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人將核污水倒入太平洋,鬧得整個世界沸沸揚揚,其中反對聲音最大就是中國人了,自古以來,中日兩國在文化、經濟、技術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聯繫,歷史淵源非常深厚,關於日本皇族與春秋時期吳國王族的關係,這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本文將從歷史文獻、考古發掘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日本皇族與春秋時期吳國王族之間的關係。
根據史書記載,西周建立者周文王姬昌的爺爺周太王公亶父,是黃帝的第17代後人,周國本來是商朝的一個小諸侯國,後來西邊少數民族老是過來侵犯商朝,於是商朝國君派遣公亶父,率領周國族人遷到了西岐之地,幫助商朝抵抗西邊少數民族的進攻。
公亶父生了3個兒子,大兒子就是太伯,二兒子仲雍,三兒子季歷,太伯跟仲雍都覺得自己才能不夠,割發明志,主動讓出王位給能力比較強的弟弟季歷,兩兄弟離家出走跑到江蘇地區建立了吳國,史稱“太伯奔吳”,太伯後來被稱為吳太伯,公亶父去世後,三弟季歷繼承了周國王位,季歷就是周文王姬昌的老爸。
太伯沒有兒子,去世了之後,弟弟仲雍繼承了吳國的王位,後來周武王滅掉商朝,尋找太伯跟仲雍後人,得知他們建立了吳國,已經傳到了第5代國君周章了,於是正式冊封周章為吳王,後來吳國國君都是出自仲雍一脈,尊稱太伯為吳國先祖。
周章是仲雍的孫子,按輩分算跟周武王是同一輩的兄弟,本來叫章,他不忘自己是周國後人,所以叫周章,他還有個弟弟虞仲,是虞國的建立者,所以吳國王室成員跟周天子家族,其實是同一個祖先的後代。
春秋後期戰國初期,公元前473年,吳國被越國徹底滅亡,越王勾踐本來不想殺吳王夫差的,要將他流放到海邊地區,吳王夫差覺得自己愧對伍子胥,沒臉活下去了,於是自刎身亡,夫差的庶子公子忌性格剛烈堅韌,不肯投降,帶着家人跟手下直接逃跑了,準備效法先祖去其他地方建立國家,以後捲土重來。
越國人一直緊追不捨,公子忌不得已帶着家人跟部下乘坐大船逃到了日本,當時的日本,還是原始社會時期,吳國人帶去了中國的農耕之法以及養蠶紡織技術,還有青銅器和鐵器的冶煉技術,促進了日本社會的全面進步,公子忌到了日本後,日本就漸漸統一了。
現在日本九州西部的福江島,島嶼的西北側有一條井樂小巷,這條小巷子西側有一個小山坡,據說就是當年吳國人登陸日本的地點,被稱為日本人的“望鄉遺址”。現在日本人的和服,據說就是當年春秋時期吳國人的服飾,日語發音跟古代吳語發音,也有很多相同之處。
這些事情在中國歷代史書以及日本的史書中都有詳細記載的,比如《晉書·倭人傳》就有記錄,晉朝時期,日本國有7萬戶,曾經在東漢光武帝時期訪問過中國,使者自稱是吳太伯的後代,因為古代吳國的“吳”跟“倭”讀音相似,於是光武帝冊封日本天皇為“漢倭奴國王”,欽賜一枚黃金印刻,後來的南北朝史書以及北宋的《資治通鑒》都有過類似的記載。
公元815年,日本官方編著的《新撰姓氏錄》中記載:“松野,吳王夫差之後也,此吳人來我亡始也。”意思就是說日本大家族松野家族是吳王夫差的後代,這是吳國人到達日本的開始。元朝時期有個前往中國留學的日本和尚中岸圓月,寫了一本《日本記》,認為日本天皇是吳太伯的後代,朝鮮國史書《東國通鑒》也有類似的記載:“吳國之庶渡海入倭”。
日本19世紀的學者鶴峰戊申寫了一本《襲國偽僭考》,認為吳國王族到了日本後,建立了熊襲國,熊襲國就是後來的邪馬台國,也就是倭國,從此日本國吸收中國文化技術,漸漸進入封建社會。
民國時期的大軍閥吳佩孚,是個清朝的秀才出身,學識也比較淵博,他根據史書記載,考證說自己是吳太伯的第121代傳人,吳太伯本來姓姬,吳國滅亡後,吳國王族成員以氏為姓,就成了姓吳的了,跟日本明治天皇是同一祖先同一輩分的,按照輩分算,當時的裕仁天皇得叫他叔爺爺,吳佩孚曾經在一次跟日本人的聚會上說了這件事,日本人被說得無言以對。
近年來,隨着中日兩國考古學家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日本皇族與春秋時期吳國王族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在日本的遺址中,出土了許多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玉器等文物,這些文物的樣式與春秋時期的吳國文物非常相似。同時,一些日本古代墓葬的墓主人的遺骸也被發現與中國春秋時期的貴族墓葬相似。
在日本出土的春秋時期青銅器中,有一種名為“吳戈”的武器,這種武器的形狀與中國春秋時期的吳國武器非常相似。在日本出土的春秋時期玉器中,有一種名為“吳璧”的玉器,這種玉器的樣式與中國春秋時期的吳國玉器非常相似。
在日本的一些古代墓葬中,發現了與中國春秋時期貴族墓葬相似的墓葬結構。例如,在日本的高松冢遺址中,發現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墓葬群,其中有一座墓葬的規模與中原地區的貴族墓葬相當,這座墓葬的主人被認為是日本皇室的祖先。
眾多的考古發現表明,當時的日本皇室與春秋時期的吳國王族之間,在許多文化上是一模一樣的,如果只有一兩個地方相同,那可能是巧合,但是語言,服飾,玉器,武器,墓葬風格等等方面都一個樣,那就可以判定為事實了。
也就是說,日本皇族可能是吳國王族逃到日本後建立的,吳國王族是黃帝的後代,也就是說日本皇族可能也是黃帝的後代,跟中國人算是同宗同緣了。
綜上所述,從歷史文獻、考古發掘等方面來看,日本皇族與春秋時期吳國王族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聯繫,但是不管日本皇族跟中國人是什麼關係,往大海裡面倒核污水都是喪心病狂的舉措,會對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的,我們要堅決反對日本人的這種做法。
本文資料來源:中網傳媒2023年5月15日文章《仲雍後裔東渡九州故事》,作者中網傳媒副總編輯吳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