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竟然真的做到了。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為拉攏選民給他投票,承諾如果成功當選,就公布前總統肯尼迪遇刺案的所有檔案。
特朗普表示,做出這個決定需要很大的決心,早在上個任期他就想這麼幹了,結果遭到了一些“善意的警告”,比如時任國務卿蓬佩奧就曾告訴他,最好不要這麼做。
特朗普還說,如果他贏了,就讓肯尼迪總統的侄子、獨立候選人小肯尼迪加入他的新政府。這件事他已經做到了,小肯尼迪現在是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
在正式就職的前一天,特朗普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承諾,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公布肯尼迪遇刺案的全部剩餘檔案,但因為文件過多,一直拖到現在才公布。
根據特朗普的說法,相關檔案一共有8萬頁,而且他是在公開前一天才宣布了這個消息。有報道稱,為了不給總統掉鏈子,負責整理檔案的美國司法部國家安全司忙了一整個通宵,這才在第二天如期完成了任務。
不過,檔案並不像特朗普說的那樣有8萬頁,實際公開的只有6.34萬頁。但這也夠吃瓜群眾忙活了,平時看一本600頁的書都費勁,更何況看6萬多頁的文件。
可能是覺得沒人願意花時間看,美國主流輿論普遍認為,這次公布的文件和以往一樣,沒什麼新發現,最後的線索肯定還是指向唯一的兇手奧斯瓦爾德,即他自己獨立策劃並實施了刺殺肯尼迪的行動。
事實卻並非如此,普通人或許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完這麼多材料,但人工智能可以。在熱心網友的整理下,人們還真發現了一點新料。其中,有兩個關鍵點需要關注一下:中情局和以色列。
肯尼迪和中情局的矛盾眾人皆知,這裡就不贅述了。在遇刺之前,肯尼迪甚至一度想過要徹底拆解改革中情局,卻遭到了幕僚的嚴正警告:中情局不單單是一個情報機構,而是名副其實的“國中之國”,他們有獨立的部門體系,包括軍隊。
沒人知道肯尼迪在聽到這些話之後是否改變了主意,因為他很快就被刺殺了。而披露的檔案顯示,中情局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得知了兇手的計劃,光是跟蹤布控就長達好幾個月,但也僅限於此,他們最終並沒有阻止肯尼迪被刺。
最離譜的是,在刺殺發生前三個月,蘇聯直接向美國通告了奧斯瓦爾德的行兇計劃,就連刺殺地點得州達拉斯都明確提到了,結果這些信息卻被刻意忽略,否則肯尼迪也不會大搖大擺地坐着敞篷車出行。
也就是說,可能整個美國政界都知道肯尼迪有危險,只有他自己毫不知情,嬉皮笑臉地到處跑,然後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而關於以色列參與肯尼迪遇刺案的那部分信息,同樣和中情局有關。檔案中提到,中情局和以色列情報部門之間存在秘密往來,前者為後者提供保護,確保其不會在肯尼迪遇刺案上被懷疑。
事實證明,中情局在這個問題上做得很到位,以色列確實沒有被牽涉其中,即便是這次公布的檔案,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提到了以色列。但這起碼能夠說明,以色列和猶太人或許與此案有密切關聯。
眾所周知,肯尼迪家族是愛爾蘭移民後裔,興起於肯尼迪之父老約瑟夫·肯尼迪時期。約瑟夫曾在羅斯福時期任職的,負責代表政府監管華爾街,因為這事沒少得罪華爾街的猶太金融資本。
二戰時期,約瑟夫又被任命為美國駐英大使,任內主張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並且對英法抗擊德國持悲觀態度,在猶太群體中風評很差。
肯尼迪擔任總統後,有一個核心外交主張,那就是不提供核武器給中東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以色列。當時以色列研製核武器已經進入關鍵時期,肯尼迪為了阻止以色列擁核,不惜以切斷對以援助相威脅,猶太集團也沒少遊說肯尼迪。
直到肯尼迪遇刺,他的副總統約翰遜就任總統,立馬解除了對以色列擁核的限制,中東核平衡就此打破。
在美聯儲問題上,肯尼迪和猶太金融財團也有不少矛盾,簡單來說就是肯尼迪想要從美聯儲手中奪回發幣權,最後也隨着他遇刺而不了了之。從那以後,歷任美國總統都學會了和美聯儲友好相處,除了特朗普。
其實特朗普和肯尼迪在很多地方有點像,比如都看不慣美聯儲和中情局,現在特朗普又把肯尼迪遇刺案的資料公布出來,很多人都開始為他的安危感到擔憂。吃瓜有風險,八卦需謹慎,尤其是美國總統親自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