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央視播出了一個講述普通人“斷舍離”生活的記錄片,其中有一個女孩深受人們關注。
她叫喬桑,是一個90後,家住在石家莊,但是她的家卻看起來有一點不同尋常。
總共80平米的屋子,裝修十分簡單,空蕩蕩的屋子裡除了必要的承重牆外只擺放了孤零零的6件傢具。
女孩的生活方式更是特別,她堅持不網購,不化妝,一個月只花300塊錢。
在如今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她是如何做到這種生活方式的?她又為何要選擇這樣的生活?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部分內容為情節完整,存在杜撰情況。
01.喬桑的不消費主義生活
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在一番洗臉刷牙後,喬桑選擇出門跑步。
她大約會跑上20多分鐘,然後跑到附近的菜市場買點菜。
喬桑買的不多,經常是買一把豆芽,三棵菠菜,一根黃瓜,一個西紅柿,這些差不多只有兩塊八。
然後再慢慢地走回家,下點麵條,這就是一天的早餐。
吃完早餐後,喬桑還會提前做出午餐來,做好後放在飯盒裡,將家裡收拾一番。
這個時候,上班的時間就差不多到了,喬桑從來不會化妝打扮,而是從家裡拿出一本最近正在看的書,放在包里,坐地鐵去上班。
這幾乎就是喬桑每天的生活,她的這種生活方式被稱呼為:不消費主義。
在國外,有很多這樣的不消費主義的人,他們倡導理性的消費觀,堅持不花錢、不購物,甚至有些極端的不消費主義者們還會去翻垃圾桶。
但喬桑看起來就正常多了。
不過她也有着對生活簡單舒適,不消費的要求,每天不化妝,只是簡單的洗個臉,做個護膚,有時連護膚都懶得做。
為了不讓自己買太多東西,喬桑把手機里所有的購物軟件都刪掉了,而且還把以前買的一些東西全部斷舍離。
她一共清理出七八個麻袋的衣服,還有一百多雙鞋子,全都捐了出去。
屋子裡只剩下了幾件她經常穿的衣服和三雙鞋。
這樣一來,喬桑的屋子就看起來乾淨、簡潔多了,但也空曠了不少。
於是喬桑養了一隻貓來陪伴自己,這才增添了一些生氣。
為了減少消費,喬桑把一個月的支出壓低到500,然而實行起來之後,她發現自己一個月300也就夠了。
在飲食方面,喬桑經常是自己做飯,基本上是不會點外賣的。
買的菜也都是去菜市場買的別人挑剩下不要的蔫菜,喬桑和老闆說好,這些沒人要的蔫菜便宜點賣給她。
這樣的話,她又節省了一筆開銷。
除此之外,喬桑經常以物換物,把自己用不上的東西送給朋友或者鄰居,然後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
喬桑家裡的傢具也很少,空蕩蕩的屋子裡只放了6個傢具。
一張餐桌、兩把椅子、一個衣櫃、一個冰箱、一個洗衣機、一個掃地機器人和一張床。
喬桑在出行方式上也是能省就省,平時就坐地鐵出門,但也有坐公交的時候。
因為河北有幾個地區每年冬天這幾個月公交全部免費坐,石家莊恰好是其中一個,所以在這段時間,她總是坐公交。
哪怕公交站距離自己家很遠,每天要狂奔2公里的路才能到,但喬桑依舊樂此不疲,她覺得這是一個既能省錢又能鍛煉身體的好機會。
除了這些,喬桑還有做瑜伽的習慣,她發現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瑜伽簡直是絕配,於是也養成了每天做瑜伽的習慣。
從2020年4月開始,喬桑將自己的這種生活方式分享出去,她經常在平台上做直播,或者是發視頻,記錄自己一天的生活,也是為了倡導這種生活方式。
很多人看了視頻後,覺得喬桑很窮,才活成這樣,但其實喬桑一點兒也不窮。
02.富有的她不消費
她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資深銷售,每個月的工資早已超出了一般水平,對於她來說,想要換一個更好的房子,買更多華麗的傢具,再買一輛車,那是綽綽有餘。
但喬桑並不這樣認為,她覺得豪宅豪車對於自己來說都是不必要的東西,純屬是浪費,自己還不如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對於喬桑來說,有意義的事情就是讀書。
她的屋子看起來空曠,但是她的精神世界是充足的,因為她有很多書。
放眼望去,在這個屋子的角落裡,幾乎是堆滿了書,一捆又一捆,有的還沒打開,有的早已翻閱多遍。
喬桑是很愛看書的,在沒有工作的日子裡,她就喜歡躺在床上,翻着書,一旁的貓擠在自己身上睡覺,非常愜意。
不僅是愛看書,喬桑還喜歡結交愛看書的朋友,她和朋友們互相交換着書來看,互相談論書的內容,自己對書的理解。
僅是2021年這一年的時間裡,喬桑就讀完了160本書。
但這對於喬桑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她開了一個共享書店,這樣就能看到更多想看的書,還能幫助到很多想看書的人。
她把自己所有的書都拿了出來,還買了很多二手書籍,全部用在了共享書店上。
正因為如此,喬桑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最終受到了央視的關注,上了節目《生活的減法》。
在這裡,我們了解到,喬桑並不是一直以來都保持着這種習慣,以前的她,花錢大手大腳,毫無節制,因為這件事,就連男朋友都離開了她。
03.以前的她,花錢毫無底線
喬桑雖然不是什麼富二代,但她的家裡也算是有錢人,再加上父母的溺愛,喬桑一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這也就導致,喬桑總覺得,自己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她對金錢也沒有什麼概念。
平時穿的衣服完全是按照她的喜好來,甚至有很多買了但是卻沒機會穿的衣服,但喬桑卻不在意,她總是喜歡買買買。
直到父母把她送到了一個私立的國際學校,那個學校也是一個貴族學校,裡面的學生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喬桑在裡面顯得平平無奇,甚至比不上他們。
而且這個學校里,攀比風氣盛行,喬桑受到這股風氣影響,買買買的習慣比以前更加嚴重。
到了大學期間,喬桑已經養成了經常瘋狂購物的習慣,錢對於她來說就是幾張紙,大把大把地往外花。
而且喬桑還是一個三分鐘熱度,買了很多一時心血來潮,但是卻沒什麼用的東西。
家裡人對喬桑的這種行為也沒有說什麼,既然孩子喜歡,那就買,不差錢。
家人的縱容讓喬桑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到底嚴重到了什麼程度。
到了她畢業工作的時候,自己賺了錢,瘋狂購物的習慣比以前更加嚴重。
因為看到海洋館裡的表演,一時興起想要學潛水,花了一萬多出國去菲律賓考潛水證。
結果證拿下來之後,直接在家裡吃灰,毫無用處。
見到瑜伽可以修身養性,喬桑就直接斥資2萬塊錢報了班。
然而她卻沒什麼時間去上課,直到課程結束她也沒去上幾節,完全的浪費錢。
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幾萬塊錢就從她的手裡,這樣瞬間地花掉了,還消失地無影無蹤,毫無回報。
屋子裡堆滿了自己平時買的東西,用也用不着,放着還浪費地方,但喬桑卻總感覺自己需要買的東西還有很多。
就這樣陷入了惡性循環,直到她和男朋友談婚論嫁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喬桑才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04.幡然醒悟
沒錢了。
結婚需要一大筆錢,但她居然沒錢了。
而這個時候男朋友早就對她的生活習慣產生了意見,如果結婚以後她還是這樣花錢,那日子還怎麼過下去?
就這樣,喬桑不僅婚沒結成,男朋友也吹了。
男朋友的離開,讓喬桑頓時清醒了不少,她也意識到,是自己無節制地買了很多沒用的東西。
為了和以前的自己告別,她離開了大城市回到了石家莊,在父母的幫助下買下了這個88平米的小房。
在搬家的時候,她把很多不用的東西來了一個斷舍離。
當她面對這個看似空曠的房間的時候,其實喬桑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自我,和一個全新的生活。
現在的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質豐富的生活,但是卻忽略了精神世界,其實人活一輩子,不能只為了錢,也不能只為了虛榮。
正所謂,浮名本是身外物,不着方寸也風流,人還是活得豁達,放平心態,享受人生。
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現在很多人自以為過着正常人的生活,可是他們的精神世界是空虛的,但也有很多人雖然在很多人眼裡,他們是異類,他們有的選擇窮游,有的選擇不消費,有的選擇不結婚生子,但這都是他們的選擇。
參考資料:
[1]隴南文縣發布-《“斷舍離”女孩火上央視,88平米的家只有6件傢具,每月只花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