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19日香港特區立法會以89票贊成、0票反對和棄權的結果,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三讀,即香港《基本法》中的“第23條立法”工作。
這項法案的通過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它不僅補齊了特區政府在維護國家安全制度機制上的短板,也實現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全國人民期盼已久的共同願望。
香港立法會議員舉手表決
然而,就在香港各界為23條立法鼓掌歡呼之際,某些西方國家總能冒出一些不和諧的雜音。比如說,日前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又對香港立法工作說三道四,妄稱23條立法“倉促通過”,“損害了香港原本享有的權利和自由。”
針對卡梅倫的謬論,當天我國駐英使館、外交部駐港公署和香港特區政府接連發聲駁斥,其中外交部駐港公署明確指出,香港回歸中國後,英方對香港既沒有治權,也沒有監督權,更沒有資格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
事實上,妄評23條立法並不是英國首次插手香港事務,自香港頒布實施國安法以來,英國“反華”勢力就從未停止過抹黑攻擊,比如2020年後英國政府發布的所謂“香港問題半年報告”,開始大肆抹黑香港民主法治建設;又比如英國下議院曾舉行辯論,公然為“反中亂港”分子的罪責開脫。
卡梅倫
自2019年香港逐漸撥亂反正後,英國干涉香港事務的花樣雖多,但實則是換湯不換藥,都是英方慣用的“先下結論、再找素材”的套路,對香港法治建設大搞“有罪推論”。
然而,英方這些言行最可笑的一點在於,英國自己的國安法都沒法對所謂的“保障民主人權”自圓其說。
去年英國議會通過《國家安全法案》之際,港媒《大公報》明確指出,其中多項條款涉嫌侵犯人權,比如英國內政大臣的權力,被法案提升到可以任何禁錮涉案人員、限制其正常通訊聯絡的程度;
英國還當自己是大英帝國呢?
又比如說,英國法案將“外國干預”列入刑事犯罪,但什麼行為算“外國干預”、它到哪種程度算危害英國國家安全,英方法案在這些細節問題上卻含糊不清、一筆帶過。
對此,《大公報》批評說,英國國安法的含糊其辭充分暴露出西方政客的“雙標”嘴臉,其對國家安全標準的模糊概念,不正是西方經常掛在嘴邊的“黑箱作業”嗎?怎麼沒見英國政客對香港國安說三道四時,也反駁本國國安法侵犯人權呢?
我國媒體此前也指出,如果英國真的看重香港的民主法治,那為什麼在其殖民香港150多年間,沒有向香港民眾開放地區領導人和立法機構選舉的權利?英國殖民政府又為何要用所謂的“公安條例”限制香港民眾集會的自由?
英國這病得治
今天在駁斥卡梅倫的荒謬言論時,我國外交部駐港公署的批評也可謂一針見血,聲稱英國自身的人權記錄在國際上劣跡斑斑,英方應該多拿鏡子照照自己,收起殖民心態和教師爺做派,並停止為殖民舊夢招魂揚幡。
英國當前的現狀也正如外交部駐港公署所說。這幾個月凱特王妃失蹤之謎在全球鬧得沸沸揚揚、謠言四起,英國自家那點爛攤子還沒收拾乾淨,又哪裡的底氣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
現在的英國其實猶如一個“裝睡的人”,天天沉醉於往日的舊夢中不願醒來,面對香港由治及興的大局,英國政府只能搞選擇性失憶、裝傻充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