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茶陵東邊的井岡山一帶來了一支特殊的隊伍,它就是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龍開富毫不猶豫前去投奔,參加了工農革命軍,隨後跟着部隊上了井岡山。
到井岡山後,文化水平較低的龍開富在前委機關里當伙夫,當時的前委書記正是毛主席。
一天,龍開富把一張家鄉農會開具的介紹信拿給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後說:“哦,你干過農會,我看你很勇敢,有出息,今後就留在我身邊吧!”龍開富連忙答應。
在這之後,龍開富就成了前委和毛主席機要挑夫,專門負責看管運輸前委的機密文件和毛主席的文稿書籍。這期間,毛主席對龍開富關愛有加,在工作之餘教他讀書認字,學習文化。1928年4月,在譚政大將的介紹下,龍開富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長征期間,龍開富挑着毛主席的書稿和黨的機密文件,走完了兩萬五千里的艱苦征途,到延安的時候,他負責的文件一張都沒有丟失,為黨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條件沒有那麼艱苦了,毛主席給龍開富寫了介紹信,讓他到抗日紅軍大學學習。畢業後,龍開富被分配到軍委直屬政治處工作,後擔任直屬政治處主任、軍委警衛營政委、禁煙督察處處長、商業管理處處長等職務。
1945年抗戰勝利後,龍開富主動請纓到東北工作,此後長時間在東北民主聯軍負責後勤工作,擔任過7縱後勤部部長、四野44軍後勤部長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東北軍區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瀋陽軍區後勤部副部長、第二政委等職。
1955年,龍開富被授予開國少將軍銜。1976年,龍開富被確診肺癌時,正趕上毛主席病逝,龍開富悲痛交加,對家人說道:“毛主席走了,我也要隨他去了,你們可以準備我的後事了。”
1977年2月3日,龍開富在瀋陽病逝。斯人雖已離去,但他所代表的“長征挑夫”精神卻一直激勵着後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