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彭德懷到西安,指名要見一位包工頭,真實身份驚呆山西省委

1955年,彭德懷去西安視察工作,下了飛機後便左顧右盼,負責接待的陝西省委納悶,該來的都來了,彭老總這是在找誰?

彭德懷開口說:“賀敏學怎麼沒來?”

在場的陝西省委幹部們感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賀敏學是誰,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這時,有一位幹部詢問,是西北建築工程總局新調來的賀敏學局長嗎?

建築工程總局局長,表面上看挺風光,其實在那個時期就跟包工頭差不多。

由於此人級別不是很高,因此沒有安排在這次接待彭德懷的名單中。

既然彭老總點名要見這位“包工頭”,也只好派人去找賀敏學。

可是當省委秘書長驅車來到工程總局,卻沒有找到這位局長,原來這位局長去了工地。

秘書長只好又到工地尋,隨着工作人員的指引,他看到一個渾身上下都沾滿灰塵的男人正在帶頭幹活。

秘書長問他說:“您是賀敏學同志嗎?”

賀敏學剛調到陝西不久,對陝西的很多同志並不熟悉,於是回答說:“我是,你有什麼事,這是施工現場,很不安全,你要是沒事就趕快離開吧。”

秘書長說,彭老總到西安了,並且點名要見他。

賀敏學聽到後,高興地說:“老戰友來了,我可得去。”

聽到“老戰友”三個字,秘書長十分詫異,能和彭老總稱老戰友,那得是什麼樣的級別,可是他為何只是這樣一個職務呢?

帶着疑問,秘書長帶着賀敏學去見彭老總。

彭老總看到賀敏學後,十分高興,不但親切地同賀敏學擁抱,還為他撣去身上的塵土。

這賀敏學究竟是什麼來頭呢?經過調查才知道,原來賀敏學就是賀子珍的哥哥,是毛主席的大舅哥。

然而在場的陳毅卻表示,賀敏學的身份可不止這一個,他更是一位革命英雄。

賀敏學讀書時,常常參加學生反對北洋軍閥的活動,因此結識了袁文才,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反革命政變後,賀敏學參加指揮了“永新暴動”,後上了井岡山。

在袁文才的介紹下,賀敏學的妹妹賀子珍與毛主席建立了革命友誼。

在此後的革命鬥爭中,賀敏學勇敢作戰,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賀敏學任華東軍區防空司令部司令兼政委、黨委書記,後擔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員。

在1955年授銜時,如果以賀敏學在軍隊系統的職務,授個少將軍銜是很正常的,然而在1952年,賀敏學轉業去地方任職,而開國大授銜時有一個原則,就是不在軍隊系統任職的人不參與授銜,就這樣賀敏學喪失了授銜的機會。

最讓人不理解的是,組織把賀敏學派到一個建築工程總局,完全成了一個“包工頭”。

當時很多人替賀敏學鳴不平,憑什麼為國家做出這麼大的貢獻,到頭來就給安排這麼個職務。

但是賀敏學卻不當一回事,他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實際上,賀敏學知道,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國家更需要建設人才,賀敏學立刻投入到新的角色當中,把精力都用在學習建築知識上,並刻意隱藏自己的特殊身份,因此,在賀敏學到陝西上任,誰都不清楚賀敏學的身份。

組織上交給賀敏學四個國家重點軍工建設項目的施工和安裝任務,在賀敏學的帶領下,西北建築工程總局很快完成。

1957年,賀敏學率領工程部隊6000餘人轉到福州,具體組織領導了福州。廈門、三明等地市的基建工程。

1988年4月26日,賀敏學病逝,終年84歲。

儘管賀敏學如果參加授銜,只能授個少將軍銜,但是在其逝世後的悼詞中被評價為無產階級革命家,這個規格大概需要上將軍銜的同志才擔當得起,可見,組織上對賀敏學無私奉獻的一生是高度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