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有很多家庭和我一樣,就是考慮到父母年齡大了以後,可能會過來和我們一起居住,所以在購買新房時,即便自己手頭不寬裕,也還是咬咬牙按揭買了一套130多平的大戶型,繼而應對更多的居住變化,以及提升居住舒適性。
然而當我看了下面這位屋主家後,才發現居住舒適性和空間面積無關。即便戶型只有70㎡,也依然可以擁有高品質的生活,真的太讓人羨慕了。
平面結構圖
本案坐標上海,建面70㎡,屋主是一對年輕的小兩口,喜歡浪漫清新的居住氛圍,並希望擁有兩居室的功能性,方便日常辦公和偶爾的留宿。
原戶型空間缺陷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主卧衣帽間利用底率、衛生間動線局促、廚房空間擁擠等等。因此,為了滿足屋主的居住需求,部分空間結構也進行了重組。
平面方案圖
結合屋主的需求,以及現有的空間結構,布局調整如下
1、衛生間採用乾濕分離設計,並將入戶調整到入戶門這邊,讓動線更加合理。
2、餐廚區採用一體化設計,並與客廳貫通,讓空間更加開闊、明亮。
3、調整主卧門洞位置,並取消衣帽間,規划出一間書房。
衛生間
當衛生間改成乾濕分離的結構之後,門洞方向也調整到入戶門旁邊。一來釋放出了主卧門口小過道的面積,二來也方便了回家洗手,讓生活更加健康。同時,干區隔斷採用半牆設計,也一定程度上遮擋了干區的凌亂。
玄關
入戶第一視角,一體化的客餐廚布局,不僅為入戶提供了充足的採光,也營造出了開闊的視野表現。尤其是地板採用人字形鋪貼後,更是有了極強的延伸感。
利用櫥櫃側面空間設計的鞋櫃,雖說櫃體面積不大,但用來收納日常鞋子,是完全沒有一點問題的。
餐廚區
島台與餐桌組合,不僅僅是大戶型的專屬,小戶型也同樣可以擁有,讓生活更有儀式感。島台側面預留滑軌插座,則賦予了餐台更多的功能變化。無論是臨時辦公,還是圍爐火鍋,都可以得到滿足。
一字型的櫥櫃和轉角高櫃設計,可以說充分利用了空間。既擴充了空間的儲物能力,也讓日常收納做到了整潔有序。而高櫃位置預留的鏤空區,則是冰箱的位置。
在將廚房旁邊的小陽台納入室內之後,除了讓櫥櫃檯面得到了延伸,也最大程度引光了採光。同時,內嵌式洗碗機、烤箱等設備的存在,也充分體現了屋主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而邊角處的鏤空區,則是洗衣機的預留區。
客廳
客廳以低飽和度的色調為主,最大程度賦予了居住者舒適的生活形態。頂面採用無主燈設計,並以弧形的方式處理橫穿空間的大梁,不僅讓空間做到了簡潔、乾淨,又巧妙規避了視覺上的突兀。而白色的夢幻簾選擇,也為空間帶來了更多的呼吸感。
電視背景牆做了常見的儲物櫃設計,對於小戶型來說,也是比較實用的做法。櫃體通體以白色為飾面,再穿插部分的黑色元素,立體又不單調。
取消常規的茶几,並鋪上一塊舒適的地毯,再一次提升了居住的舒適性。而沙發左側的一個貓架設計,也在提升空間趣味性的同時,讓家裡的寵物有了一塊自由活動的區域。
主卧室
主卧門洞改到了電視牆旁邊,讓內部空間可以得到充分利用。而整體色調,則延續了客廳的低飽和度,既舒適又明亮。同時,部分的pu線條運用,也勾勒出了簡約不簡單,並呼應出了法式浪漫氣息。
側面衣櫃有一個細節處理很棒,就是為了規避最內部櫃門打不開的尷尬,櫃門分成了兩截來處理,這樣在日常收納時會更加靈活。
次卧室
利用主卧衣帽間和過道面積,規划出的次卧室,滿足了屋主兩居室的需求。當然,最大的亮點,還是拱形窗戶處理,既連接了空間,又保證了內部的私密性,並且還與旁邊的衛生間埡口做到了對稱。
整體看下來,雖說是一套小戶型,但居住舒適性卻一點也不比大戶型要差,並且空間鬆弛度也非常棒。所以在家裡只有兩個人居住的情況下,小戶型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對此,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