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廣為人知,身為齊國貴族,孫子為何為吳國效力?

孫子的出身

孫子出生於齊國貴族,爺爺田書是齊國的大夫,在戰爭中立下戰功,得到齊景公的獎賞,封地樂安,賜“孫”為姓以示嘉獎。其父孫憑乃是國卿,真正的一人之下。在戰爭頻繁的春秋時期,爺爺與父親都是善於帶兵作戰的將領,使得孫子從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家境優越使他能夠接觸到古代軍事典籍。孫子的軍事思想慢慢由此奠定。那麼身為齊國貴族的孫子,又是為何去吳國施展才華與抱負的呢?

前往吳國

當時的齊國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內亂日甚一日。孫子的叔叔田穰苴暴病而死,他的祖父和父親也受到牽連。為了避開政治鬥爭,孫子只得逃離樂安,隻身來到南方的吳國。在姑蘇城外隱居,鑽研兵法,著成了《孫子兵法》這一典籍。在這期間他結識了鼎鼎有名的伍子胥。據《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記載,當時吳國正想要攻打楚國,但是卻沒有合適的將領。吳王為此事着急不已,伍子胥向吳王七次推薦孫子,吳王才讓伍子胥去請孫子出山,於是就有了孫子演兵斬美姬的故事。

演兵斬美姬

根據《史記》記載,孫子當時帶着自己自己寫的兵法去拜見吳王,吳王閱讀之後嘖嘖稱奇,但是這是不是紙上談兵呢?究竟孫子能不能勝任帶兵作戰的將領?這一想法也導致了吳王心愛的美女被斬殺。吳王讓孫子用宮女來演練作戰,將180名宮中的美女叫到練兵場讓孫子去演練,兩個吳王最寵愛的美姬擔任左右隊長。

然而美女們卻不聽號令,嬉皮笑臉,導致了隊形大亂。孫子按照兵法,將兩位美女隊長斬首處置,吳王想要說情,孫子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堅持殺掉一對美人兒。在孫子之後的演練中,陣形十分齊整。儘管吳王失去寵愛的宮女,但是通過演練的成果也知道孫子在用兵方面,確實有獨到之處,便讓孫子擔任上將軍,帶領軍隊。在伍子胥和孫子的輔佐下,吳國愈加強盛。

帶兵伐楚

在公元前506年的冬天,吳國出兵伐楚。孫子迂迴奔襲,採用出奇制勝的辦法重創楚軍。接連五戰告捷,攻破了出國的國都。以三萬兵力打贏楚國二十萬兵力,可以說是一奇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這一戰爭也被稱為“柏舉之戰”。之後楚國一蹶不振,而吳國則成為了五霸之一。

吳王去世後,孫子與伍子胥又一起輔佐吳王的兒子夫差戰勝了強國越國,可是夫差不聽勸告,相信了越國的假投降,後來更是聽信讒言殺了伍子胥。孫子也回歸了隱居生活,一直到死,有傳說道孫子死後葬於巫門之外。

對後世的影響

孫子兵法到底講了些什麼,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孫子兵法,是以智取勝的兵法,是歷史上最早最具系統性的兵書,被稱為“兵經”。簡練的語言反應本質問題,給人的啟示深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將勝利建立在了解敵我雙方;“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優的戰爭策略。

曹操說孫子所著深矣;李世民說觀兵書無出孫子,日本軍事家稱孫子為兵聖;拿破崙對其稱讚有加。古人有雲治產如治兵,而現如今商場如戰場。在戰場還是商場或職場,“孫子兵法”都有用武之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您的閱讀,點贊分享是您的認可,關注了解更多歷史知識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