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沮漳白話《當陽避難記》之三

嘉慶元年到十年,遍及四川、湖北、陝西、河南甘肅五省區,約二百個州縣的白蓮教起義,時期很長。

魏源的《聖武記》追述到”乾隆四十年,劉松以河南鹿邑白蓮教事發被捕、遣戍甘肅。復分其黨劉之協、宋之清授教傳徙,偏川、陝、湖北。日久黨益眾,遂謀不靖。倡言劫運將至,以同教鹿邑王氏子曰發生者,詭明裔朱姓以煽流俗。乾隆五十八年事覺復捕獲,各伏辜”惟劉之協遠揚,是年復跡於河南之扶溝,不獲,於是有旨大索。州縣奉行不善,逐戶搜緝,胥役乘虐,而武昌同知常丹葵奉檄荊州宜昌;株連羅織數千人,富破家、貧陷死無算”。

《當陽避難記》是一冊稿本。作者彭延慶四川丹陵人以親身經歷記錄了清代嘉慶元年到三年(1796-1798)湖北省當陽縣白蓮教起義的一些情況,是研究清代白蓮教的珍貴資料。

嘉慶元年二月十四日

荊門張知州登上城牆環視四周的情況並鼓勵軍民們堅守城池;為了激勵士氣他還給每個人賞賜了兩個麵餅作為獎勵;而那些試圖從城牆上縋下去逃跑的人則被教徒們給追截了回來;城內的軍民們看到這種情況都非常害怕不敢再輕易出城了;同時也有一些鄉勇之士想要進城來支援,但被當陽縣城內的人給拒絕了;因為當時已經無法分辨誰是敵人誰是自己人了。

另外還有一些被派出去求援的人也沒有能夠成功回來;其中一個被派去宜昌求援的差役也被教徒們給阻攔了回來;同時還有一些之前被派出去守卡的人和軍流人員也都沒有能夠按時回到縣城來;這使得當陽縣城的防守力量變得更加薄弱了;北門外的渡口突然來了二百多名鄉勇之士但當陽縣城內的人卻不敢輕易放他們進城來;因為當時已經無法確定他們的真實身份和意圖了;如果貿然放他們進城來很可能會引狼入室帶來更大的麻煩;所以最後還是決定謹慎行事沒有讓他們進城來。

而縣令黃仁此時則登上了南門樓查看情況,並有一個生員向他建議發放火藥以應對可能的攻擊;但縣令黃仁卻因為署內只剩下八百文錢而無法購買足夠的火藥而感到非常無奈;在旁邊的一個差役聽到後竟然說:“你身為知縣可以向鋪店借錢買火藥啊!難道還怕他們不還嗎?”這種話語簡直就像是在無視長官的權威一樣;縣令黃仁聽後也只能無奈地下了城牆;此時又有兩個生員走上前來質問縣令說:“你的家眷都已經逃跑了你卻不顧全城百姓的性命安危!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縣令黃仁聽後發誓說:“這件事是我兒子做的,我並不知情!”說完就返回了縣衙;而彭延慶則轉到了城東方向去查看情況;在那裡彭延慶看到了三間茅屋突然衝出了三個人來;眾人紛紛呼喊放炮但掌炮的差役唐某卻手握着火炮不肯發射;當彭延慶等人走到祖師殿後面時看到一架火炮被放在了木床上而蕭把總則坐在木床上指揮着周圍的士兵們;他告誡士兵們說:“火炮不能亂放槍支也不能亂射!”士兵們都唯唯諾諾地答應了下來;遇到荊門州里的差役對彭延慶說:“我們這些人遠道而來守城,縣裡不提供飯食,也不發錢,幸好街上的士民供給我們。”那些白蓮教徒教唆人放火,漸漸接近了東、西兩門。這天夜裡,逃跑的人仍然來到,大家緊逼着追到西門角。其中一個人中槍倒地,認識他的人說:“這是東門外徐容的兒子,他們兄弟三人都會放火燒屋。”

嘉慶元年二月十五日

守城的人看到外面沒有救援,城內又斷了口糧呼應也不靈,便就開始抱怨說縣令黃仁養癰成患。

朱家嘴方向發生了火災。張知州登上南門樓遠望,命令差役敲鑼,催促人們去守城,但響應者寥寥無幾。他感慨地說:“聽說荊州兵到了慈化寺就返回去了,外面沒有救援,內部又沒有堅定的意志;你們這些人將炮口對準城內,把我置於死地,以免受賊寇的荼毒。”一個姓俞的幕僚說:“你死了固然是好事,但你的老母親怎麼辦呢?”張知州於是又下了城樓。

到了中午,他騎馬回到城裡,命令差役呼喊道:“想要逃生的人就跟着我出城。”男女老少聚集了二百多人。典史的眷屬寄居在他的差役嚴守慎的家裡,也混雜在逃難的人群中。到了北門,張知州被守門人所阻攔,於是回到了書院中。

初更時分,他換了衣服而逃,轎子和行李都拋棄了。跟隨他的差役仍然留在城裡守城。白蓮教徒趁機來到城門,縣裡的差役雷啟明、張志廷對白蓮教徒說:“放你們進城,但不許殺人!”於是,白蓮教徒一擁而入,分成了兩路:一路由街道直赴縣衙,打開監獄放出了劉秀實,搜颳了縣衙的財物;另一路在城東門內到南門一帶燒殺搶掠,與彭延慶相遇。雙方勢不兩立,他們人多勢眾,官兵人少力薄,彭延慶受了矛傷,退回到原來的住宅,關上門,與新選的教諭羅起鰲等人一起堅守。

縣令黃仁躲進了夾牆裡但被白蓮教搜了出來換了衣服鎖上鐵鏈,從西門押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