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 誰會唱?誰吃過那肉?1961年內蒙古草原打黃羊

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 誰會唱?誰吃過那肉?1961年內蒙古草原黃羊


懷舊五六十年前的老歌曲,這一首恐怕沒什麼人知道、沒人會唱了?歌詞是這樣的:第一段:摩托轟隆,槍聲振天響,健兒狩獵鬥志昂。並肩作戰,消滅豺狼,為民除害,把英雄當。第二段:寒風勁吹,沙石飛揚,冰天雪地無阻擋。團結一致,奮勇前進邊邊疆狩獵,把標兵當。結束詞:我們是優秀的運動員,我們是人民的獵兵,提高技術,鍛煉思想,保衛生產,保衛國防,保衛國防。

(圖1 題圖1961年《某某某畫報》報道草原上打野牛野驢狗熊)

(圖2 1961年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

裡邊有兩個關鍵詞,不然就跟許多歌兒雷同了;一是“狩獵”二是“獵兵”,表現出了國家體委狩獵隊的來歷、任務與特色,那是一段很特殊的歷史。

當年為了應對食物特別是肉食短缺,而內蒙古草原上野生動物無數,幹嗎不打來吃呢!國家就組織了去打獵,一支主力是國家體委,有現成的開展軍事體育的摩托隊、射擊隊與無線電通訊隊。於是就有了“國家體委狩獵隊”,開赴內蒙古阿巴嘎旗打黃羊。

狩獵隊員們頭戴坦克帽,身穿翻毛大衣腳蹬着大頭毛氈靴,開上二十幾台長江750跨斗摩托車,威風凜凜地向茫茫草原進發。每輛車一個駕駛員、跨鬥上一個射擊手,帶瞄準鏡的步槍。黃羊晚上一般都躲在山坳背風處。車隊打開大燈能照射一百多米遠,把睡夢中的黃羊群轟得驚慌逃竄。黃羊奔跑時速達80公里,但也沒有摩托車加上子彈快。車手不愧國家級運動員,大摹上追趕黃羊又快又穩;早準備好的射擊手扣動扳機“啪!啪!啪!”,不愧百發百中。最多一晚上打死過130隻,由一輛嘎斯51卡車專門運送到火車站。總共為北京送去了幾萬隻黃羊。

那回在內蒙古狩獵打黃羊,既艱苦又自豪,狩獵隊員就創作了這首“國家體委狩獵隊隊歌”,自己唱着很帶勁,儘管全國人民都不知道——幸好有心人將它記錄在了這裡,成了歷史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