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早期,毛澤東曾在國民黨內有過一段鮮為人知的經歷,甚至還擔任過“中國平民教育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更令人驚訝的是,一封他親筆書寫的辭職信,如今被珍藏在台北國民黨黨史館。
信件內容如下:
平教委員會所(按為‘平民教育委員會’的簡稱)諸同志:弟因腦病日增,組織部及秘書處事務又繁,平教委員會常務委員勢難勝任,懇予准許辭職,另推一人接替。本月常務員會議請劉伯倫同志代理出席。
毛澤東
毛澤東在國民黨的多重身份為眾人所熟知。在革命初期,他不僅在共產黨內嶄露頭角,還曾在國民黨內擔任過多種職務,這些經歷為他日後的革命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24年,正值國共合作的“蜜月時期”,毛澤東卻選擇辭去平民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一職。他親筆書寫了一封辭職信,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因腦病日增、事務繁忙而難以勝任該職務的無奈。他懇請組織批准他的辭職請求,並推薦劉伯倫同志代理出席當月的常務委員會議。這封辭職信,不僅見證了毛澤東的個人選擇,更反映了當時國共合作的複雜局面。
辭職信局部
平民教育委員會是國民黨時期為了“掃盲”而設立的教育項目,由著名教育家晏陽初創立。晏陽初看重毛澤東的群眾思想,邀請他擔任常務委員,希望藉助他的力量實現教育救國的目的。雖然毛澤東在平民教育委員會的時間不長,但他的貢獻卻是不可忽視的。他的群眾思想和平民教育理念為平民教育委員會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辭職信局部
這封辭職信,雖然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頁,但它卻承載着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讓我們看到了毛澤東在革命道路上的堅定與執着,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和革命者的不易。如今,這封辭職信已經成為了一個珍貴的文物,靜靜地躺在台北國民黨黨史館裡,它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我們緬懷先烈、銘記歷史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