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激光電視,即採用激光光源作為顯示光源並配合前投影顯示技術成像,配備專用投影幕,可接收廣播電視節目或互聯網電視節目的投影顯示設備。
目前,中國市場上可監測到的激光電視品牌數量已經有34家,要知道納入奧維雲網監測的液晶電視品牌也不過40個。除了海信、長虹、極米、堅果等已在激光電視領域布局多年外,三星、索尼、優派、LG及愛普生、惠普、明基等全球玩家也不斷加入,激光顯示市場規模在不斷壯大。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激光電視仍然持續高速增長,上半年中國大陸地區的激光顯示產品(包括激光投影與電視投影)出貨量達到23.4萬台,同比增長74%,2021年中國激光電視出貨將接近40萬台,同比增長超80%,預計未來3年市場需求量將超過100萬台。
激光電視發展趨勢
Laser TV trends
激光電視銷量激增
近年來,全球電視市場疲軟不振,但相比彩電行業的持續低迷,激光電視可謂一枝獨秀。
從14吋的黑白小電視到如今100吋的激光電視,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消費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逐步提升。
現階段,OLED、QLED、激光技術層出不窮,消費者可以根據消費需求來選擇不同顯示技術的電視,而激光電視在近兩年消費品質提升中,已成為了高端消費者的寵兒。
在全球電視市場連續幾年負增長的大背景下,根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激光電視的年度複合增長率達181%,預計今年同比增長超80%,成為增長最快的新物種。
下一代顯示產業的主流
9月舉辦的第三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論壇上,業界也將其當做撬動電視市場新增勢的重要變量。全球激光顯示行業專家、院士、分析師以及海信、長虹、光峰、德州儀器(TI)等上百家上下游企業擁有一個共同認識:激光顯示主流化已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關鍵戰略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認為,激光顯示是下一代顯示產業的主流,而激光電視將成為今後家庭電視升級換代的首選。激光電視作為激光顯示技術的載體前景好壞,關乎着產業未來走向。
激光電視的優勢
Laser TV advantage
大屏觀影感,畫面真實
相比於液晶電視,激光電視尺寸優勢非常明顯。儘管今年大尺寸液晶電視價格已經數次下調,比如出現了5000元以內的入門級75英寸液晶電視,2萬元的85英寸電視。但如果上升到100英寸,價格就會高出很多。從顯示面積來看,100英寸大小約為221厘米X125厘米,比75英寸電視大了78%,比85英寸電視大了38%。而目前主流激光電視配備100英寸抗光屏幕,價格從2萬至5萬不等,更具優勢。不僅如此,激光電視本質是超短焦投影機與抗光屏幕的組合。如果用戶想要更大的畫面,僅需更換屏幕,付出的費用並不太高。從技術性能來看,激光顯示同樣具有可以比肩、甚至優於其他新興顯示技術的能力。激光譜寬窄、方向性好、功率高,能夠精準控制在人眼最佳視覺感知區,易實現4K、8K高分辨和高對比度,這些特點是其他顯示光源無法同時具備的。
壽命更長,更便捷
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講投影機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亮度不足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用戶另外購置更換投影燈泡。激光電視由於採用的是激光光源,不僅亮度比一般投影要高,而且亮度衰減速度很慢,上萬小時的使用時間,足以滿足家庭所需。而在便捷性方面,激光電視可以說是想投哪裡投哪裡。相比於液晶電視而言激光電視的體積更小,極大程度上方便用戶移動位置。我們都知道,在一些真實的家庭環境中,超大的液晶電視往往不利於安裝。並且在運輸的過程中也是不利於搬運的,有些住宅的電梯甚至無法放入大尺寸的液晶電視。而相比這些激光電視則更加小巧,同時激光電視一般都會自帶自動對焦功能,所以完全不用擔心移動後需要重新調焦的問題。
輻射小,護眼鏡,對健康更有優勢
前面我們說過,激光電視因為是反射光線成像,畫面效果受環境光影響大。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激光電視比液晶更柔和,能更好的愛護眼睛。激光電視的圖像獲取來自激光電視屏幕反射自激光電視主機的光線,與人眼觀看世間萬物的原理一致,相比液晶電視,對人眼的傷害小,即使長時間觀看也不會感到疲倦。
激光電視未來值得期待
在全球都在為氣候變化尋找解決方案的階段,激光電視作為能源效率最高的顯示技術,既滿足了消費者顯示的需要,也滿足了能源節省的需要。由此可見,激光顯示不僅是硬科技、善科技,還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主流選擇。如果說液晶顯示技術源自於日本,而OLED技術在韓企手中發揚光大,那麼激光電視技術便是中國企業的主場。當前國內正在快速推進核心器件國產化,重點發展激光電視市場,從特色功能、成本上來看,激光電視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將是大概率。十年前,甚至五年前,新能源車還是新鮮事物,如今它們的身影在街頭巷尾已不鮮見。激光電視擁有着同樣的起始點,能否重現特斯拉效應?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