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太爾經典衝鋒槍被魔改成重機槍會是什麼樣?看看瑞士這款奇葩槍械就明白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德國在武器裝備的設計方面都受到了諸多的限制,這種限制不單單體現在艦船、火炮乃至坦克等重型武器上,輕重機槍甚至衝鋒槍的研發也都在監管的名單中,包括這種誕生於1919年的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MP.19衝鋒槍。

到了1929年的時候,萊茵金屬公司為了避開《凡爾賽和約》的限制,低調收購了瑞士索洛圖恩兵工廠,私下秘密對這款由設計師路易斯·桑坦格(Lous Stange)設計的MP.19衝鋒槍進行完善和改進。時間到了1930年,萊茵金屬公司終於在MP.19基礎上製造出來一款新型的衝鋒槍,並且命名為“S1-100”衝鋒槍,又名“斯太爾-索洛圖恩”(Steyr-Solothurn)S1-100的新型衝鋒槍。

這種S1-100衝鋒槍的全長為850毫米,槍管長度200毫米,空槍重4.25公斤,安裝彈容量32發的彈匣後重量為4.48公斤,射速600發/分鐘,初速410米/秒,有效射程為150至200米。該槍採用反衝自動運作方式,採用32或20發彈匣,彈匣插槽還擁有彈匣裝填功能,可以把空彈匣從彈匣插槽下面裝入並鎖定,然後從上方用彈容量8發的彈夾進行裝填。瞄準具為機械瞄具,由準星及表尺組成,後者的表尺分劃為100至500米,綜合性能堪稱二戰之前最優秀的衝鋒槍之一。

上世紀30年代初期,瑞士方面向斯泰爾公司提出購買衝鋒槍的意向,而當時斯泰爾公司出於購買方的需要,在S1-100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最後就誕生了這種非常特別的S17-100衝鋒槍。和原槍相比,這種S17-100衝鋒槍的複位彈簧、槍托乃至扳機等部件都進行了調整,如果單單從外表上來看,該槍最大的變化就是安裝了如同重機槍般笨重的三腳架,木製的槍托也改成了重機槍一樣的持握結構。

這種魔改版本的S17-100空重約3.6千克,發射9×25毫米毛瑟手槍彈,全槍長61厘米,槍管長20厘米,槍口初速度419米每秒,射速約500發每分鐘,使用30發彈匣供彈。如果單單從射程和火力持續性來說,該槍完全沒有必要給自己加上一個累贅的三腳架,雖然這種怪異的設計可能是運用於輕型偵察車等載具上,但是對於這種射速的自動武器來說,機動性靈活性完完全全的被限制在三腳架上了,怪不得除了瑞士當年也沒有見哪國軍隊裝備過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