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里的郭利仕為知己者死,聖人駕崩後吐血而亡

《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非常考究的國產劇,裡面的服飾、稱謂、建築都很好的還原了盛世大唐。今天不說劇,只說說這劇部里兩個人物的原型。一位是聖人,對應的是歷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一位是聖人身邊的郭利仕,對應的是有着“千古第一賢宦”之稱的高力士。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聖人與郭利仕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在位前期勵精圖治,任用賢臣,開創了“開元盛世”。杜甫有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存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充實。”然而隨着在位日久,有着很強藝術家細胞又生性風流的李隆基累了,他把朝政交給大臣處理,自己則躲在後宮享樂,此時的他已經聽不見逆耳忠言了。天寶年間李隆基寵幸楊貴妃,白居易又有詩云“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李隆基在位前後期用人可以說完全是兩個標準,但有一個人卻從他即位前一直到他退位為太上皇,一直伺候在他的左右,李隆基曾感嘆道,有他在,自己能睡得安穩。這個人就是高力士。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高力士

高力士原名本名馮元一,長壽二年(693年)因嶺南流人謀反案年幼被閹割,聖曆元年(698年)被嶺南討擊使李千里進奉入宮,武則天嘉賞其聰慧機敏,讓他在身邊供奉,後被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景龍年間,李隆基被封為臨淄王,高力士傾心侍奉,獲得李隆基恩寵相待。唐隆年間(710年)高力士助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誅殺韋後和安樂公主,唐睿宗李旦得以第二次登基為帝。李隆基因功被立於皇太子,此後高力士成為了李隆基的親信,一直跟隨其左右。先天二年(713年),高力士又參與李隆基發動的政變,誅殺太平公主一黨。

影視劇里的高力士

因高力士在這兩次政變中的突出表現,唐玄宗李隆基破格授他為官銀青光祿大夫,並任內侍省同正員。開元初年,高力士兼任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全國上下呈交給皇帝的奏章,都先經過高力士,小事高力士可以自行處置,只有大事才交給皇帝裁決。當是時,用權傾天下來形容高力士一點都不過。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說:“力士應承於前,我歇息則安穩。”有皇帝如此的信任,巴結高力士的人越來越多,甚至為了一睹他的風采出現了踩踏事件。太子李亨,就是《長安十二時辰》里的李嶼稱高力士為“二兄”,諸王公主則稱高力士為“阿翁”,駙馬們都稱其為“爺”。皇帝李隆基為了表示為高力士的尊重,也不叫他的名字了,而叫“高將軍”。

李隆基在位日久,高力士受到的封賞也越來越多。天寶初年,加官冠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晉爵渤海郡公。天寶七載(748年),加官驃騎大將軍。天寶十四年(755年),設立內侍省,有內侍監兩名,官階正三品,由力士、思藝分別擔任。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高力士

本來按照這樣的軌跡高力士的人生會在無限風光中落幕,然而時也,命也,運也,非吾之所能也。天寶14年(755年)11月,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在范陽起兵,發動叛亂。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戰,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天寶15年(756年),叛軍佔領東都洛陽,因唐玄宗的胡亂指揮,潼關失守。這年6月,叛軍攻破都城長安。城破前,唐玄宗李隆基帶着皇子皇孫和一幫親信,包括高力士倉皇出逃。

楊貴妃魂斷馬嵬驛

行至馬嵬驛發生兵變,宰相楊國忠被隨行的士兵所殺。然而惱怒的士兵們並沒有因此罷休,他們要求皇帝處死楊貴妃。唐玄宗如何捨得呢?這時高力士出面了,勸皇帝忍痛割愛,平息兵變。唐玄宗不得已,令高力士將楊貴妃引到佛堂內勒死。這才平息了這場兵變。馬嵬驛兵變後,唐玄宗李隆基與太子李亨分道,玄宗帶着高力士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殘兵敗將。不久,李亨就在靈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唐玄宗被太上皇。

至德二年(757年),隨着安祿山被殺,太上皇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長安。隨着李隆基的失勢,高力士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李隆基影視形象

上元元年(760年)七月,官宦李輔國趁唐肅宗李亨患病之機,矯詔將太上皇李隆基遷居西內。途經夾城時,李輔國又率射生將五百騎,劍拔弩張,氣勢洶洶地攔住去路。李隆基膽戰心驚,幾乎墜下馬來,幸虧高力士在旁邊護佑,李隆基才安全遷居甘露殿。事後李隆基拉着高力士的手流淚說“多虧你呀!若不,我已成刀下鬼了”。不久高力士被李輔國設計陷害,流放巫州(今湖南黔城)。寶應元年(762年),京城來詔,赦免高力士,但不準回京,而是被安排到朗州(今湖南常德)。途中傳來噩耗,太上皇李隆基病逝,享年78歲。聽到這個噩耗,高力士悲傷不已,北望號啕痛哭,最後吐血而亡。

李隆基與高力士(影視劇照)

太上皇李隆基在臨終前留下遺詔,高力士百年後陪葬泰陵。李隆基在位44年,受過無數人的巴結奉承,可當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只有一個宦官高力士讓他銘記。高力士是他遺詔中唯一要求陪葬的人。李隆基去世後不久,唐肅宗李亨也駕崩了。唐代宗李豫幾乎在同一時間主持了祖父和父親的葬禮,他尊高力士曾護衛先帝,追蹤高力士為揚州大都督,陪葬唐玄宗泰陵。在九泉之下,高力士終於與他的主人,他一生的摯友相會,這次他永遠守衛他的主人,永遠不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