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介選”?侯友宜被“抹紅”,柯文哲:跟中共支持的人沒得談

距離台灣“大選”投票日不到10天,從民調封關前的選情來看,民進黨“賴蕭配”長期領先國民黨“侯康配”和民眾黨“柯盈配”,這意味着民進黨有較大優勢,賴清德大概率會在選舉中勝出。

然而,“賴蕭配”並沒有必勝把握,加上賴清德受困於“賴皮寮”,民進黨籍政客羅致政陷入不雅私密影片流出醜聞,以及民進黨執政多年的弊案被挖出,賴清德要想增加勝選概率,除了要穩住自己的支持率,還要對緊追不捨的侯友宜發起攻勢,直至將國民黨踩在腳下翻不了身,才有更大希望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

為此,賴清德等民進黨人除了用常規手段攻擊侯友宜和國民黨外,還選擇劍走偏鋒,用“抹紅”侯友宜的方式來騙取選票。

具體來說就是炒作中國大陸介入台灣“大選”,將侯友宜描述成中國大陸支持的人,認為中國大陸會用任何手段幫侯友宜贏得選舉。只要侯友宜上台,兩岸關係才會有所好轉,有助於兩岸和平統一。

為了幫羅致政擺平不雅私密影片流出醜聞,賴清德近日親自下場,聲稱“中國大陸介選無所不用其極”,認為這是中國大陸為了打擊民進黨故意為之,他還號召台灣民眾為了粉碎“中國大陸介選”,大陸支持誰,就絕對不能讓這個人當選。

賴清德這番話,明顯是針對侯友宜,因為侯友宜本人公開反對“台獨”,而且還繼承了馬英九路線,承認“九二共識”。如果他上台,不說兩岸一定和平穩定,至少兩岸關係比蔡英文時期要好得多,這當然不是賴清德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便要“抹紅”侯友宜,將其描述為大陸支持的人。

其實,除了賴清德,柯文哲也有意“抹紅”侯友宜。“藍白合”破局後,柯文哲的支持度持續下跌,長期墊底,是藍綠白三黨中最沒有希望當選的。國民黨為了“下架民進黨”,希望柯文哲的支持者能夠“棄柯保後”,於是再次拋出“藍白合”,希望再次合作,然而柯文哲並不領情,直言“侯友宜已經是中共支持的人了,跟他還談什麼?沒得談!”

對於柯文哲的無情拒絕,侯友宜很遺憾,表示自己不是“中共同路人”,台灣只有一個顏色,那就是“青天白日滿地紅”。

從侯友宜的回復不難看出,他並不想被人視為“中共同路人”,至於大陸是否“介選”,支持侯友宜當選。用藍營人士的話說,如果大陸要“介選”的話,為什麼要挑選名氣不高的羅致政,直接針對賴清德本人不是更有效嗎?

確實,賴清德本人弊病更多,大陸沒必要在羅致政這個“小人物”身上浪費時間,所以民進黨稱大陸“介選”的說法站不住腳。

當然,民進黨並不甘心,還舉了幾個大陸“介選”的例子。比如台當局外交事務負責人吳釗燮1月3日稱,大陸派軍機多次越過“海峽中線”,並在敏感時間點用經貿脅迫手段,取消台灣部分輸往大陸的貨品的關稅減免,就是大陸“介選”的手段。

另外,他還說大陸邀請台灣近百名里長赴大陸旅遊,是向他們灌輸在選舉時支持指定候選人的想法,而羅致政流出的不雅私密影片,也被吳釗燮說成是大陸為了“介選”而深度偽造的影片。還有,一位匿名的台當局安全部門人士告訴路透社,稱台灣樂團五月天在大陸涉嫌“假唱”,大陸要他們配合對台宣傳就可以不追究他們,這也是大陸“介選”手段。

這樣的例子,民進黨及其支持者還列舉了很多,但如果就此證明大陸“介選”,未免太兒戲了。

比如,大陸軍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以及大陸調整對台經貿政策,確實會對民進黨選情造成一定影響,但大陸並非只在選舉期間這樣做,事實上無論何時,只要民進黨主動挑釁,大陸都會有強烈反應,這與台灣選舉無關。

再者,如果說大陸“介選”,那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相繼赴美國“面試”,以及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三度竄訪台灣“考察”藍綠白三黨候選人,算不算美國“介選”呢?

最後,即便侯友宜上台有利於兩岸和平穩定,但侯友宜本人反“台獨”也反對“一國兩制”,而且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還說國民黨既不“親中”,也不支持“統一”,大陸有必要為了支持侯友宜而被背負“介選”的罵名嗎?最重要的是,以大陸的能力,如果真的“介選”,賴清德還會民調支持度排第一嗎?如果大陸“介選”,蔡英文當初又是怎麼上台的?

其實,所謂大陸“介選”不過是民進黨轉移焦點的工具,試圖通過這種低成本的炒作方式打擊競爭對手,同時加劇兩岸敵意,為賴清德勝選上台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