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家輕鬆變“亮堂”

利用鏡子裝飾,增加室內光線反射。
位置、周邊配套設施、學校或物業等因素,往往是不少業主購房時的優選,如果你遇到一套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合適,只是採光不理想的房子時要不要出手?8月15日,南陽市知名家裝設計師朵拉告訴記者,採光不好的房子,在裝修時使用一些小技巧,同樣能讓你的家變“亮堂”。
以淺色係為基調 選低矮細腿傢具
我們改變不了採光問題,但可以通過改變牆壁和傢具的顏色,產生視覺差異,從視覺上擴大空間。盡量使用亮色、淺色作為主基調,減少深色系的應用。尤其是白色,視覺上能讓空間看起來更輕盈、更明亮,還會有反射光線的效果。用白色作為大面積主要背景色,局部以淺黃色、淺綠色、奶油色等亮色系作為點綴,在增加“亮堂感”的同時,增加空間的跳躍感。對吊頂可進行拋光處理,讓天花板反射更多光線,並將包括橫樑在內的天花板塗成白色,模糊房屋界限,有助於反射光線。在採光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僅僅改變牆壁顏色,就能產生極大視角差異,讓家看上去寬敞、明亮。
地板也要選擇淺色系,比如樺木色地板,防止深色地面對光線的吸收。
暗色系、高大沉重的傢具會增加視覺重量,加大存在感,使房間較暗且空間更小。可以換上淺色、細腿的傢具,佔用較少的空間,保證了“留白”,光線更容易進入,陰影顯得比較小。同樣空間下,傢具越矮,天花板到傢具的空間就越寬闊,空間更亮,視覺上看起來就更寬敞。如果你喜歡“頂天立地”的衣櫃、櫥櫃等,也應選用白色或淺色系,以降低空間壓迫感。
窗帘的選擇至關重要,材質應挑選輕薄通透的,像紗的、半透明的窗帘,以亮色為主,像白色,反光效果一流,整體空間顯得特別明亮。純色的、豎條紋的窗帘都可以增加室內的空間感,當然最好和傢具搭配起來沒有違和感。不要選擇深色厚重的窗帘,那樣會讓採光更差,整體空間顯得壓抑。
用通透裝飾材料 讓鏡子極致發揮
居室不夠開闊的房間,可以使用玻璃、鏤空設計,鏤空的線條、通透的光影,弱化了空間的厚重感,與線條感十足的傢具呼應,起到很好裝飾效果的同時,引進自然光線,空間一下子敞亮許多。
亮度不夠,照明來湊。採光不好的房子因為沒有大量自然光源引入,所以人工照明必不可少。無主燈照明設計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照明設計,它是指在客廳、過道、房間等空間中,放棄“一盞主燈居中掛”的傳統照明布置,而使用多點散射的方式,用簡燈、射燈、燈帶、軌道燈、壁燈、檯燈等燈具共同進行照明,烘托氣氛,既有層次感又能顧及到家中每個角落。這樣的人工照明光源可使家中各個角落光線均勻,增加空間的舒展感,不會再有逼仄、陰暗的感覺。
室內直射光少,就盡量增加折射光線,讓室內光線存在的時間與空間儘可能放大。可在適當位置放置邊框漂亮且能與裝修風格統一的鏡子,用鏡子來增加空間感和反射光線。一面鏡子可以完整地映射出一個對稱的空間,因此,鏡子絕對是調節空間比例的好幫手,有效使用鏡子可增加房間的光線,提升整體的亮度。
通常來說,可將鏡子掛在靠近窗戶一側的牆面,這樣採光面也會變得更寬。還可考慮在室內過道、玄關或其他狹窄區域使用鏡牆,延伸空間的同時還能帶來高級感。或者把靠窗位置設置成照片牆,照片的玻璃框架能起到反射作用,利用光線的反射原理,同樣可讓家中牆壁閃閃發光,顯得敞亮。(全媒體記者 陳向陽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