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54㎡小宅,我家擁擠不堪,她家不僅應有盡有,還寬敞舒適

曾幾何時?房屋面積的大小,被一些人拿來成為了衡量幸福的標準……

看到小房子的裝修案例,不管三七二十一,這些人上來就是一句:房子小,裝得再好也是白費,怎麼可能幸福?

似乎住大房子就註定高人一等,住小房子再努力也是白費?

面對這樣的觀點,Allen完全不敢苟同。

我的觀點是:房子的面積大小,只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條件,是否懂生活、是否熱愛生活才是幸福的核心所在。

比如,在這位深圳太太的54㎡小宅當中,我就看到了無比幸福的居家場面,夫妻倆努力生活,把他們的小家布置得格外精緻實用,誰料一不小心就走紅了網絡,被眾多網友誇讚,治癒了很多人。

▲女主人出鏡

能走紅也許是一種意外的收穫,但我相信真正能吸引到大家的,還是巧妙地布局、精心的設計打動了眾多網友。“小房子裝出大智慧”,形容這個家再合適不過了。也難怪,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屋主的幸福~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因為同樣54㎡的小宅,我家曾經那一套就裝得是擁擠不堪,而屋主家卻是應有盡有,還寬敞舒適、清新耐看,尤其是“去客廳化”這一細節,體現出了滿滿的居住智慧!一起去學習下吧。

設計簡介

乍一看,兩室兩廳一廚一衛的原戶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仔細分析後,有諸多位置和屋主的生活需求相悖,如下指出:

▲原始戶型圖

  1. 入戶空間過於狹小,嚴重缺失儲物空間。
  2. 開放式的廚房,讓喜歡爆炒食材的夫妻倆不敢做飯。
  3. 陽台只擺放一台洗衣機,空間太浪費。
  4. 沒有獨立的辦公空間,居家辦公很憋屈很凌亂。
  5. 客廳佔用過多房屋面積,利用率低太浪費。
  6. 主卧室藏灰區域太多,擺了床和柜子後太擁擠。

▲改造方案圖

屋主夫妻倆是“金融人士”,生活忙碌的他們經常要把工作帶回家完成,考慮到屋主對儲物空間的巨大需求,以及對空間利用率的極致追求,以“去客廳化”為核心做了以下改造:

  1. 在進屋右手邊設置一大排儲物鞋櫃,解決收納難題。
  2. 依附鞋櫃背後,設置櫥櫃,擴大廚房的同時,打造封閉式廚房,解決油污問題。
  3. 小小的陽台極致利用起來,打造了多功能的洗衣房,額外設水池、儲物櫃。
  4. “去客廳化”捨棄傳統意義的客廳,以開放式書房代替。
  5. 捨棄客廳後,原來客廳的另一半空間打造一個半開放式榻榻米休閑房。
  6. 優化主卧傢具設置,以定製代替成品最大限度減少衛生死角,提升儲物空間。

屋內實景

▲原入戶(正對入戶門視角)

原來的廚房雖然是開放式,但看上去入戶空間依舊很狹小,換個鞋需要走過廚房才能抵達鞋櫃,又亂又擁擠。

▲改造後入戶

改造後,把原來的廚房入口改到另一側,此處設置一整排頂天立地櫃體

“收納拯救一切”這句話絕不是沒道理,充足的鞋櫃納入大量雜物,玄關的尺寸沒有擴大,但反而顯得更大了。當然了,顯得大也多虧了右側的全身鏡,鏡面反射+燈光讓整個空間大氣不少。

▲這是入戶第一視角

這裡重點看上圖標註,一面牆的鞋櫃設計,劃分除了多種儲物功能,通過分類讓收納更高效,乾淨整潔的樣子真好。

鞋櫃特地設置了吊櫃和地櫃的劃分,中間的鏤空區域背板用玻璃代替,可以直接看到背後的廚房,通透性更佳。

▲原始廚房

原來的廚房,讓屋主很絕望。又小,還是個開放式,又擠在入戶門口,爆炒個菜,附近空間都黏糊糊的。而且水槽區和烹飪區擠在一起,用起來很不方便。

▲廚房改造後

現在的廚房實際在原有的基礎上向餐廳擴大了。上圖右側就是鞋櫃的背面,這裡延長出了更多的櫥櫃。

不僅做了封閉式的廚房(安裝了單開門),還設置了集成灶,讓油污更少。儲物空間和操作用的檯面也多了,用起來很舒心。

▲餐廳看全屋視角

簡約清新的北歐風,適當的粉綠色乳膠漆點綴餐廳背景牆,為深圳炎熱的天氣增加了一抹涼爽和一抹自然氣息。

▲去客廳化

這套住宅設計的核心,就是上圖的“去客廳化”。看原來的戶型圖,各位讀者也都知道,這套房子並不是因為面積太小而必須捨棄客廳。

之所以捨棄客廳,是因為屋主夫妻倆深深地明白,對他們這樣居住在一線城市且工作繁忙的人來說,客廳的使用率真的很低。

▲多功能室

  • 用一整面牆的書櫃,代替傳統電視背景牆。
  • 用軟塌、軟靠背椅代替傳統沙發。
  • 用超大書桌代替茶几。

超大的書桌,最多可以容納4人辦公,夫妻倆可以一起在家工作、打遊戲。以後有了孩子,這裡可以輔導孩子寫功課,還可以做手工。

旁邊有個小飄窗,利用起來,鋪上軟墊也可以代替沙發。愛看書的女主人經常躺靠在這裡閱讀,小憩。屋外就是城市光景,隨時望一望還能緩解視覺疲勞。

開放式的書架,一定會落灰,這點不否認。

但是,好在屋主夫妻倆都很愛閱讀,經常翻書、隨手打掃,所以入住一段時間也從未因為落灰問題困擾過。反倒的存滿書籍、裝飾物的書架,給這個家帶來了更濃烈的生活氣息。

▲書桌也可以當大餐桌

誰說“去客廳化”的住宅就不接待客人?

屋主說:

房子改造裝修後,朋友們反而更願意來家裡。有一個超大的桌子,聚餐特別方便。鋪上桌布,燒一桌飯菜,可容納最多6人同時用餐,相比利用率不高的沙發,“去客廳化”對大家而言反而更實用、氛圍更棒!

▲榻榻米房,磨砂玻璃摺疊門

客廳改造後,剩餘的一小半面積也極致利用了起來。

在書桌背後打造了一個“榻榻米房”,地面抬高不僅更具有休閑氣息,還擁有了超多儲物空間,客人留宿也沒問題,可以睡兩個人,也可以作為休閑的房間。瞧瞧,裡面還有一面牆的大衣櫃,儲物能力爆棚啦!

▲過道

▲從餐桌區域看過道

看榻榻米房側面,緊鄰過道的位置,利用一整面儲物櫃代替牆體。一方面提升空間的裝飾感,另一方面還是讓儲物能力最大化。

這裡距離卧室、衛生間很近,一些備用的生活雜物可以存在柜子里,為房間減負。

▲進入主卧

▲改造前的主卧

成品床,擺放在這裡床尾周邊留下超多衛生死角,東西掉下去都不好找。

▲改造後的主卧

現在用了定製的一體式床,並改變了原先衣櫃的方位。

不僅讓床尾右側多出了更多衣櫃,還解決了床尾空隙的位置。(床墊也定製)

嚴格把控尺寸,讓定製床在擺放床墊後和飄窗持平,看上去飄窗和床鋪渾然一體,更整潔大氣,一眼望去小房間裝出了大房間的感覺。

▲床頭櫃

懸空的床頭櫃設計,也減少了底部的衛生死角,更輕盈。

除了晚上睡覺前擺放手機、茶杯,還能作為臨時的閱讀區、梳妝台。

▲兒童房

兒童房因為戶型的原因,沒有做格局上的改造。

因為裝修時還沒有寶寶,所以暫時作為一個休閑房,也可以用來看書、健身。

▲衛生間

文末總結:

整潔統一的空間色調,充足的儲物設計,多功能化空間,讓小小的房子變得應有盡有,然而視覺上看,房子一點不顯小,反而讓人覺得寬敞又舒適。

他們用實力證明,小家也能越住越幸福,隔着屏幕也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真諦是努力創造,而不是不斷抱怨。相信努力生活的他們,也會一步一個腳印將來換更大的房子,祝福!

各位讀者,你們喜歡這套房子的裝修效果嗎?去客廳化的設計你會接受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寶貴的看法,Allen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