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應該穿明黃色,為什麼秦始皇披黑龍袍?難道有什麼特殊作用?

說到皇帝,大家腦海里首先浮現的形象肯定是穿着明黃龍袍,頭戴金冠的天子。

黃色嘛,自古以來就被咱們中國人視為高貴的象徵,尤其是那皇帝身上穿的、蓋的、用的,幾乎都是一片金黃。

但上赫赫有名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穿的龍袍竟然不是黃色的,而是黑色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怎麼會選擇穿黑色的龍袍呢?

秦始皇特別信奉陰陽家的那一套學說,覺得天地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構成的。

五行之間相生相剋,這種關係就像個無限循環的圈,代表了王朝的交替繼承。

周朝繼承了火德,崇尚紅色。秦朝順應天命,代替周朝,就是水德,崇尚黑色。

秦始皇想要萬世傳承,認為黑色代表着尊貴和權威,是一種非常神聖的顏色。

不但龍袍變成了黑色,所有的建築物也都變成黑色。黑色在當時,那可是代表着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地位。

為什麼水德會是黑色呢?陰陽家的五色理論說五行對應着五色:金是白色,木是青色,水是黑色,火是赤色,土是黃色。所以,秦朝崇尚黑色。

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秦始皇一想,秦朝取代了周朝,那不就是“水克火”嘛,所以秦朝自然就是水德了。

為了增強說服力,秦始皇翻出了他的老祖宗秦文公,說他有一次打獵的時候,抓到了一條黑龍。

其實秦始皇穿黑色龍袍,主要是為了給秦朝增加合法性。那時候的人,都特別迷信這些五行、五德的說法。秦始皇這麼做,也是順應時勢,想讓自己的王朝看起來更順應天意。

後來到了漢朝早期劉邦時代,基本上照搬了秦朝的那套制度,大家還是信奉黑色是威嚴和權力的象徵。

漢文帝當了皇帝,有個大臣突然跳出來說:“皇上啊,咱們得按‘五德學說’來,漢朝應該是土德,得用黃色才對。”漢文帝覺得黃色也挺好,就把龍袍從黑色改成黃色了。

不過漢文帝後來反悔了。劉邦不是自稱赤帝子,應該是火德才對,所以又就把龍袍改成了赤色。

其實,劉邦當年可是把自己當成“黑帝”的。所以五德學說和劉邦的意願到底哪個更靠譜呢?漢文帝也被這事兒搞得挺糾結。

古代一直有個規矩叫“改正朔,易服色”,龍袍的顏色也是五花八門的。

每個朝代都覺得自己對應着五行中的某一德,然後就要用相應的顏色來彰顯自己的正統地位。

龍袍顏色的變化,其實就是要一個法理的上正統性。

但是歷朝的皇帝們對黑色的龍袍可是忌諱得很。因為,秦始皇帝國多牛啊,結果只傳了兩代。

古代的人,都特別講究吉凶,覺得這事兒太不吉利了。

皇帝們誰也不想自己的王朝跟秦始皇那短命的王朝一樣,所以對黑色的龍袍都是敬而遠之。

畢竟嘛,誰不想自己的王朝長長久久,傳個千秋萬代呢?誰還敢跟秦始皇學,穿那黑色的龍袍啊?

千百年過去了,一個個王朝交替,你方唱罷我登場。漸漸地黃色變成了皇帝的代表色,龍袍變成了明黃色。

但是歷史上那麼多皇帝,穿黑色龍袍的可真是少之又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