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萬里》:破冰者們的北京印象

自元代以降,外國人源源不斷地走向北京。

作為進入中國後的首要目的地,北京的城市文化、風土人情、建築園林都成了他們考察、記錄的對象。來京的外國人撰寫了數量眾多的紀實作品,然而他們本身所經歷的或者比他們所寫下的更有趣、更值得探索。漢學家史景遷說:“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與互動是多麼的錯綜複雜,時常還驚心動魄,比虛構小說還要離奇”。

意大利人馬可· 波羅至死都不懺悔;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北京打擂台;古巴領袖切·格瓦拉因中蘇矛盾左右為難;美國記者斯諾聽說午夜謀殺案後惴惴不安;法國人皮爾·卡丹被嘲有傷風化……在“忽如遠行客”的匆匆之後,那些時過境遷後浮現出來的點滴,讓“北京印象”不僅是故宮、長城,更多了時間的尺度與歷史的醇厚。

近日,《北京三萬里:重大時刻來華的那些人、那些事》新書出版並舉辦了新書發布會。活動中,圍繞着重要歷史時刻15位外國名流在北京的“破冰之旅”進行探討。

發布會現場

破冰者們一路走來有許多的感觸與糾葛:1924年,泰戈爾明知會捲入中國的東西文明之爭,仍寫信給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問他:“是作為詩人去中國敬香呢,還是要給中國帶去好的忠告和健全的常識?”;北京的生活經歷在多年後的回望仍舊是一場讓他們難以忘懷的流動的盛宴:1972年後,世界級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再也沒有來過北京,但他晚年的畫作“帶有東方韻味”,他的書架上散落着研究《周易》和針灸的草稿……

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徐和建介紹,北京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之說,從青銅器到博物館、紀念館,不同的載體記錄著北京的古都文化、歷史文化、現代文化,作為一座大都市、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同時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城市,你眼中的北京,他眼中的北京,在北京工作的人眼中的北京和不在北京工作的人眼中的北京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有更多的載體,更多的視角,更多的平台,不同的技術去記載、去傳播、去建設,呈現一個全面的北京,《北京三萬里》是從歷史的視角看北京;而不久前從60萬米高空用衛星拍攝北京,形成衛星短視頻《“瞰·北京”——一座城市的發展密碼》,則是用最新的科技呈現最新最美的北京。

《北京三萬里》

徐和建也指出,《北京三萬里》的創作團隊,花費了巨大的心血,把存在歷史上的東西,圖書館的東西,民間的東西收集起來,彙編成書,用一個獨特的角度去呈現北京在歷史上,在世界上,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從歷史的縱深,從地域的遼闊,從思想的深邃等不同角度,呈現了世界15個名人眼中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萬千氣象,因此,本書可以作為北京城市形象一個重要推介。

北京聯合出版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紅仕在談到北京歷史文化時說道,“書中15位破冰者說的是他們的故事,實際上也是北京的故事,也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北京三萬里》主創之一孫文曄分享了本書的創作歷程。她提到,“北京日報特別報道部是一個15年來都在寫故事的團隊,立足於北京的文化和歷史,選擇的切口非常小,但是切入得很深。不唯書,只觀察、尋找歷史的真實,如果說歷史是一杯咖啡,我們希望取上面的奶油給大家,如果歷史是一顆洋蔥,我們希望一直剝下去,剝到讓大家辣眼睛的那一層。”

《北京三萬里》主要是寫來華的那些人那些事,但是該選哪些人哪些事,其實經歷了很長時間的遲疑、猶豫、琢磨,從策划到出版用了大約5年時間。因為北京印象並不是一個非常稀罕的東西,有很多人從元朝以來把北京作為第一個旅遊目的地,所以給北京留下很多的書信、日記,北京的日程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比如吃烤鴨、逛長城,我們怎麼寫出自己的獨到之處?後來在一位讀者特別專業的建議下,本書的主線得以確立:寫“破冰者”的北京印象,這位“知音”般的熱心讀者正是徐和建。

本書主創人員與嘉賓的對話部分,創作者們詳實展示了書中的兩段歷史。當年霍金第一次訪問中國的時候的接待者之一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趙崢和記者楊麗娟帶來了當年霍金來京的真實“片段”:霍金在北師大做學術報告時,當時500個座位坐得滿滿的,走廊上都擠滿了人,當時他的發言很少有人能夠聽懂,所以要經過兩次翻譯,先由他的助手翻譯成英語,然後再由別的老師翻譯成中文;霍金堅持要登長城說我寧肯死在長城上,大家看他這麼堅決就帶他去了,那天有兩個學生把他抬上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