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丁之死:一代雄主生命里的最後12天

美國學者薩謬爾·亨廷頓有一個著名的論點,世界上的主要衝突都應歸結為“文明的衝突”。

確實,從以色列建國後,幾次中東戰爭就是美國支持下的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衝突,也可以看作是基督教文明+猶太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當然伊斯蘭文明基本處於下風。

然而在12世紀,卻有一位伊斯蘭世界的君王,以一己之力,讓整個基督教世界為之拜服,他就是當時埃及敘利亞人民的共主----薩拉丁

薩拉丁

那時的薩拉丁,獨自抗衡歐洲三大君王率領的十字軍,縱橫捭闔,最終取得了勝利,讓著名的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都折戟在埃及。

然而天不假年,薩拉丁很快就病倒了,一代雄主的末日也是那樣的凄涼,但是他遺產之少,卻再一次讓人們對他的優秀品質有了更新的認知。

十字軍

誰說草莽無英雄

1138年,薩拉丁出生在一個庫爾德人家庭,他出生時任職提克里特地方官的父親遭到解職,一家人只得來到摩蘇爾,他的父親阿尤卜在贊吉王朝里謀取了一個職位。

後來薩拉丁又隨着轉任的父親來到了大馬士革,雖然年紀幼小,但是數次動蕩不安的生活,使得小薩拉丁飽嘗了生活的艱辛,也看到了底層人民生活的苦難。

由此還促成了他的少年志向,那就是長大後要出人頭地。

他在大馬士革系統學習了伊斯蘭教知識,由於當時的贊吉王朝主流教派是遜尼派,因而薩拉丁天然傾向於遜尼派教義。

這時候,不但是阿拉伯世界各國爭戰不休,同時更大的敵人是來自歐洲大陸的十字軍,那些歐洲人為了征服阿拉伯人,以羅馬教皇的名義,搞了數次的十字軍東征

薩拉丁

當時十餘歲的薩爾丁就目睹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時的窮凶極惡,以及戰敗後的狼狽不堪,因而十字軍在他的眼裡並非是不可戰勝的。

當時同樣屬於阿拉伯世界的埃及法蒂瑪王朝是奉伊斯蘭什葉派為國教的,因而與贊吉王朝也是敵對的關係。

可是由於他們共同的敵人是基督教派的十字軍,因而也不時的聯合起來一起抗敵。

1164年,當法蒂瑪王朝受到十字軍的攻擊,形勢岌岌可危時,不得不向贊吉王朝求援。

那一年26歲的薩拉丁與叔叔施爾科一起,帶領贊吉王朝的士兵援助埃及。

可是當時十字軍的兵力非常強悍,他們協同法蒂瑪王朝與十字軍抗衡了3年的時間,最終法蒂瑪王朝還是落敗成為了十字軍耶路撒冷王國的附庸國,叔侄二人只得黯然回國,

薩拉丁

經過數年廝殺,薩拉丁已經成長為一名傑出的軍事指揮將領,並且掌握了與十字軍抗爭的戰法。

法蒂瑪王朝當然不甘心臣服在耶路撒冷王國的手下,經過一年的卧薪嘗膽,他們又掀起了與十字軍的戰鬥。

可是再如何心中充滿怒火,法蒂瑪王朝的軍隊卻依然不是十字軍的對手,他們只得再次向贊吉王朝求援。

本着唇亡齒寒的原則,贊吉王朝之主努爾丁再次同意援助法蒂瑪王朝,援軍當然還是上次的薩拉丁和他的叔叔,畢竟他們有過入埃及作戰的經驗。

這一次,薩拉丁和叔叔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和經驗,與十字軍的作戰張弛有度,歷時不到一年,兩國聯軍就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耶路撒冷國王阿馬利克敗走埃及。

薩拉丁

然而法蒂瑪王朝卻只是一個慘勝,當時的哈里發阿迪德不得不指望薩拉丁叔侄來支撐一個國家,1169年1月,薩拉丁的叔叔施爾科上任法蒂瑪王朝的宰相。

薩拉丁則主要負責駐紮在埃及的贊吉王朝軍隊的管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僅僅過了兩個月,施爾科就暴斃身亡。

贊吉王朝駐埃及軍隊陷入了動蕩之中,這時候就充分顯示出薩拉丁的政治權謀和智慧,他取得了阿迪德的信任。

當他最終出任法蒂瑪王朝的宰相時,軍隊的各派系也就只能是偃旗息鼓。很快薩拉丁就將軍隊牢牢抓在了手裡,而他又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徹底掌握了法蒂瑪。

薩拉丁

1171年,薩拉丁在法蒂瑪王朝末代哈里發阿迪德死後,上位成為埃及的統治者,開創了阿尤布王朝

當然薩拉丁沒有忘本,而是遙尊贊吉王朝為宗主國。

大權在握的薩拉丁沒有忘記自己青年時期的志向,那就是讓埃及人民改宗伊斯蘭教遜尼派。他直接下達法令,將埃及的總教法官更換成遜尼派領袖,並撤換了各地的清真寺主事人,這樣埃及重新回到了遜尼派的懷抱。

然而一山難容二主,薩拉丁的崛起,引起了贊吉王朝哈里發努爾丁的疑忌,1174年,他派人來到阿尤布王朝,要求薩拉丁向他進貢賦稅。可是誰知道薩拉丁兩手一攤,對努爾丁的使節表示現在國庫空虛、沒錢。

一個屬國之主,居然敢於頂撞宗主,這不是反了天么!努爾丁決定舉兵討伐薩爾丁。可是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盛怒的努爾丁據說給氣死了。

薩拉丁

擁有騎士風度的君主

1174年,努爾丁11歲的兒子薩利赫繼承了王位,小蘇丹根本沒有能力去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一時間贊吉王朝有分裂的傾向。

這種情況對於新興的阿尤布王朝而言,簡直是千載難逢之機,36歲正當盛年的薩拉丁怎肯錯過。

於是他與餘利亞和伊拉克的官員展開了密切的往來,這對他來說不是難事,畢竟這兩個地方他都生活了一段時間,父親和叔叔的一些老關係還都能用上。

薩拉丁帶着士兵來到了敘利亞,由於贊吉王朝的很多將領的心都已經不在中央,薩拉丁推進速度極快,沒幾個月就佔領了大馬士革的南方門戶布斯拉。

下一步就是攻佔大馬士革,這是贊吉王朝抵抗力量最強大地方,如果強攻應該會有不小的損失。

薩拉丁

這時已經歸順的贊吉王朝地方官員沙姆斯丁給薩拉丁提了一個建議,那就是用錢開路,來整體收買大馬士革,畢竟那時的人民太窮了,對戰爭太害怕了。

薩拉丁一聽還有這種好事,立即告訴部下,去將帶來的5萬個金幣都拿出來。

這個辦法收到了奇效,1174年10月28日,薩拉丁兵不血刃進入大馬士革。這個故事從此成為一個傳奇,被記錄在了史冊上。可是即使是神奇地拿下了大馬士革,薩拉丁卻在敘利亞北部重鎮阿勒頗遇到了難題。

因為贊吉王朝哈里發薩利赫已經退無可退,只能是死守阿勒頗,因而雙方一直膠着不下。阿勒頗人開始走上“邪道”,他們拿出重金,邀請殺手集團阿薩辛去暗殺薩拉丁。

薩拉丁

當時的殺手是極為注重聲譽的,拿錢就要辦事,於是薩拉丁就一直處於被刺殺的狀態。

阿薩辛曾經一次派出13名殺手,在薩拉丁和諸位將領進餐時,直接殺入軍營,好在有眾將保護才安然無恙。

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會這麼幸運,一年後鬆懈下來的薩拉丁沒能躲過刺殺,他的臉部和胸部連續受創,好在沒有死去。直到7年後的1181年薩利赫病死,阿勒頗才有了攻下來的跡象。

最後經過談判,1183年,薩拉丁用5座城市才將阿勒頗交換到手。而薩拉丁之所以如此執着,那是因為,他認為“阿勒頗是敘利亞的眼睛”。此時的薩拉丁已經佔據了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的大部分領土,成為阿拉伯世界實力最強的君王。

薩拉丁

實現安內的薩拉丁,開始將目光放在了已經牢牢紮根在阿拉伯土地上的十字軍。

1187年,薩拉丁與十字軍中最強的耶路撒冷王國開戰。

兩軍在哈丁展開了大戰,薩拉丁將十字軍誘到高溫缺水的地方,包圍敵人後點燃了十字軍營地周圍的灌木叢,煙熏、乾渴致使大批的十字軍士兵死亡。

最後薩拉丁俘虜了十字軍統帥居伊,全殲了耶路撒冷國王的軍隊,並將他們奉為至高聖物“真十字架”打碎,耶路撒冷投降。但薩拉丁既沒有囚禁也沒有殺害耶路撒冷國王居伊,反而說出那句名言“王不殺王”,後來將他釋放了。

1187年9月2日,薩拉丁進入已經被十字軍佔領88年的耶路撒冷,這一天正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霄的節日。

十字軍

這時的薩拉丁表現出與十字軍截然不同的風格,他嚴令軍隊不得燒殺搶掠,並釋放了所有戰俘,沒有要一分贖金。

薩拉丁沒有拆毀耶路撒冷城內基督教的聖墓大教堂,並且宣布將耶路撒冷的聖地向所有宗教開放,這正是今天耶路撒冷成為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三教聖地的根本原因。

然而基督教的教皇烏爾班三世卻沒有這樣的心胸,據說當聽到聖地耶路撒冷被異教徒佔領後,年老體弱的教皇就被氣死了。

新任教皇格里高八世發布了十字軍東徵令,於是綽號“紅鬍子”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號稱獅心王”的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以及渾號“狐狸”的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各自帶隊向東方進軍。

十字軍

這一次薩爾丁成為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歷史中的主角,以一己之力,抗衡三國大軍。

這場戰鬥持續了將近4年的時間,中間的過程真是十分的曲折。

先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老皇帝腓特烈一世騎馬過河時失足落馬,然後就淹死了,得知消息的薩拉丁大呼真主顯靈、真主保佑。

後來的爭戰主要是英法聯軍與薩拉丁之間進行,當然中間法國人先退出了戰鬥序列,趕回去鞏固後方去了。

最終的對決是在獅心王與薩拉丁之間進行的,兩人互有勝負,打到激烈時,獅心王身邊甚至只剩下了十幾個騎士。

十字軍

薩拉丁沒有一點輕視的意思,他極為禮貌地給失去坐騎的獅心王送上兩匹馬,而且還給發燒的英格蘭國王送去落果和新鮮的冰雪,讓他治療和降溫。

“擁有騎士風度的君主”桂冠自此就戴在薩拉丁的頭上,而且這是敵對方基督徒對他的稱謂。

1192年,打得筋疲力盡地雙方決定議和,除了對雙方領土進行分割外,主要決定了耶路撒冷的歸屬,最後議定聖城依然由穆斯林掌握,但是對基督徒開放,可自游出入。

薩拉丁

英雄末路當磨折

當雙方退兵後,薩拉丁回到了大馬士革,這個寄託了他少年時期記憶的地方。

這時的薩拉丁繼續大規模地修建道路,興修水利和農業,開設學校,讓那些信仰遜尼派的少年能夠真正坐到教室里學習。

薩拉丁除了每日處理繁雜的政務,巡視自己的領地,最快樂的事是在自己位於大馬士革的宮殿花園裡,與幾個年幼的孩子們玩耍。無論是埃及人、敘利亞還是伊拉克人,都滿懷着崇敬之情,生活在薩拉丁打下的大而溫馨的國度里。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半年後,他們敬愛的君主、充滿仁愛的領袖,就會離他們而去。

1193年的2月下旬,大馬士革已是春意盎然。這時法蘭克使者來到了大馬士革,他們要拜會薩拉丁,可是誰都沒有想到,此次見面會是這位阿拉伯世界雄主最後一次會見外賓。

十字軍

當幾位十字軍騎士步入宮殿時,多次與歐洲人打交道的薩拉丁卻突然失控地流淚哭泣,就像一位小孩子一樣,這使得隨侍在周圍的臣下們大吃一驚。

顯然這種情況下,已經不適宜與客人進行會談,於是法蘭克人行禮後就退了出去。

好在薩拉丁在面對自己的顧問沙達德時就恢復了正常,兩人來談起了有關麥加朝聖的事情,當然在這中間,薩拉丁還吃了一些用牛奶煮的米飯和清淡點心。

兩天後,在沙達德的陪同下,薩拉丁騎馬出了大馬士革,路上他們遇到了許多朝聖者,人們對們的君主致以歡呼和敬意。然而沙達德卻發現,薩拉丁沒有穿上那件有防禦功能的內襯夾衣,他知道君主的健忘已經很嚴重了。

十字軍

當天晚上,薩拉丁就突然發起了高燒,經過御醫診治並服下藥物後,薩拉丁才慢慢地進入了夢鄉。然而第二天清晨他仍然有些低燒,薩拉丁對身旁的侍臣表示:“這是我睡過最糟糕的一覺了。”

當然他還是井井有條地安排大家去處理那些繁雜的政務。雖然阿尤布王朝的大臣們都希望薩拉丁快速地好起來,然而事與願違的是,薩拉丁的病況卻越來越重,最後不得不卧床休養。

到第4天的時候,試過多種方法後,薩拉丁的病情依然毫無起色,於是那些醫生決定嘗試一下放血療法。

然而這種新方法也沒有發揮出神奇的作用,隨着血液的流逝,薩拉丁越來越虛弱。

等到第6天的時候,薩拉丁的味覺已喪失了,溫水和冷水他都嘗不出來了。他自己苦笑道:“神啊,恐怕沒人能給我合適溫度的水了。”

隨後薩拉丁進行半夢半醒的狀態,不停地出現幻覺,而且開始說胡話。

等到第9天的時候,薩拉丁徹底地失去了意識,已經不能自主張嘴吃藥喝水了。第10天,醫生又嘗試進行灌腸療法,這種方法比放血療法的作用要好一些,因為薩拉丁終於能夠喝下一點大麥水,緊張的人們以為有了轉機而開始有了笑容。

薩拉丁開始出汗,這有益於降低溫度,人們又振作了一些。然而很快這種希望就破滅了,在第12天的時候,薩拉丁的再次發起了高燒,並陷入了無意識的呻吟呢喃之中。

薩拉丁

這是一個難煎的漫漫長夜,大馬士革最有名的伊瑪目亞弗在薩拉丁的床邊不停地誦讀經文。

薩拉丁送走熬過了這個黑夜,卻在1193年3月4日清晨時,進入了伊斯蘭世界的天國,享年56歲。

悲痛中的人們開始準備葬禮,可是這時候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偉大的蘇丹竟然只有1枚金幣40個銀幣,人們悲傷地湊錢去辦理這個葬禮。

這位掌握無垠疆土的君王沒有去聚斂錢財,他把自己的愛留給了阿拉伯的子民,而自己只是蓋着一塊條紋布就離開了世間。

雖然薩拉丁在臨終前叮囑長子麥利克·艾弗達勒“要敬畏真主,要體察民情,要關心百姓疾苦”。然而在薩拉丁死後,他親手建立的阿尤布王朝很快就分崩離析。


參考文獻

[1]薩拉丁最輝煌的勝利:光復聖城耶路撒冷,中國歷史網,2020.04.21;

[2]尼科爾森著,劉晶波譯,十字軍,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