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說唐全傳》中不死不休、有你沒我的四對死對頭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樣的彼此關係夠得上不死不休、有你沒我的死對頭。像比較著名的羅成單雄信宇文成都裴元慶蓋蘇文薛仁貴更傾向於宿敵,不至於無法共存,所以真正的深仇大恨僅限於近似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兩類。

孟海公尉遲恭

孟海公比較龍套,筆墨也不多,所以很少被人留意,這個人物比較悲催。他本是上界奎木狼臨凡,干過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號召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聯兵擋駕四明山,截殺南下的楊廣

反觀黑煞神降世的尉遲恭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特別是因出場較晚,武藝高強的頂級大將已經隕落得七七八八,所以更顯得敬德勇武過人,在攻打李唐時日奪三關、夜搶八寨,與秦叔寶齊名並稱。



照理說一個是較為“透明”的反王,一個是大唐開國元勛,交集不多怎麼就會不死不休了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在李唐攻伐洛陽時,由洛陽王王世充發起的“五龍會”。

事情是這樣的,李世民率軍兵伐洛陽,王世充的最大倚仗羅成臨陣倒戈,眼見形勢岌岌可危,王世充不惜重金請四家反王出兵相助。本着唇亡齒寒的心思,角木蛟臨凡的竇建德、畢月烏臨凡的高談聖、井木犴臨凡的朱燦以及我們要說的奎木狼臨凡的孟海公各率精兵強將趕赴洛陽助戰。

孟海公與他人不同,其麾下的最強三將竟然是自己的三位夫人——大夫人馬賽飛、二夫人黑氏、三夫人白氏。從道義的角度看,直率的孟海公很不錯,答應出兵就全力以赴,不過也是因為過於耿直,所以註定難以在亂世中取得成功。



說起來,之前孟海公就吃過一次大虧。當時瓦崗大將程咬金生擒了李世民,徐茂公算出自己今後要扶保大唐,所以請李靖相助救出秦王,李靖這個缺德的忽悠孟海公,稱其為紫微星降世,若出兵瓦崗必獲全勝,一統天下指日可待。孟海公信了這鬼話,結果十萬大軍被瓦崗五虎殺剩不到兩千,狼狽而逃。這次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支援王世充,要知道此時大唐吸收了大多數昔日瓦崗將領,豈是區區五路反王能抗衡的?

不過孟海公倒是一點不怵,首戰派出了二夫人黑氏,結果在兩軍陣被尉遲恭三下五除二來了個走馬活擒,然後直接帶回後營,做了不可描述之事,黑夫人起初激烈反抗,但是很快嘗到甜頭,發現尉遲恭本事勝孟海公百倍,不僅高高興興和敬德雲雨了一番,還在後來白夫人被尉遲恭擒獲後出言相勸,倆人一起服侍起敬德,為孟海公頭頂種下一片青青草原……

消息傳入聯軍,孟海公氣得五內俱焚,當真是小孩他媽失蹤——丟大人了,所以誓要與尉遲恭以及黑氏、白氏論個長短,以報奪妻之恨,可惜沒得等到機會報仇就在家鎖山被羅成生擒,最終葬身在館驛火海之中。



楊玄感李密

剛才說的是奪妻之恨,現在說說殺父之仇。照說歷史上李密可是楊玄感造反的重要助力,怎麼倆人還扯出殺父之仇了?這就是小說與歷史之間的差別,兩者壓根不是一個體系,不能混為一談。

其實李密殺楊素屬於好心辦壞事,是個誤會。楊素是披頭五鬼星轉世,由於壽元將盡以致真魂出竅,每每坐上中堂就會看見五隻鬼張牙舞爪往自己身上撲。而李密恰巧在此時落難投奔了楊素,聞聽此事後拍着胸脯自告奮勇幫楊家捉鬼。



果不其然,在楊素坐上中堂正中椅子上後,立刻顯現出張牙舞爪的五隻厲鬼,李密倒是藝高人膽大,衝上去就是一劍,正中厲鬼,再定睛看去,大條了,楊素被砍死在了地上!楊玄感眼見父親被李密砍死,勃然大怒,率領家丁一擁而上,將李密擒獲,當即押上囚車往江都而去。

不過楊玄感的仇也沒報成,在押解李密途經瓦崗時,正趕上程咬金做夠了“大德天子”,於是率軍下山,不僅救出李密,還將楊玄感一斧劈為兩段。



單通和李淵

單雄信和李淵雖不是殺父之仇,卻也差不了多少,因為他的哥哥單道死於李淵之手。這件事還要追溯到楊廣製造流言害李淵,李淵為了避禍主動請旨出鎮太原。楊廣不肯讓李淵就此脫險,親率殺手扮作響馬對李淵一行進行劫殺,好在被途經此地的秦叔寶所救。不料秦瓊離開後,李淵突見身後煙塵大起,當先一人飛馬而來,李淵大驚下只道還是刺客,一箭射去將來人射翻,結果闖下了禍事。

幾個下人模樣的哭着來質問李淵為何射死自家員外,李淵這才知道慌亂間錯殺了好人,雖連連道歉,又提出賠償,可這被射死的單道乃是綠林總瓢把子單通單雄信的嫡親大哥,哪裡是缺錢的主?單雄信得信後悲怒交加,就此與李淵結仇。



瓦崗解體後,正是因為與李淵的仇怨讓單雄信沒有選擇李唐,而是在洛陽安家,並立誓殺盡李家人為大哥報仇。怎奈實力有限,最終在單騎踹唐營時被羅成生擒,任憑李世民跪倒請罪不為所動。無奈之下,李世民只能接受徐茂公的建議將其處斬,而死前單雄信立下宏遠,來生定要殺盡不義之友,搶奪李唐江山!

單雄信死後,青龍星真靈不散,轉世東遼國紅袍大力子蓋蘇文,專與李唐為敵,曾在鳳凰山一役兵困唐軍,斬殺唐將三十餘人;到了唐玄宗時期,又降生為安祿山,差點將李唐亡國滅種。兩度轉生報仇,可見單雄信對李淵有多大的恨意。



羅通蘇烈

羅通與蘇烈之間的仇恨與剛才提到的三對大有不同,孟海公與尉遲恭、楊玄感與李密、單雄信與李淵,單方面的仇怨較大,反之則不然,但羅通和蘇烈都極為迫切對方死,而且羅通的祖父羅藝、父親羅成皆葬送在蘇定方之手,甚至連他自己也差點身首異處。

想當初,竇建德兵犯北平,北平王羅藝出戰夏軍,將蘇定方殺得大敗,不想卻在追擊時被其冷箭射死。揚州搶狀元時,羅成將蘇定方掀翻痛打,本可手刃仇人,結果因李世民下跪求情才暫時將蘇烈放過,畢竟在羅成看來,以自己的本事殺蘇定方如探囊取物,不急於一時,怎料就是因為這種託大為自己日後身死留下了隱患。在後來羅成隨李建成李元吉出征劉黑闥時,先是被兩個奸王迫害,後中了蘇定方的誘敵之計,以致馬陷淤泥河,亂箭穿身而亡。

照理說蘇定方害死了羅家爺倆,李唐應將之視作仇人,怎奈李世民卻對蘇定方非常賞識,“後五龍會”時於陣前招攬,而眼見五王大勢已去的蘇定方更是毫不猶豫的臨陣倒戈,並殺死反王徐元朗以為投名狀,在李世民登基後大封群臣時因功爵拜“銀國公”。



木已成舟,瓦崗舊將們雖心中不平卻也無可奈何,這件事一直瞞着羅通。直到後傳李世民出征北番被困三江越虎城,程咬金突圍請援,羅通在眾家爵主校場比武奪帥時碾壓勝出,以二路元帥的身份率軍北上救駕。

在與北番猛將鐵雷銀牙的對戰中,二人連斗三天不分勝負,結果羅藝、羅成託夢給羅通,授其斃敵之法的同時隱隱表達出二人含冤而死。在羅通的一再追問下,程咬金只得將當年之事如實相告,羅通聞言大慟,利用元帥的身份以“莫須有”殺死隨軍的蘇定方長子蘇麟(蘇定方次子蘇鳳逃走,後生一子蘇寶同,一度給唐軍造成極大危害,秦瓊之子秦懷玉、尉遲恭之子尉遲寶林尉遲寶慶皆亡於其手)。

原本羅通打算抵達三江越虎城後再找蘇定方報仇,不想蘇定方得夢中警示,見兩個兒子血淋淋來見自己,心中七上八下。羅通趕到城下時,蘇定方疑心當初事發,兒子被羅通所害(猜得八九不離十)於是也顧不得什麼皇上安危,竟利用守城之便騙羅通力殺四門,想將之活活累死,而羅通明知對方包藏禍心卻不得不照做,結果在對戰左車輪時因體力不支差點被殺,虧得傾心於羅通的屠爐公主及時救援,後又在蘇定方出逃時將之擒獲。

這一次,蘇定方不僅僅是暗害羅通,他不顧大局的行為等於將李世民的生死視若無物,於是太宗親自下旨,命羅通掌刀,將陷害忠良、欺君罔上的蘇烈千刀萬剮。

這裡不得不吐槽一句,歷史上滅三國皆擒其主的蘇定方被小說家們實在黑得太慘了。




以上便是說唐系列小說中四對不死不休、有你沒有的死對頭。需要說明的是隋唐類文學作品很多,設定各有不同,故而在情節、人設上存在差異,本文內容僅限於古白話小說《說唐全傳》,與其他無關,與歷史更是大相徑庭,切勿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