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參與平定七國之亂的三位主將都是怎樣的結局

漢景帝即位的第三年(前154年),他採納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由此引發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不過此次叛亂在三個月內就被平定了,參與叛亂的七王皆死。相反作為平叛大軍,朝廷的有功之臣也得到了封賞,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參與平定七國之亂的三位主將。

七國之亂

1、條侯周亞夫

周亞夫是漢朝開國功臣降侯周勃的次子,他的哥哥周勝之犯了殺人罪被剝奪爵位後,周亞夫承襲了降侯的爵位。

漢文帝二十二年(前158年),匈奴犯邊,漢文帝急忙調邊將到長安附近駐防,周亞夫就是其中一路,屯兵細柳。文帝為了鼓舞士氣前去勞軍,在視察了前兩個軍營時將軍們都畢恭畢敬的出來迎接,到細柳軍營時卻被守衛士兵攔在了門外,即使文帝亮出皇帝身份也無濟於事。後來文帝派人拿着符節前去通報周亞夫才出來迎接。

等文帝到了中軍大帳,周亞夫也沒有按照慣例行禮而是以甲胄在身為由行的軍禮。文帝見到他的一系列舉動,非常感動。出了軍營,文帝感慨地對身邊的大臣說道:“這才是真將軍啊”。

漢景帝繼位後,因急於削藩,致使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七國發動叛亂。此次叛亂在西漢初年算是很大的一次政治事件,搞不好漢景帝就要下台了。為此,景帝升周亞夫為太尉,領兵前去平叛。

影視劇中的周亞夫形象

因為梁國是橫亘在長安與吳楚之間的必經之路,吳楚叛軍要想攻到長安,必須先打下樑國,為此他們猛攻梁國,梁王劉武多次派人向周亞夫求援,可是周亞夫就是不去救援,即使景帝出面也不好使。周亞夫按照自己的打法,偷襲叛軍的糧道,後來很快打敗了吳楚叛軍。然而周亞夫與梁王也因此結下了梁子。

景帝五年(前152年),周亞夫接替陶青擔任丞相一職,此後他捲入了景帝廢立太子之事,加上樑王每次來京城就向景帝說他的壞話,致使景帝越來越疏遠他。

後來周亞夫的兒子周陽見他年老,就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在他去世時發喪時用。可是周陽給傭人的工期短,還不想給錢,所以傭人就把他給告了,因為甲盾是禁止買賣的。周亞夫因此事被叫到廷尉府問話。

在廷尉府,周亞夫絕食抗議,餓了五天後吐血而亡,一代名將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2、魏其侯竇嬰

竇嬰是竇太后的侄子,文帝時竇嬰擔任過吳國丞相,後來因病被免職,景帝即位後他擔任詹事一職。

竇嬰雖然是竇家的人,但是對大漢朝還是比較忠心的。當初漢景帝酒興正濃時隨口說了一句:“我死之後把帝位傳給梁王”,竇太后聽到後非常高興,因為她就是這麼想的,反而是竇嬰站出來反對:“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應當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規定,陛下憑什麼要擅自傳給梁王!”竇太后聽到此話後非常不高興,因此開始憎恨這個侄子,而竇嬰也識趣的辭官回家了。

七國之亂爆發後,景帝對皇室和諸竇子弟考察了一圈,發現沒有人比竇嬰賢能,於是讓竇嬰出山前去平叛,竇嬰剛開始借口有病不能升任,後來在景帝的勸說下,竇嬰答應了。於是景帝任命竇嬰為大將軍,領兵屯駐滎陽,監視齊國和趙國兩路兵馬。吳楚之亂被平定後,竇嬰因功被封為魏其侯。

影視劇中的竇嬰形象

景帝四年(前153年),劉榮被立為太子後,竇嬰被封為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三年後劉榮被廢,竇嬰多次向景帝進言都沒能阻止太子被廢,於是他又推說有病到山裡隱居了好幾個月。

漢武帝繼位後,竇嬰擔任了他的第二任丞相,當時武安侯田蚡得勢,竇嬰的至交灌夫曾在酒宴上對田蚡出言不遜,因此得罪了田蚡,被逮捕下獄並被判處死刑,竇嬰雖然全力相救但是仍然沒有救成,竇嬰乃以曾受景帝遺詔“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為名,請求武帝再度召見。但尚書很快就發現竇嬰所受遺詔在宮中並無副本,於是以“偽造詔書罪”彈劾竇嬰。

漢武帝元光四年(前131年),灌夫全家被殺後,竇嬰變得開始不吃飯,後來流出了很多流言蜚語,漢武帝知道這些事後於當年12月的最後一天將竇嬰在渭城大街上斬首示眾。

3、梁王劉武

劉武是漢景帝的親弟弟,母親為竇太后。在平定七國之亂時,劉武也是很重要的一支力量。

在被封梁王之前,劉武先後被封為代王、淮陽王,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因梁王劉揖(文帝的小兒子)死後無子,所以劉武被改封為梁王。

漢景帝繼位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立太子,而竇太后非常寵愛自己這個小兒子,有意讓景帝在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梁王,恰巧景帝在一次酒興正濃時說道:“我死之後把帝位傳給梁王”。竇太后聽到這話後非常高興,反而是竇太后的侄子竇嬰站出來反對,最後竇嬰辭官回家,這事也就過去了。

影視劇中的劉武形象

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後,梁國成為叛軍進攻的主要對象,因為梁國恰好擋在了去長安的路上,叛軍只有攻下樑國才能順利打到長安。劉武率兵據守睢陽,期間多次向周亞夫求救,周亞夫都沒來救援,兩人也因此結下樑子。

劉武堅守城池三個月,吳楚叛軍始終不敢越過梁國直奔長安。就這樣,三個月後吳楚叛亂被平定,計算功勞時梁國所斬殺俘獲的吳、楚軍隊的數目和朝廷大致一樣多。

因平定七國之亂立下大功,加上樑王劉武又是景帝的親弟弟,再加上竇太后的寵愛,劉武被賞賜的財物不計其數,他的封國達到了40餘城。劉武入宮陪侍漢景帝同乘步輦,出宮則同車遊獵,到上林苑去射鳥獸。梁國的侍中、郎官、謁者只需在名簿上登記上姓名,便可以出入天子殿門,和朝廷的官員沒有區別。

太子劉榮被廢后,劉武曾爭當皇位繼承人,遭到大臣們的反對,竇太后也無可奈何,最終劉武回到了封國,不再參與立儲之事。

前144年,劉武因病去世,謚號“孝王”,葬於芒碭山。梁國被一分為五,他的五個兒子都被封為王。

小結:

周亞夫、竇嬰和梁王劉武是平定七國之亂的三支主要力量。叛亂平定後,周亞夫和竇嬰在朝中的地位急劇上升,也都被封侯,一時之間沒有列侯敢於與他們倆平起平坐。而梁王劉武也得到了豐厚的賞賜。

除了這三位主帥外,他們屬下的一些將領也立下了戰功得到封賞,如梁王手下的將軍韓安國和張羽,在平定叛亂後也名聲顯揚,韓安國後來得到朝廷重用,官至御史大夫。酈寄欒布也因平定叛亂有功被封為曲周侯和鄃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