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中戰鬥力最強的十大魔神,旱魃上榜,刑天僅排第三

上古神話跟洪荒神話是兩個不同的體系。洪荒神話有一套完整的系統:創始元靈之後的鴻鈞老祖、混鯤祖師等,再往下就是鴻鈞老祖的徒弟: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混鯤祖師的徒弟:接引道人、准提道人。

上古神話系統,一般指兩漢之前的神話傳說。由於年代過於久遠,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上古神話一般記載於《楚辭》、《山海經》等文獻中。今天“史書凌軒閣”就來聊一聊上古神話中戰鬥力最強的十大魔神,其中旱魃墊底,刑天僅排第三。

10、旱神女魃

旱魃,原名女魃,她本是黃帝的女兒。

女魃在病重的彌留之際,被犼變成了旱魃,也就是可以引發大旱的旱神。

旱魃是僅有的一個有文獻記載的旱神。《山海經》:

長二三尺,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則大旱,赤地千里,如惔如焚。

開始時旱魃還保留着部分女魃的記憶,所以旱魃幫助黃帝擊敗過蚩尤。

但旱魃把女魃僅存的一點記憶也吞噬後,就開始危害四方,黃帝無奈之下派大將應龍擊殺了旱魃。

在明清時期,民間流傳有很多關於旱魃的故事。(作者史書凌軒閣)

9/8:神荼、鬱壘

神荼、鬱壘是兩兄弟,是古代神話里的冥界之神,他們兩人負責看守冥界。

《山海經》有關於神荼鬱壘的記載:(作者史書凌軒閣)

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間有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神荼 ,一鬱壘 。

由於神荼鬱壘兩人專門懲治惡魂,因而被民間奉為門神,神荼在左,鬱壘在右。

一直到唐朝之後,門神才變成秦叔寶和尉遲恭。

7、風神飛廉

飛廉,上古神話里人面鳥身的魔神,能夠呼風喚雨,掌管天氣變化。

飛廉最早出現在屈原的《離騷》。(作者史書凌軒閣)

戰國時期能打的秦、趙兩國,都把風神飛廉奉為自己的祖先,這也是秦、趙兩國同宗的一個證據。

飛廉本名蜚廉,被認為是趙姓、繆姓、嬴姓的祖先。

飛廉有兩個兒子,他的大兒子惡來是秦人嬴氏的祖先,小兒子季勝是趙國趙氏的祖先。

按傳說來看,秦國、趙國同出一脈,但歷史秦趙紛爭不斷。

6、水神共工

共工,上古神話里的“水神”,能夠掌控洪水。

關於水神共工流傳廣的神話就是“怒撞不周山”。

相傳顓頊是黃帝的後代,而共工是炎帝的後代。

共工後來不服顓頊的統領,起兵反抗顓頊,雙方陷入大戰。

共工損兵折將,被顓頊打得慘敗,共工一路逃跑,逃到不周山下,身邊僅剩十幾個部下。

共工在絕望之下,怒撞不周山。(作者史書凌軒閣)

不周山是天柱,支撐着天地。

不周山被撞斷後,天地間發生了崩塌,日月星辰移位,山川的位置也發生了改變。

5、星神夸父

夸父,《山海經》記載的巨人:

大荒之中有山名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夸父。

夸父是蚩尤麾下的大將,戰鬥力很強,為蚩尤多次打敗黃帝部下。

黃帝得到九天玄女的幫助後擊敗蚩尤,夸父就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但不久後天上就升起了十個太陽,夸父一怒之下,要把天上的太陽抓下來,就朝太陽跑去。

夸父逐日的神話傳說結局很悲慘,夸父累死、渴死了。(作者史書凌軒閣)

這也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故事,有人說夸父不自量力,也有人說夸父矢志不渝。

4、箭神后羿

后羿是上古神話里的“箭神”,關於他的傳說有很多,流傳廣的一個就是“后羿射太陽”。

相傳在帝堯時期,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把大地炙烤的乾旱無比,寸草不生,人們沒有糧食吃。

后羿見狀,九箭射下來九個太陽,萬物才得以生長。

后羿不僅有射太陽的功績,他還解決過很多作惡的上古凶獸,比如猰貐、封豚、九嬰、修蛇等。

3、戰神刑天

刑天,中國上古神話里的“戰神”。

山海經記載: 刑天與黃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干戚以舞。

戰神刑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硬漢,頭可斷,鬥志不可無。(作者史書凌軒閣)

刑天跟黃帝的交戰,一手拿盾,一手拿斧,兩人從天上打到地下。

刑天打不贏黃帝,被黃帝砍下了頭,但是刑天仍然不倒,站起來接着跟黃帝打。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我們的神話里,不論勝敗與否,沒有軟骨頭。

2、龍神應龍

《山海經》:

“應龍處南極,殺蚩尤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應龍是上古神話里的祖龍。(作者史書凌軒閣)

應龍是萬龍之祖,相傳應龍是黃帝的大將,戰鬥力極為強悍,蚩尤就是被應龍所斬。

但為了擊殺蚩尤,耗盡了應龍的神力,應龍無法再飛回天庭,只能留在凡間的大海里。

1、兵神蚩尤

蚩尤,上古神話里九黎部落的首領,黃帝的死對頭。

蚩尤是華夏民族的“兵主”,因為兵器就是蚩尤發明的。

相傳蚩尤三頭六臂,刀槍不入,鋼筋鐵骨。(作者史書凌軒閣)

蚩尤雖然被應龍所殺,但是他的勇猛受到了黃帝的敬仰。

蚩尤死後,黃帝把蚩尤的形象畫在自己的軍旗上,用來激勵自己的部下。

為何蚩尤能排第一,因為他代表了我們的戰鬥意志,是真正的兵神。

秦皇漢武每逢大規模出兵征討時,祭拜的都是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