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刺客
一場俄烏衝突,出人意料地將西方經濟和外交脆弱性暴露無遺。美歐國家在這場衝突中,將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權嘴臉,展示得淋漓盡致。同時,它們還失去世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信任和尊重,歐盟外交與安全高級代表博雷利無奈地哀嚎:全球發展中國家都在尋找“西方的替代者”。
西方在烏克蘭衝突問題上的所作所為,違背了他們所推崇的“民主價值觀”,淪為破壞地區和平、合作與發展的始作俑者,因而遭到越來越多非西方國家的抵制。據《參考消息》9月30日報道,博雷利表示,在當下這個多極化的時代中,當遊戲參與者數量增加時,西方本該強化遊戲規則。然而,西方現在卻遭遇到相反的趨勢,即“管理世界的規則正在走向終結”。
西方及其附庸在每一次公開場合中,總是不厭其煩地提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並要求包括中國、俄羅斯等“不同價值觀國家”需要遵守。顯然,西方作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其規則的內容自然就是有利於他們欺凌、掠奪非發達國家的手段。
隨着中俄等新興國家的崛起,金磚國家組織、上合組織等區域性組織的出現,意味着西方可隻手遮天的單極世界時代已宣告終結。尤其是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以及推翻敘利亞和委內瑞拉等反美國家合法政權行動的失敗,進一步說明,美歐國家橫行霸道的單極時代,已經被掃進歷史的垃圾箱。
俄烏衝突的爆發,再次印證了西方主導世界時代的終結。博雷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在拉美、非洲、中東和北非,當然還有亞洲,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認為,不僅是在經濟領域、同時在高科技、軍事以及意識形態等領域,都存在可以替代西方的可靠選項。
西方遭到發展中國家的嫌棄,說穿了就是他們在咎由自取。令西方的博雷利們感到不滿的是,就因為有了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讓全球發展中國家將西方所謂“民主價值觀”,視為“西方統治時代的殘餘”。對此,博雷利很不爽,他抱怨稱,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將目光,投向“對西方普世價值觀提出質疑”的中國和俄羅斯。
其實,博雷利不該抱怨,因為世界不是西方專屬的世界,而是全球近200個國家共同擁有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不公平的遊戲規則,就必須打破並重新建立。而具備這種實力的,非中俄兩個大國莫屬。尤其是中國,雄厚的經濟實力加上強勁的經濟帶動力,不僅令全球發展中國家為之痴迷,同時也讓西方發達國家不敢輕言“經濟脫鉤”。
以中國為主導的世界新秩序被建立,令很多西方國家雖說惱怒,但無可奈何,因為時代車輪前進的腳步,是難以阻止的。因此,在很多西方國家都將深化對華關係,作為其擺脫經濟困境動力的情況下,某些試圖破壞對華合作的政客,往往會遭到批評。據《參考消息》報道,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日前稱中國為“制度性對手”,意在減少對華經濟依賴。不過,它的表態隨後被在野黨批得體無完膚。
右翼黨議員勒奇炮轟貝爾伯克的相關言論,是在“有意識地煽動與中國的衝突,這種做法無異於在玩火”。另外,德國選擇黨議員比斯特龍也“憤怒”地炮轟這位鷹派外長:歷屆德國政府花了50年時間的努力,才與中國建立了良好關係,而外長卻在踐踏它們所建立的一切。
貝爾伯克挨批也是一種必然,因為德國經濟發展乏力,通脹率居高不下,導致該國世界第四經濟體的地位已搖搖欲墜。在西方遊戲規則被打破的情況下,以貝爾伯克為首的德國鷹派政客,因參與西方對俄制裁,將國家經濟搞得遍體鱗傷。現如今,她把德國推進俄烏衝突泥潭還不過癮,還企圖破壞中德兩國合作關係,把德國經濟往衰退的深淵裡推,因此挨罵也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