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總聽聞表妹被逼跳崖身亡,發誓終身不娶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懷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烏石鎮烏石村彭家圍子的一間茅草屋內。

父親按輩分給他取名彭清宗,字懷歸,號得華。祖父給他取乳名“鍾伢子”。

到他父親這輩,家境已衰落,只剩下八九畝荒土坡地,種些棕、茶、杉樹毛竹紅薯、棉花等物。

祖父去世後,祖母年邁,父親因為勞累得了哮喘病,只能拄根棍子走路,幹不了活,靠給人家裝殮死人掙口飯吃,全家只依靠母親幹活養家。

他6歲時,母親送他到姨父的私塾里,斷斷續續讀了兩年書。

8歲時,他母親去世,他的襁褓中的小弟弟餓死,他的學業也中斷了。

家中剩下他祖母、父親、兩個弟弟和他5口,靠他祖母帶着弟弟討飯活命。

他也曾帶着弟弟去討了一次飯,但後來,他受不了人家的白眼,說什麼也再不去討飯,而是拿起柴刀上山去砍了一筐柴,背到市上換了點米回來。

10歲時,他去給人家放牛,割草,再干很多雜活,掙點錢,換回點米來,勉強糊口。

13歲時,他到6里地外的黃磧嶺煤窯當童工。車水、背煤,拼死拼活幹了兩年,煤窯老闆因為虧損逃跑了,他只拿回來了4升米,8塊錢。

他再回到家裡上山打柴為生。

15歲那年,有人告發他“聚眾逼糶,開倉劫糧,並拆毀屋瓦”,被都團和縣署拿辦。他趁黑夜帶着親友們送來的800文錢離開了彭家圍子,逃到了西林圍修堤處當了堤工,圍湖造田。

他又挑土,又當伙夫,累死累活幹了兩年,掙了兩石半米工錢。

因為活累工錢少,他和堤工們罷工、停工,要求過年前預發工錢等事,遭到驅逐。

1916年,18歲的彭得懷又回到了家鄉。

這一年,他和他的表妹周瑞蓮定下了親事。

周瑞蓮是他姑媽的女兒,兩人青梅竹馬。從小就一起插秧、割禾、砍柴、捉魚,形影不離,如同兄妹,互相喜愛,感情很好。

定親後,彭得懷決定到靖港參加湘軍,賺點錢回來,把表妹娶回家。

在投軍的路上,他避雨躲進了一個山洞,看着山洞上岩縫中滴下的水滴,和山洞地面岩石上的石坑,他感覺到了“水滴石穿”的力量,於是給自己改名為“石穿”。

他在靖港招兵處,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彭得華”,“石穿”。他成了湘軍第二師第三旅第六團一營一連的二等兵

他在軍隊中任勞任怨,埋頭苦幹,文武訓練成績都很優異,因此深得營長連長的賞識。

連長提拔他當勤務兵,讓他讀書、學習文化,送他到團訓練隊訓練。

在後來的軍閥混戰中,他作戰勇猛,很快由二等兵升到一等兵、副班長、班長、代理排長、排長,到1920年,他又被任命為代理連長。

這時,他接到家中來信。來信說,他的未婚妻周瑞蓮家中借了地主家的債,無力償還,地主逼債時,她的父親自縊身亡,她的養母氣死,地主要賣她抵債,她被逼之下,跳下了山崖,口中還呼喊着“鍾伢子”的名字。

彭德懷看完信後,悲憤欲絕,他到軍隊苦苦打拚幾年,熬成了一個下級軍官,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捨不得吃喝,一個銅板一個銅板地攢下了幾個錢,想着不久就能把瑞蓮娶回家,可是,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他發瘋似地沖向一座山頭,面對家鄉,心潮起伏,久久凝望,屹立不動。

他發誓,要終身不娶,以告慰他未婚妻子的魂靈。

第二年,他隨連隊來到華容縣注滋口,在這裡他支持和策劃貧苦農民,殺掉了當地的稅務局長、鹽工局長、惡霸地主區盛欽,沒想到這傢伙的哥哥是湖南督軍趙惕恆手下的高級少將參議,彭德懷因此受到通緝,不得不逃回離別了九年的家鄉。

在家中,他看到兩個弟弟也已經長大,父親已老得不成樣子,連咳帶喘,82歲的祖母躺在床上,大小便也得有人照顧。

他在家中起早貪黑地種地幹活,但家中沒有女人理家,還是一團亂糟糟。

雖說他回來後,有幾撥親戚朋友過來給他提親,但他仍然想着他死去未婚妻和他發過誓言,他都沒有答應。

後來,他的祖母對他說,你也這麼大了,家中又是這種情景,該找一個堂客了。

彭德懷看看祖母,再看看父親,再看看這個亂糟糟的家,唉,是該找一個女人了。

1922年3月,12歲的細妹子坐着轎子,進了彭家,成了彭德懷的妻子。後來,彭德懷給她改名為劉坤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