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真的很平庸嗎
很多人認為李志很平庸,但我認為能夠手把手培養出一個女皇的人,絕對是有一定能力的,只能說李志的能力不是非常突出,但絕不是泛泛之輩。
李治的競爭者們
唐太宗李世民有不少兒子,而李治是其中並不太起眼的一位。不管是太子李承乾,還是魏王李泰,他們所擁有的政治能量,都不是李治可以比擬的。然而最終接替李世民登上皇位,成為大唐皇帝的,恰恰是這位不起眼的李治。那麼,強勢的李世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最平庸"的李治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呢?
其實,李治實際上的競爭者只有他的兩位皇兄,李承乾和李泰,而這兩個最有利的競爭者卻因為種種原因被廢,哥哥們斗得兩敗俱傷,弟弟坐收漁翁之利,也算是有運氣成分。
李世民是一位強勢的君王,當年為了登上皇位,在“玄武門之變”當中,殺了自己的兄弟,然後逼着自己的父親下詔,可以說李世民是踩着親人的屍骸登上皇位的。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李世民是通過篡位才得到帝位的,而篡位者最忌諱的,往往就是其他人篡位或結黨營私,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李承乾,嫡長子,李世民一繼位他就被立為太子,當時也就八歲。看得出來李世民對於這個兒子是十分的疼愛的。為了培養太子,幫他培植勢力,李世民那真是費盡苦心啊,給他挑老師,讓他監國,還讓三品以上的嫡子都出仕東宮……李承乾從小獨居東宮,有治國理政的能力,但也造成了他的性格孤僻,存在性格缺陷。身為儲君,李世民對他要求十分嚴厲,但偏偏李承乾卻認為李世民是對他的打壓,再加上李泰的得寵,自然覺得李泰有一天會奪走自己的太子位置。
於是在公元643年,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李承乾被廢黜。但哪怕是如此謀逆罪行,李世民也只是把他流放,因為他真的很愛這個兒子。
李泰,嫡次子,這個皇子也很得寵,大概李承乾缺失的父愛都補到他身上了。可以說,李承乾身為皇儲要吃多少苦,李泰就能享多少福。因父親的種種溺愛,讓李泰漸漸對皇位有了想法,李承乾會謀反也大半是因為擔心這個弟弟上位。李泰許以李世民將“殺子傳弟”,表示將來將皇位傳與胞弟晉王李治,李世民竟然真的信了!承諾立李泰為太子,由此可見李泰的城府極深啊。
而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嚇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將此事告訴李世民,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
不過李泰這樣的謊言卻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唐太宗上位時策划了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兄弟,這是他一生也無法忘記的事,他不會讓這樣的悲劇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重演。唐太宗冷靜下來也明白殺子傳弟的事根本不可能發生,於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兒子們能夠同時活下來,果斷地立了李治為太子。
李治登基
貞觀十七年(643年), 李治在長孫無忌、房玄齡的力薦下,李治被冊為皇太子。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登基,是為唐高宗。
結語
李治能夠登上皇位,不得不說與他兩個野心勃勃的哥哥的失敗有很大關係,如果李承乾不是一時莽撞,李泰不是過於着急,一切還未可知。但也不得不說,李治的能力也並不差,他的功業也是極少數的皇帝能夠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