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活着不是為了讓你愧疚的,而是為了讓你重新振作起來。”
1937年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藉此時機我黨要求國民黨釋放戰俘,在這批戰俘中有一位讓毛主席惦念已久的同志。
1938年5月毛主席得知那位同志如今也來到延安進行學習後便一直心心念念等着對方上門,可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那名同志沒有踏入毛主席房間一步,於是毛主席便委託劉亞樓替自己傳話。
這個倖存的人是誰?毛主席為何如此惦念他,在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樣的故事?
不幸被捕,回到延安
“你到底說不說!”1935年初逃到湖北老家的韓偉被叛徒出賣,國民黨將他抓捕入獄並對他展開了嚴刑拷打,不過他從未就此屈服。
因着韓偉一直沒有透露任何信息,國民黨便以為他只是紅軍中的一名普通士兵,將他關進監獄,而這恰好就為韓偉之後成功返回大部隊、返回延安奠定了基礎。
被判處了十年徒刑的韓偉一直在監獄中等待着天亮,等待着重回戰場的那一天,好在這一天被韓偉等到了。
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這一戰役的發生致使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也促使國共兩黨摒棄前嫌,展開了第二次合作。
在經過談判後雙方達成了一致,我黨趁此機會向國民黨提出了釋放當初被他們俘虜的紅軍戰士的要求,老奸巨猾的國民黨在得知我黨提出的要求後欣然應允,不過卻是有一個條件。
“同意釋放戰俘,但是只有共產黨的普通士兵才能得以回到延安,而那些幹部則需被送往南京。”特殊時期,情況緊急,儘管共產黨不願意,卻也不得不為了那些為國捨生取義的革命戰士能夠早日回到隊伍中而同意對方的條件。
身為“普通士兵”的韓偉被送到了革命聖地延安,回到延安韓偉便進入了抗大第四大隊學習,他多次想要找到毛主席進行拜訪,可無論如何他都過不去內心的那一關。
其實毛主席在得知紅34師的倖存者韓偉來到了延安後就不停的期待着對方能夠找上門來與他敘上一敘,可惜這一等便是半年。
直到1938年5月毛主席在一次在抗大進行工作報告時他看見了那個縮在角落裡,不敢與他對視的韓偉,見到自己曾經的下屬變成如今這副模樣毛主席從內心感到擔憂,他明白韓偉是怎麼想的,於是在報告一結束毛主席就找到了時任抗大教育長的劉亞樓。
“韓偉回來有半年了,我想見見他。”不多時韓偉便來到了毛主席所在的房間,他的緊張、窘迫、尷尬被毛主席盡收眼底,還不等韓偉開口毛主席便率先說道:“當初我的那個警衛排長如今一點沒變,不僅一根毫毛也沒少,反倒下巴上還多出來許多。”
毛主席用他幽默風趣的語言化解了韓偉心中的焦慮,也將兩人拉回到曾經共事時的日子,那是1929年1月,紅4軍主力在前往贛南的途中遭遇到了國民黨軍隊的突襲。
情況發生的突然,槍聲瞬間籠罩了整支隊伍,隊伍迅速下令撤退,而彼時在井岡山中軍部也陷入危險,城內一片混亂。
毛主席、朱德等一眾領導人在紅軍指導員的掩護下才堪堪撤離戰場,隱入深山成功躲避了國民黨軍隊的追擊。
這一次突如其來的攻擊與軍部缺少防備的教訓使得毛主席從中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其中之一便是保衛首腦機關也是必不可缺的。
就這樣毛主席組建了一支前委混成大隊,韓偉擔任副大隊長並且兼任警衛排長,就這樣韓偉成為了毛主席身邊的第一任警衛排長。
湘江戰役,傷亡慘重
“不要小看了混成大隊的工作,保衛首腦機關與上前線作戰同樣責任重大。”在工作中韓偉吸取之前的經驗教訓,將黨中央領導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將首長們的飲食安全與生活起居等小事事無巨細的放在心上。
雖然韓偉在警衛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卻還是十分想要回到戰場上,回到前線衝鋒陷陣,看出來韓偉心思的毛主席用一句話指引了對方。
但其實韓偉與毛主席之間的緣分並不止於此,在1922年毛主席與其他革命領袖先後來到安源,並組織安源路礦大罷工,為礦工掙取應有的基本的人權和待遇。
“從前是牛馬,往後要做人。”響亮的口號聲傳遍了安源的大街小巷,16歲為了生計而不得不做礦工干苦力的韓偉便是其中一員,此後他只要有時間就去聽毛主席講課。
隨後韓偉加入了青年團,擔任聯絡員,負責為毛澤東、劉少奇等領導人送信,在1927年9月韓偉跟着毛主席上井岡山,參與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之後韓偉便跟隨隊伍繼續走南闖北,一路成長。
直到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被迫走上了兩萬五千里長征路,在長征途中韓偉遇到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戰役,正是這次戰役使得韓偉的心境發生了變化。
“回來這麼久了,為啥不來看我?”毛主席的話將陷入回憶中的韓偉拉回了現實,很顯然韓偉並沒有料到毛主席會問他這個問題,一時間他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你的情況我都知道,如果樹湘知道你還活着,他也會替你高興的。”毛主席口中的樹湘正是在湘江戰役中為了不成為俘虜而撕開傷口、扯斷自己腸子自殺的紅34師師長陳樹湘。
那是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一路上國民黨都對紅軍進行了圍追堵截,為了更大程度上的保留革命火種,紅34師負責墊後,承擔起掩護紅軍隊伍的任務,紅1軍團與紅3軍團則負責為隊伍開道。
突破了國民黨三道防線的紅軍隊伍在11月下旬時來到了湘江,這裡正是國民黨的第四道防線,蔣介石在這裡布下了數十萬的兵力,而彼時的紅軍隊伍人數只有幾萬人,這註定是一場生死難料的戰鬥。
28日時韓偉率領着紅34師紅100團的5000餘名戰士與瘋狂追擊的國民黨軍對上,面對人數眾多的敵人我軍戰士毫不畏懼,他們每一個人都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更做好了與敵人堅持到底的準備。
而彼時作為前鋒部隊的紅軍團與紅3軍團的傷亡人數已經超過了2000餘人,韓偉明白一旦紅34師被敵人截斷,那不僅整個紅軍隊伍會陷入敵軍的包圍圈中,就連他們也會陷入孤立無援的處境。
於是韓偉帶着紅100團再一次延長了與敵人作戰的時間,為前鋒部隊爭取渡江的時間,槍支打空、子彈用盡,戰士們紛紛換上了刺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整整6天紅100團用傷亡過半的代價換取了大部隊的順利渡江。
紅34師任務完成,按理說可以準備進行渡江了,可就在此時他們發現紅8軍團與紅9軍團再一次陷入了困境,為了幫助戰友脫離險境紅34師放棄了最佳的渡江時機,將生的機會留給了其他戰友。
在紅34師的支援下紅8軍團、紅9軍團順利渡江,可彼時渡口已經被敵軍封鎖,他們徹底陷入了敵軍的包圍圈中,成為了孤立無援的“絕命後衛師”。
得以生存,解開心結
那些天里紅34師不僅每天都面臨著戰鬥,就連每時每刻都會陷入突如其來的戰鬥中,師長陳樹湘帶着隊伍四處轉移,可不論如何他們都沒能逃出敵人的包圍圈,彼時的紅34師只剩下了200餘人。
“你帶着其他人突圍,我來墊後。”在四面楚歌的境地下師長陳樹湘命令韓偉帶着隊伍進行突圍,韓偉不肯堅決要求陳樹湘帶隊撤離,自己則帶着紅100團進行墊後,可彼時紅100團也只剩下30多人。
無奈陳樹湘只得同意這個計劃,儘管紅34師的隊伍暫時突破了敵人的包圍圈,卻因為不熟悉地形,再加上當地民團的伏擊,身受重傷的陳樹湘在12月11日時不幸被道縣保安隊俘虜。
在他被敵人抬着前往敵軍陣營的道路上,陳樹湘選擇了自盡,年僅29歲。而彼時的紅100團只剩下了5人,他們也已經進入了彈盡糧絕的地步,前邊是陡峭的懸崖,後方是源源不斷地敵軍,在如此兩難的境地下韓偉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跳!”韓偉與其他4名戰士選擇了光榮的犧牲,他們幾人一同跳下懸崖。不過韓偉並沒有就此犧牲,他在跳下懸崖時碰巧被生在懸崖上的樹冠相救。
崖底幽幽轉醒的韓偉被當地一個農民發現,對方冒着生命危險將他藏在家中的紅薯窖中7天,對方不僅幫他躲過抓捕還為他採藥療傷。
等敵人徹底離開後,韓偉經過喬裝打扮一路輾轉來到湖北老家,卻不曾想躲過一劫的韓偉還是被敵人發現了,接下來便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自此之後紅34師的犧牲、師長的自殺就成為了他的心結,“我對不起黨,我心中有愧啊。”回想到這些韓偉再也忍不住哽咽起來。
“活着不是為了讓你愧疚的,而是為了讓你重新振作起來。韓偉,你要早點丟掉包袱,去迎接新的困難。”經過毛主席的開導後韓偉終於走出了過往的陰霾,“我要重新上戰場!”
從抗大結業後的韓偉前往晉察冀邊區,站到了抗日戰爭的前線,繼續他的戰爭生涯,1955年韓偉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儘管他之後參與了很多起戰事,立下了許多的功勛,但湘江戰役依舊是他不願提起的痛楚。
“我死後,把我的骨灰撒到閩西,我要去找我的老戰友們了。”1992韓偉老將軍病逝,結束了他光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