前,何劍鋒已經手握盈峰環境(000967.sz)、百納千成(300291.sz)、顧家家居三家上市企業,橫跨環衛機器人、影視、家居多個賽道。

但毋庸置疑的是,何劍鋒只是顧家家居進入“美的系”的一個切口,日後顧家有龐大的美的系作為平台、渠道支撐,資本市場還在期待顧家如何在美的系內部發力。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2023年末,何劍鋒還未在顧家家居內擔任任何職位,顧江生仍為顧家家居董事長。

截止4月30日收盤,顧家家居報價33.39元/股,日跌幅4.46%,總市值為287.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