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手下的謀士和大將的幫助下,終於奪得了天下。
劉邦當上皇帝不久,就開始論功行賞。當然,首先要封的就是那些功勞最大的人,所以劉邦一次就封賞了20多人,可是,那些剩下的大將們卻不安分起來,都說自己的功勞大。
劉邦
這天,劉邦和留侯張良(張良這時被封為了留侯)在洛陽的南宮中談話,突然看見遠處有很多將領。只見他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好像在爭吵。
劉邦就問張良:“那些人在幹什麼呢?鬼鬼祟祟的。”
張良想了想,說道:“陛下難道您不知道嗎?這幫人聚集在一起,實際上是在商量如何謀反呢!”劉邦聽後大驚,說道:“天下剛剛平定,他們為什麼要謀反啊?”
張良用手指了指遠處的那些將領,說:“這些人正在統計自己的功績,算一算自己該得到多少封賞。可是,世上只有一個天下,這麼多有功的人又怎麼能封得過來的呢?
他們心中一方面害怕自己得不到應有的封賞,另一方面又害怕陛下您記恨他們過去的錯失而殺了他們,所以臣才說他們是在謀反啊!”劉邦聽後憂心忡忡地問道:“事情已經這樣了,有什麼辦法解決呢?”
張良笑着說道:“陛下別急,我問您,如今您最痛恨的,而且大臣們都知道的人是誰?”
劉邦想了想,說:“這個嘛……應該是雍齒了。”
張良馬上接過來說:“好!陛下,那就先封雍齒!”劉邦明白了張良的意思,會意地點了點頭。於是,劉邦設下酒席,並封雍齒做了什方侯,同時還命令丞相和御史加快封賞的進程。張良這一招果然奏效,那些將領們紛紛表示了安心。
漢朝時,長江中下游地區通行“火耕水褥”的耕作方法。
一場風波總算平息了,劉邦暗暗鬆了一口氣。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那些將領之間又開始了爭吵,這次是為了功臣的排列位次,將領們一起對劉邦說:“陛下,我們一致認為在所有人當中,功勞最大的應該是平陽侯曹參,想當初他攻城掠地,斬敵殺將,身上負有70多處傷,所以應該排在第一位。”
劉邦聽後沒有說話,而是等待其他人的意見。這時,關內侯鄂千秋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認為我朝功勞最大的並不是曹參。”
劉邦一聽眼睛一亮,馬上說道:“哦?那你的意思是……”
鄂千秋回答說:“陛下,臣也承認,曹參在戰場上的確立了不少功,而且也的確為我大漢的建立出了不少力。可是,他的這些功勞只不過是一時的功勞,而真正為我大漢建立作出最大貢獻的其實是蕭何啊!”
話音剛落,那些將領們馬上起來反對。劉邦臉色一沉,說道:“吵什麼?這是朝廷,你們讓他說下去。”
鄂千秋繼續說:“想當初,我們與項羽對抗5年。皇上您的部隊開始很弱,屢次被項羽打敗,那時候很多人都背叛了您。可是蕭何呢?陛下雖然失去了山東,但是他卻一直給您輸送糧食,而且還替您保住了關中這個大後方,這些事,恐怕100個曹參也做不到吧!我相信,如果單單依靠那些猛將的話,陛下是得不到這天下的,因此,我堅持認為,應該立蕭何為第一位,曹參為第二位。”
鄂千秋的一番話說得劉邦心花怒放,其實他心裡也想把蕭何列為第一。可是由於蕭何一直是在後方為漢軍補給,沒有特別明顯的、惹眼的功績,所以劉邦也就沒說出口。眼下,既然有人提出這樣的意見,劉邦自然是馬上同意了。
於是,劉邦就把蕭何列為了第一,而且特別批准他可以佩劍、穿鞋在大殿上行走。至於鄂千秋,劉邦也不忘封賞,說道:“我早就聽人說過,舉薦賢者的人也應該得到很高的賞賜。蕭何雖然功勞很高,可是如果沒有你的推薦,恐怕就不會那麼明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