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將軍
為何派秘密特使來到中國?
戴高樂將軍的侄兒貝爾納·戴高樂
是戴高樂家族唯一見過毛澤東主席的人
毛澤東主席對他有着怎樣的囑託?
戴高樂將軍未了的中國心愿究竟是什麼?
他的家族有着怎樣的中國之緣?
一封親筆信
打開中法兩國交往的大門
戴高樂將軍是法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創建者,被法國人民評為是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在當總統前,戴高樂將軍就對中國充滿濃厚興趣,他喜歡閱讀有關中國的書籍,愛和去過中國的人交流,還多次拜訪旅法的漢學家。
當時東西方還處於冷戰的國際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國家對新中國進行外交封鎖,法國也身處西方陣營,身為法國總統的戴高樂將軍,為何會想和中國建交呢?
圍繞台灣問題
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兼外長同富爾進行了談判,然而談判進程並不順利。周恩來總理堅持一個中國的堅定立場,富爾強調中法在互相承認的問題上不應提任何先決條件,希望中國不要堅持法國主動同台灣斷交,談判一度陷入僵局。
經過反覆商討,中法雙方代表就建交方案的三點措辭達成一致。富爾回到法國後,將方案彙報給戴高樂將軍,戴高樂將軍對方案也完全同意。
1964年1月27日,北京與巴黎同時發布建交聯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法蘭西共和國一致決定建立外交關係。兩國政府商定在三個月內任命大使。”僅40餘字的公報猶如一記驚雷,被國際輿論稱為“外交核爆炸”。
戴高樂將軍以勇氣和遠見促成了中法建交,1970年11月9日,戴高樂將軍因動脈瘤破裂猝然與世長辭。遺憾的是,他一直未實現來中國的心愿。
侄孫來到中國
成為中法友誼的“信使”
1964年9月5日,在北京舉辦首屆法國科技展覽會,貝爾納·戴高樂帶着法國展團來到北京參展。9月10日早上,貝爾納·戴高樂接到法國駐華大使通知來到杭州,見到了毛澤東主席,他成為戴高樂家族中唯一與毛澤東見過面的人。
1964年9月12日,《人民日報》頭版文章《毛主席接見法國技術展覽會負責人》,對這次會見做了記載。
從中法建交到國際關係現狀,毛澤東主席和法國代表團一談就是幾個小時。毛澤東主席希望貝爾納·戴高樂能將會談的內容轉告戴高樂將軍。
展覽會結束後,為了完成毛澤東主席的囑託,貝爾納·戴高樂攜帶外交郵袋離開中國。回到法國後,貝爾納·戴高樂將郵袋轉交給了戴高樂將軍,順利完成中法“信使”的使命。
完成祖輩心愿
戴高樂後代延續中國情
後來,貝爾納·戴高樂多次往返於中法兩國間,成為中法科技交流的先驅,見證和推動了中法科技經貿交流。他和中國的緣分,也影響着他的兒子格瓦·戴高樂。
身為攝影家的格瓦·戴高樂,用鏡頭記錄並見證中國發展,延續着家族對中國的友好之情。
敬請收看
《中國緣|戴高樂家族的三代中國緣(上集)》
1月21日(周日)10:00
央視頻全網首播
1月21日(周日)22:00
cctv-4電視端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