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22日,“日不落帝國”的最後一塊非洲殖民地徹底畫上句號。
曾經的殖民霸主,從維多利亞時代的全球3367萬平方公里領土,到如今僅有的13塊海外領地。
英國首相斯塔默卻只能尷尬地強調:這是確保安全的唯一辦法……
查戈斯群島
查戈斯群島這名字,聽着就帶着股海洋的咸濕味兒,它的故事,也跟這味兒一樣,又苦又澀。十八世紀末,法國人先到一步插了旗,沒多久,英國人就過來“換防”了。這一換,就換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
那時候,全世界都在喊獨立,毛里求斯也想自己當家做主。英國人說,行啊,獨立可以,但這查戈斯群島,得賣給我,三百來萬英鎊。
胳膊能擰過大腿嗎?毛里求斯捏着鼻子認了。國際法院後來都看不下去,說這不明擺着是搶嘛,哪有槍口頂着腦門還“自願”的道理!
英國人拿了島,可不是為了曬太陽。他們跟美國人一合計,就在島上搞起了“大掃除”。從1966年到1973年,兩千多個島民,世世代代住那兒的,就這麼被連哄帶騙、連嚇帶趕地弄走了。斷你的糧,殺你的狗,燒你的房,不走不行!
這些人,都是當年販來的非洲黑奴和印度勞工的後代,一夜之間,家沒了,被扔到毛里求斯、塞舌爾的貧民窟里自生自滅。直到2025年,還有人縮在椰子殼搭的棚子里,連祖宗的墳都找不着了。而干這事兒的,回頭還在國際上標榜自己是“人權燈塔”。
美英的印度洋“釘子戶”
英國人為啥非要這幾塊礁石不可?又怎麼捨得“放手”?謎底就在群島里最大的那個島——迪戈加西亞。這島,英國人自己不用,轉手就租給了美國人當軍事基地。
這可不是一般的基地,跑道長得能降落B-2隱形轟炸機、B-52戰略轟炸機,港口裡能停核潛艇、核航母。據說倉庫里堆的物資,夠打三場中東戰爭。越南戰爭那會兒,美軍的飛機就是從這兒起飛的。
這地方,就是美國佬插在印度洋心臟的一把刀,輻射中東,盯着亞洲。英國國防大臣當年一不留神說了句大實話:沒這基地,英國拿啥跟中俄叫板?
對美國來說,迪戈加西亞就是命根子,丟了它,在印度洋和中東說話的底氣立馬少一半。所以啊,這次主權移交談判,美國能不插一杠子?
英國呢,除了幫着大哥看場子,也指望這基地給自己臉上貼點金,顯得自己還是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至少參加個北約軍演啥的,還能混個臉熟。
從孤立無援到國際法庭的微光
毛里求斯可從來沒認栽,這口氣憋了半個多世紀。1998年,在政府撐腰下,那些被趕走的島民和他們的後代,把英國政府告上了法庭。2000年,英國高等法院還真判了個驅逐違法,說島民可以回家。
英國政府倒也光棍,直接搬出王室特權,把判決給廢了!你說這叫什麼事兒!2012年,歐洲人權法院聽了這事也直搖頭,可除了表示同情,也沒把英國怎麼樣。
真正的轉機,還得靠國際社會的力量。2015年,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公開喊話,讓英國還島,說這是非洲徹底擺脫殖民的最後一哆嗦。英國仗着有美國撐腰,理都沒理。
可到了2019年,聯合國大會投票,116票贊成,才6票反對,壓倒性地要求英國結束對查戈斯群島的殖民統治。連英國的鐵哥們澳大利亞都投了棄權票,這臉打得啪啪響。2022年,海牙國際法院的最終判決,更是給毛里求斯加足了法理底氣。同年,毛里求斯乾脆派了個考察團,跑到群島北邊一個小島上升了國旗,決心杠到底!
眼瞅着國際上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國內官司還一樁接一樁,每年光律師費就得幾千萬英鎊,英國這才算是“扛不住了”。再硬撐下去,迪戈加西亞基地都可能保不住。
於是,首相斯塔默在倫敦郊外的諾斯伍德軍事基地,簽下了這份協議,時間定格在2025年5月22日。
瞧着是去殖民化的勝利,毛里求斯拿回了主權,可你再細看協議條款,英國人這算盤打得是真精!毛里求斯名義上是島主了,但迪戈加西亞基地的租約,英國一口氣給續到了2123年!足足99年!每年給毛里求斯1.01億英鎊租金。
有人就說了,這不就是“主權換霸權”的21世紀升級版嘛,毛里求斯成了美軍基地的“物業經理”。
這“99年租期”,怎麼聽着這麼耳熟?跟當年列強在中國搞租界那套,換湯不換藥,只不過現在用的是合同,不是大炮。
那盼着回家的查戈斯島民呢?英國人拿了個《生物保護區條例》當擋箭牌,說你們回去會破壞珊瑚礁。這話說的,美軍在島上又是填海又是造陸,還可能存着貧鈾彈,那時候怎麼不提環保了?
對毛里求斯來說,這可能是沒辦法的辦法。在國際大國博弈的夾縫裡,能拿到主權名分,每年還有筆租金入賬,再盤算着開發點旅遊資源,搞搞深水港,吸引點國際投資,也算是國家利益最大化了。
但對英國而言,查戈斯群島的“易主”,可不只是地圖上少了一小塊那麼簡單。想當年維多利亞女王那會兒,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領土橫跨24個時區。
就算二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靠着太平洋的皮特凱恩群島和印度洋的查戈斯群島在時區上的那麼點兒“接力”,這“日不落”的物理奇蹟還能勉強撐着。2025年這春天一過,查戈斯群島法律地位一改,這神話算是徹底落幕了。
如今,英國還剩下那13塊海外領地,東一塊西一塊,跟帝國大廈掉下來的磚頭似的。直布羅陀卡着地中海的脖子,福克蘭群島瞅着南極的門,可沒了查戈斯這個印度洋的支點,這些軍事前哨顯得更孤零零了。
英國這幾年,肉眼可見地衰落:2023年海軍就剩11艘驅逐艦,伊朗扣了油輪它也只能幹瞪眼。2024年軍費預算都降到GDP的1.8%了,連航母漏水都沒錢好好修。首相斯塔默簽協議的時候,不知道會不會想起1982年的撒切爾夫人,當年還能派艦隊遠征馬島,如今的英國,在社交媒體上抗議個俄羅斯都得小心翼翼,甚至還得“蹭”美國的熱度。
查戈斯群島的漁業,一年就能帶來超過1億英鎊的收益,英國現在倒好,還得倒貼租金,就為了“繼續用”其中一小塊地方。這場主權移交,說它是英國良心發現,踐行“去殖民化正義”,那是給它臉上貼金。骨子裡,還是國力不行了,國際壓力又太大,不得不做的妥協。
結語
當“日不落帝國”最後一抹夕陽在印度洋上慢慢沉下去的時候,世界的目光,或許正悄悄地轉向了別處。一個舊時代是不是就此徹底翻篇,新的秩序又會在哪裡悄悄發芽?歷史這東西,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你答案。
信息源:
英國宣布將查戈斯群島主權移交給毛里求斯,央視新聞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