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谷城縣位於鄂西北山區,它南靠高山、北濱漢水,屬秦嶺、大巴山東延余脈與江漢平原接壤地帶。谷城境內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0多座,西南部的青龍山,海拔1584米,為縣境最高峰。
谷城縣名是怎麼來的呢?史志記載:西周初年,周王封伯益的後人非子於秦、谷,後來發展成秦國和谷國,秦國為公爵,谷國為伯爵。谷國,是谷伯綏的封地,谷為今湖北省谷城西北人,是春秋初的谷國國君。谷國在谷山建城,稱為谷國城(又稱谷伯城)。谷國城在現谷城縣城北15里之谷山,東臨漢江,谷山是谷伯城所在之地,並有“谷國”古城遺址。後因為該區域是產食大戶,“谷國”古城便被鄉民譽為“谷城”。
但據《九域志》記載:“谷城,因神農氏在此嘗植五穀得名”。這裡的“神農氏”就是指的炎帝神農。“谷城”為何變成了“金谷城”的呢?這與谷城縣這些年的生態環境大保護措施有直接的關係。谷城地處襄陽市西部的漢江中游西岸,位於武當山脈東南麓。其地地貌特徵為“八山半水分半田”,南依荊山,西偎武當,東臨漢水,南北二河夾縣城東流匯入漢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環抱,地勢西高東低。近些年來,谷城縣因為生態大保護的良性實施,被生態學家譽為"綠色生態之鄉、避暑度假天堂"。
谷城縣版圖面積為2541平方公里,森林面積274.3萬畝,森林蓄積量為792萬立方米。2021年,全縣實現森林覆蓋率增長0.55%、森林蓄積量增長3.23%,超標準完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目標任務。
就在2022年10月20日,由湖北省林業局、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大學、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專家教授組成的評審組對谷城縣省級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划進行評審,認為谷城縣生態地位重要、林業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具備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的良好條件,並且,《谷城縣省級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編製成果能夠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與省級森林城市建設合理規劃、科學設計,內容充足、措施可行,一致同意通過評審。
多年來,谷城縣共設置三級林長1033名,全縣堅持城鄉一體, 統籌山水林田路,持續拓展綠地空間,實現防護林、景觀林、經濟林“三林共建”,用心呵護着超70%森林覆蓋率的綠色成果。劃定生態紅線面積382.96平方公里,多措並舉修復漢江水岸生態,縣域綠地受保護面積達78.5% 。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這一科學理念充分實施到實踐中,使谷城縣被人們譽為“綠水青山”結出的碩果而賦予為“金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