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在小學階段,素來有“4年級是分水嶺,容易兩極分化”的說法。
這是因為4年級前的學科知識較為簡單,死記硬背或許就能取得好成績,但是4年級後,考察的不僅僅是記憶能力,而是對分析、思辨、邏輯、創新等高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因循守舊,繼續用以前的方法,成績往往不理想,而那些有能力改變方法的孩子,則優勢明顯。

我也見過這種四年級分化的現象,兒子的同學就有同類情況。4年級前,孩子們之間的差距不明顯,考雙百的特別多。但是4年級後,孩子之間差距凸顯,大部分考85分左右,考100的寥寥無幾。
那些4年級後成績很好的孩子,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4年級前成績不好,有沒有變好的可能呢?4年級成績很好,4年級後怎麼才能一直保持優秀呢?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看看一個典型案例,就能從中尋得正確的方法。
青年生涯規劃師張華在一次講座後,和幾十個孩子進行了一次互動。其中有個14歲男孩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他說“我小學四年級前學習不好,但現在學習成績非常好。”
大家都很好奇,他到底是怎麼逆襲的呢?
他表示在學習中確實遇到了很多問題,進行了很多反思和嘗試,又在媽媽的幫助下,使用最好的方案,他一直堅持實踐,最終成績就慢慢好轉了。
他分享的逆襲之路可以總結為3個要素,家有小學生,父母一定要掌握。

1、設立正確的目標,並非是考某所大學。
一提到目標,我們可能就想到要孩子考上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名牌大學。雖說目標很具體、也很具有鼓動性,但是這樣的目標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
很多孩子會產生一個誤區,認為學習是給家長學的,自己就是學習的機器。一旦完成目標,他們就感覺完成了全部任務,不知道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怎麼走。如果完不成目標,他們就會害怕受到責備、嘲笑、貶低,而引發自卑情緒,無法走出來。
真正對孩子有幫助,讓孩子有學習動力的目標是:成為什麼樣的人。考上某所學校,只是人生的一個驛站,而不是終點。最終目的都是要踏入社會,承擔自己的社會角色,孩子從小就要知道自己將來是做事情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會學習、會考試的人。
斯坦福大學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威廉·戴蒙說,真正的目標要滿足3點要求:對自己有意義、對社會有價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衡量。
在這3點基礎上,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去做、有能力去做、能夠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事情,朝一個大方向努力,看實現大目標需要完成哪些階段性小目標,完成一個個跳跳腳夠得到、可實現的目標,孩子有學習動力,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直至成功。

2、使用好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果
小學4年級前,知識簡單,有大量需要記憶的能力,只要比較勤奮,多進行一些背誦,多做一些練習,就可以取得好成績。
但是4年級後,知識複雜,更考察孩子的綜合能力,如果還是像之前一樣機械地採用疲勞戰術,效果一般不會太理想,孩子甚至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沒有信心學習。
這時候就特別需要好的學習方法的加持了。
比如,4年級後,書寫能力沒問題,記筆記是很輕鬆的事情,但是要在保證課堂效果的情況下做好高質量的筆記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可以讓孩子使用康奈爾筆記法,把筆記分為3部分,分別是關鍵詞欄、記錄欄、總結概要欄。
聽課的時候只記錄關鍵詞,把更多時間用來看黑板、聽老師講課,吸收知識。在課後,整理老師講過的內容,有遺留問題也沒有關係,以後搞懂後再補充進來。
這樣一個筆記,是考前複習的寶貴資料,能幫助自己融會貫通地掌握學到的知識。

比如:不要孤立地學習知識,而是要把單一知識點串起來進行系統學習,像樹木開花一樣,取得成倍效果。
像背單詞,看到一個詞,要聯繫其他相關詞彙,不同的詞性、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都怎麼拼寫?如果前綴或後綴改變,可以變成什麼新單詞?如果組成一個短語、句子,應該怎麼具體應用。串聯起來背單詞,明白相互之間的關係,還能夠靈活應用,背誦起來也更有趣、更輕鬆。
3、父母的作用很大,但不能做監工
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好、成績沒考好,父母的第一反應是生氣,批評孩子,採取的措施可能是報班、讓孩子做大量練習、監督孩子學習,但這樣卻往往讓孩子討厭學習,可能會取得相反的結果。
我們應該見過很多這樣的現象,父母被孩子氣得心臟出問題、被氣得傷害孩子。但是孩子也並沒有像預想中一樣變得優秀,反而壓力特別大,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最後父母又不得不妥協。有的孩子甚至難以承受巨大的壓力,而走向極端,傷害自己或傷害父母。
董宇輝說,在孩子的人生中有參與,不能事不關己,但不要全面干預、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別到孩子長大後會發現,他沒有獨立人格,不主動、不積極,是因為你替他包辦一切,他當然沒有主觀能動性。
優秀的父母不會做監工,而是做教練,會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孩子,觀察孩子的狀態,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對於孩子自己克服不了的弱點,會給他找方法、給他協助,讓孩子獲得向上成長的力量。比如,孩子不懂學習方法,我們可以找到像第二條一樣的好方法,讓孩子獲得實際的幫助。

寫在最後:“4年級是分水嶺,容易兩極分化”,但是如果未雨綢繆,了解小學階段的學習特點,設立目標、用對方法,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肯定繼續成績優秀,即使原來是差生,也能成功逆襲。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