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2023年03月31日22:36:10 家居 2413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文/蘭媽談育兒

有一次,坐火車時遇到這樣一幕

一位媽媽,帶着6歲女兒去爸爸工作的城市旅行

上車放置行李時,女孩看到媽媽把行李都放在床鋪底,便把一直抱在懷裡的芭比娃娃也塞進行李之間

媽媽看到後並沒有大聲批評,而是饒有趣味地說:

“糟糕,如此精小的娃娃,被擠在行李中間該有多疼呀,或許她現在還哭訴着說:小主人,別丟下我,我一個人待在這黑黑的地方,好害怕呀…”

女孩聽完媽媽的話有些驚艷,她小心翼翼地抱起娃娃,然後又虔誠地道歉說:“小公主,對不起,我以後再也不隨便把你亂放了,我現在就帶你去洗洗臉”

同樣的類似情節,還發生在一對母女身上

那是一個周末,母親帶着女兒到肯德基吃午餐

當時,女孩手裡還拿着剛拆包裝盒的芭比娃娃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看到漢堡、雞翅和薯條都來後,女孩有些激動了,隨手把娃娃扔在餐桌上就擼起袖子開吃

大概由於吃相過於着急,旁邊的可樂就被毫無意外地撞灑了

一瞬間,看着新買的芭比娃娃變成可樂泡娃娃,媽媽暴脾氣上來了

她生氣地開始批評說:“都說了不要買芭比娃娃,你不聽,現在好了,買到手也不知道珍惜,以後再也不會給你買了”

女孩聽到這裡傷心地低下頭,手裡的漢堡、雞翅也瞬間不香了……

看着低頭傷心的女孩,再想想火車上那個帶着芭比娃娃洗臉的女孩

我瞬間意識到教育里形式感的重要性,特別是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一些常見性格做到因人而異,才能讓教育變得更簡單一些

比如,以下常見的4種性格就比較普遍,對號入座才能讓教育更高效運轉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01

膽小性格:多一點具體鼓勵

學生時代時,班裡總有一些同學是屬於比較特殊的存在

他們膽小、不愛說話、不喜歡與人交往,還總是蹲在角落裡默默地看別人玩耍

兒時夥伴佳佳就是這樣膽小性格,什麼時候看上去都是孤零零的身影

而我是如何跟這樣怪咖結識的呢?這就需要從一次體育課上說起了

那是6人一小組的跳繩訓練課,在體育老師的號召下,很快就建立了一個又一個隊伍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挑來挑去,剩到最後時佳佳就成為了我的隊員,因為我們的那個小組五缺一,佳佳也是不得不接受的隊員

剛開始時夥伴們的勝負心都比較強,佳佳又比較膽小,特別是甩繩動作一開始就嚇得連連倒退

如此一來,隊員之間無法默契配合,跳繩訓練也被一而再耽誤

當隊員之間怨聲不斷時,我明顯看到了佳佳那漲紅的臉,有膽小、自責、還有恐慌和自卑

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指責抱怨,而是拉着膽小的佳佳嘗試跳躍

一次、兩次、三次…

再經過我不斷的鼓勵:“越來越棒了,加油”

佳佳就像是一隻展翅飛翔的小鳥,越飛越有方向感、越跳越有技巧性

這種結緣於鼓勵的彼此相惜友情,也如教育一般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對於膽小性格的孩子,我們更要注重他們的心理養護,盡量通過具體鼓勵去提升孩子的自我感覺

比如:

•說事實:我注意到你今天的衣服穿戴得很整齊,最近真的很努力哦”

•談感受:我發現你最近早上起床都表現得很積極,這份態度真不錯”

•謝鼓勵:寶貝,謝謝你幫我照看調皮的弟弟,這樣我就可以有更多時間準備美味的飯菜了”

•建信任:別灰心,我相信你經過這次努力後,一定可以順利通過這次測試的”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02

慢熱性格:提前預熱多尊重

女兒2、3歲的時候一碰到鄰居就一溜煙地跑回家,不喊人、也不打招呼

對此,鄰居算是操碎了心

好幾次相遇時,她都關切地問候說:“這丫頭都不怎麼說話,這樣的慢熱性格,以後長大可怎麼辦呀”

什麼是慢熱性格?剛開始的時候還不是特別了解

等到真正體驗後才發現,慢熱性格的孩子一般有這些性格特徵:

•比較內向,很少與人主動交談,給人的感覺會比較高冷

•感情方面,一旦相交必深交,對生人冷淡、熟人熱情

•比較高冷,給人的感覺不太熱情,但熟悉後會一改往日形象

•下結論少,與人溝通時顯得比較有禮貌,不喜歡下結論、也容易被忽略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家有一個慢熱性格的孩子是種怎樣的體驗?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特別焦躁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慢熱女兒並不是性格上的缺陷,而是環境適應能力相對於比較低

那是一個周末,鄰居着急上班就把她的孩子寄養在我家

因為那幾個孩子就像是小冤家,見面不是干仗就是拌嘴,在照顧孩子的使命上多少還是有些擔心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慢熱性格女兒並沒有想象當中的那樣不合群,直到鄰居接走孩子時大家也沒有發生太大的矛盾爭執

那天,女兒還破天荒地主動跟鄰居阿姨打招呼

有些驚艷的我,向女兒了解情況:“為什麼今天比較特殊呢”

女兒回答了兩句話:

第一句:“因為這是我家”

第二句:“因為我們熟了”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短短的兩句話,詮釋了慢熱性格的孩子,是需要熟悉、更需要等待

而我們在面對慢熱性格孩子時也不要急着催促,熟悉等待之前盡量提前預熱並多多尊重

比如,xx小朋友要到家裡做客時提前徵求孩子的意見

一句“我們是把小朋友接到家裡一起玩,還是帶到遊樂場玩呢”,這是尊重孩子、也是提前預熱

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地面對某人某事,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從容以待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03

內向性格:不當眾批評責罵

朋友的女兒艷艷,是一個性格極為內向的女孩兒

一節街舞課不到5分鐘就哭着跑出去

是什麼原因呢?

聽老師說,他只不過是讓艷艷跟前排小朋友交換個位置

可艷艷就是站在那裡不動,等到老師再提醒時眼淚就一滴接着一滴

而街舞課結束後

我還聽到媽媽一邊走一邊批評說:

“你這孩子,也太脆弱了吧”

“老師也沒說什麼,就是讓你調換個位置”

“就你這動不動愛哭的性格,看看有誰能喜歡你”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我注意到,媽媽越批評、艷艷的情緒就越焦躁

特別是有同伴在場的時候,除了哭鬧還夾帶着情緒說:“我討厭媽媽,我討厭你們”

看到情緒如此反抗的艷艷,媽媽也無奈吐露說:“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性格內向,平時也就是只敢對我發脾氣”

其實,內向性格也好、外向性格也罷,孩子最怕遇到的就是被當眾批評責罵

我認識一個朋友,逢年過節都會帶着女兒回娘家探親

因為女孩性格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這件事讓朋友覺得特別沒面子

每走一次親戚,女孩都要被媽媽批評一路

不是凶“你是啞巴嗎,不知道說話”

就是罵:“怎麼生了你這個蠢貨,見面打招呼的基本禮儀都不知道嗎”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在不斷的批評和叫罵下,女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特別排斥跟媽媽走親戚

這份排斥還一直保持到上初中,哪怕一個人待在家裡,也不願意跟媽媽出去應付七大姑八大姨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長大後更是一代又一代的斷親現象崛起

其實,斷親現象從成長的某種意義來說並非天生就有,而是源自於後天的環境影響

比如,逼孩子和不熟的人打招呼,強迫去不願意去的地方

如果孩子一開始就生活在“消極”、或“厭倦”的環境下,自然就會從某種習性上形成極大的抗拒心理

所以,愛孩子請讓他們在積極的正能量環境下成長,不要當眾批評、更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04

暴躁性格:冷靜先做到己靜

一條“萌娃哄自己睡覺”的視頻引發很多網友探討

視頻中,小寶寶不停地拍打自己入睡,那動作像極了媽媽哄睡的模樣

可慢慢地,畫風也在不知覺地發生着改變

先是輕輕的動作像極了媽媽的溫柔,後來又慢慢發展得急促的動作,又像極了哄不睡娃的暴躁媽媽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有網友就調侃說:“當家的,都是一副怨婦模樣,哄睡的,也是一副暴躁模樣,誰也不例外,自己哄自己睡覺也是一樣…”

也有網友表示,現在的孩子情緒都那麼大,如果小時候不給些家法、長大就更難管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不同情緒

是暴躁也好、是文弱也罷,我們都要遵循孩子的性情去溫和對待

有一個網友就分享說:“我的15歲兒子動不動就亂髮脾氣,根本就管不了怎麼辦”

這個時候,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要比讓孩子冷靜更重要一些

正如,一個暴躁性格的孩子從小到大都可能會比較淘氣好動一些

他們可能不如同齡孩子的乖巧,也可能不如同班孩子的優秀,但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發揮潛力,你相信孩子會優秀、孩子就會慢慢發展得優秀

可現實卻是,生活很忙、教育很難

而父母和孩子之間呢,明明是骨肉相連的至親,卻總是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得面紅耳赤

這也從一定程度上給教育造成了一定難度

不同孩子需要不同應對方法,掌握這幾個常見性格,教育才能更輕鬆 - 天天要聞

為了更好地走進和孩子的交談、心靈交替,冷靜先做到己靜就是必要條件

很明顯,如果孩子暴躁、父母也暴躁,接下來的畫面不是怒氣衝天、就是抱怨連連

只有父母先冷靜下來、才能冷靜去看待問題,所談的話題自然也會在平靜中得到友好的妥善解決

可冷靜先做到己靜、控制情緒又談何容易呢?如果不知道如何做好情緒自控,建議家長多讀讀這些心靈指引:

•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誰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如果實在控制不了情緒,那就做個深呼吸動作吧

•如果和孩子達不成意見,那就暫時“退一步”吧

•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聊聊,或許就不會那麼鬱結於心了

•如果還是無法做到切身體會,那就給彼此一些消化時間吧

•聊聊天、唱唱歌、跳跳操,又或者帶孩子出去暢遊一天

•友好溝通在於心情舒暢,心情好了、溝通的心態也就好了

教育孩子就是一個不斷試錯、和雙向成長的過程,你動孩子在動,你靜孩子也在靜,先做好以身作則的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才能跟着成長

那麼,關於不同性格的不同教育方法,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 天天要聞

中年斷舍離:一場精神的二次發育

在東京銀座的精品店裡,我遇見了42歲的山田女士。她正專註地擦拭着僅有的三支口紅,這個動作持續了整整十分鐘。當得知她曾是奢侈品櫃姐時,這個場景的隱喻意義突然顯現——原來真正的精緻,始於對物的敬畏而非佔有。神經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35-55歲群
26.98萬-31.98萬元!廣汽昊鉑HL上市發布 - 天天要聞

26.98萬-31.98萬元!廣汽昊鉑HL上市發布

4月12日,“2025廣汽科技日暨昊鉑HL上市發布會”在廣州盛大舉行。廣汽集團聚焦“安全”主題,首次公開“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在智能化時代以全鏈路的安全研發體系、全域安全技術和全時安全保障,樹立智能汽車安全新標杆。此外,廣汽發布了由12款車規級芯片構成的芯片產品矩陣,並正式發起“汽車芯片應用生態共建計劃”...
31歲姐姐“去客廳化”的家:中式客廳不做電視牆做書櫃,太有韻味 - 天天要聞

31歲姐姐“去客廳化”的家:中式客廳不做電視牆做書櫃,太有韻味

你喜不喜歡去客廳化的裝修呢?最近,我還真看到了一位31歲姐姐,曬出了自己家去客廳化的裝修,真的讓人眼前一亮!這間中式風格的客廳,不僅沒有老舊俗氣的感覺,反而充滿了雅緻韻味,從顏值到實用性都可圈可點。不得不說,這也是我最近看到過最好看的中式風裝修之一了,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下,一起來看看~【去客廳化做書架...
告別擁擠!這4款傢具,小戶型家庭能扔就扔 - 天天要聞

告別擁擠!這4款傢具,小戶型家庭能扔就扔

無論房子大小,軟裝布局過程中,該捨棄就要捨棄,換一種全新的設計思路,讓家更舒適好住。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01捨棄餐廳餐桌小戶型中,如果餐廚空間面積小,可將其打通做島台設計,既能增加操作空間,又滿足用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