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指出:“做什麼事情最容易,向別人提意見最容易!做什麼事情最難,管理好自己最難。”
所以,我們在解讀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時候,能否跳出我們固有的眼界和情緒,將給古人提意見的想法轉變為從古人身上提煉一些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自我管理的智慧,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讀歷史的價值和意義。
衛子夫,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都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從歌女到皇后,她本身就自帶傳奇色彩,再加上她們家高質量的“外戚天團”(衛青、霍去病、霍光)的產出,註定她會在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迹。
衛子夫最後因為巫蠱之禍而落得了一個身死族滅的結局,讓人不勝唏噓。但是,這樣一個平民皇后,她身上依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生存智慧。
衛子夫如何登上了漢武帝這艘大船?
有些時候,我們無需過於去猜測和憂慮明天即將會發生什麼?因為很多事情是你想破腦袋也無法想象的,甚至是平時不敢想象的。
比如,建元二年三月前的衛子夫就根本不敢想象自己以後會母儀天下,成為皇帝的女人,紅極一時。因為她當時只是平陽公主府上的一個歌女,殘忍一點地說,正常情況下,連做夢的權力和自由都沒有!
可是,就在彼年彼月的某一天,一個風風火火的年青小伙走進了平陽公主府,從而改變了衛子夫一生的命運。
這個小伙不是別人,正是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漢武帝。他是剛剛去灞上祭祀先祖、祈福消災的,然後回程的時候就順便到姐姐平陽公主家中來稍作休息。
此時,漢武帝剛剛登基一年時間,年方十八,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而且,他雖然娶了表姐陳阿嬌為妻,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陳阿嬌的肚子一直沒什麼動靜。這種情況讓他的姐姐平陽公主覺得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早就處心積慮的平陽公主一見弟弟來了,便趕緊上了平時的保留曲目,一聲招呼,一大堆各領風騷的小姑娘便出來獻舞了。
也不知道是漢武帝的質量要求過高,還是平陽公主準備的美女經不起考驗,反正漢武帝在第一輪考察之後,大手一揮,表示自己剛剛祭祖歸來,娛樂過頭了不太合適。
沒辦法!平陽公主不能換思想,只能換人,趕緊安排第二波美人繼續頂上!
結果,在這一波服務工作者中,有一個人讓漢武帝眼前一亮,覺得很有必要與她單獨深入交流一下。這個人便是衛子夫。
這個衛子夫是啥人呢?也算是說來話長了。
她父親的姓名已經不可考,她母親就是平陽侯(平陽公主的婆家)曹時家的家僕,也有人說是侍妾,反正身份地位比較低。那個時代稱呼年長的女子一般叫“媼”,所以下面我們便稱呼衛子夫的母親為衛媼。
衛媼也不知道是主動還是被動,反正生了許多孩子,光衛子夫這一脈,就有一男三女。衛子夫的長兄叫衛長君,長姐叫衛君孺,次姐叫衛少兒,衛子夫最小。另外,衛媼還不甘寂寞地和平陽府中一個叫鄭季的小吏發展了一夜情關係,再給衛子夫添了一個弟弟,那就是後來的戰神衛青。
這裡插一句,她後來那個封狼居胥的外甥霍去病,是她的二姐衛少兒與一個叫霍仲儒的小官私通生下來的。
總而言之,從衛子夫這錯綜複雜的家庭成員關係就可以看出,她們衛家其實生活得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講究。
但是,運氣來了,誰也擋不住。屬於衛子夫的幸運要來了,屬於衛家人的時代也要來了,中國史上的最強私生子天團也要來了。否則,等到禮教制度逐漸完善後,像衛家這幫人註定是很難有什麼大出息的,因為他們根本就無法獲取能幫助他們突破階級壁壘的核心資源。
一個歌女想當皇后?一個私生子想成為帝國軍神?一個私生子能從小被皇帝重點培養?想都別想!那些禮教的口水早就把你們全部淹死了。
衛子夫因為母親的緣故,從小就混在平陽府中,後因人長得比較水靈,被挑出來當作藝術生培養,成為了平陽府的謳者(女歌手),並最終被漢武帝海選選上了,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矚目的女主角。
這背後固然有命運的安排,但是,我們也還是要意識到,衛子夫的自身條件必然也是有過人之處的。
漢武帝決定要把衛子夫帶進宮後,給他那個十分給力的姐姐賞賜了黃金千兩,也算是投桃報李了。
在衛子夫準備進宮時,平陽公主撫着衛子夫的背說:“好好自勉努力,將來若是富貴了,不要忘記我的引薦之功。”
就這樣,衛子夫完成了“從十八線小歌女到天子女人”的人生大轉變。
但是,自古以來,一入侯門深似海,皇宮大院就更不用說了。進了皇宮的衛子夫才發現,漢武帝的激情燃燒得太快,根本沒時間搭理她。這一點,漢武帝和他太爺爺劉邦當初對待薄姬是驚人的相似。
進了皇宮,卻無法緊密圍繞在皇帝身邊,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意味着什麼是可想而知的。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按照慣例,選擇宮中年邁體弱的宮女釋放出宮,衛子夫趁此機會見到了漢武帝,並懇請放她回家。
這個時候,漢武帝才突然想起這個從姐姐家帶來的女歌手,於是安排了一點補償性的工作。結果,衛子夫卻以超高命中率為漢武帝懷上了身孕。
這種事情,對於一直沒有子嗣的漢武帝來說,那絕對是高興得難以言狀的。
自此之後,漢武帝對衛子夫的尊寵一天勝過一天,衛子夫的肚子也很爭氣,先後為漢武帝生下了三女一男。三個女兒便是後來的衛長公主、諸邑公主和石邑公主,一男便是後來的衛太子劉據。
為漢武帝生下四個孩子,再加上弟弟衛青、外甥霍去病在對抗匈奴上的傑出表現,使得衛子夫在漢武帝心目中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無人可比。
簡單地總結一下,衛子夫為什麼能成功登上漢武帝這艘人生的豪華遊艇呢?一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與正確的人相互確認了眼神(平陽府中憑藉自身條件海選上位);二是抓住機會,及時體現了自身的價值(超高命中率地讓漢武帝喜當爹);三是長久穩定地與漢武帝形成了相互成就的關係(漢武帝重用衛家人,衛家人高回報率地回報漢武帝)。
衛子夫的宮中49年
衛子夫入宮陪伴漢武帝49年,母儀天下38載,可以說是漢武帝身邊聖眷最濃的一個女人了。
但是歷史很多時候並不是那麼雲淡風輕,尤其是衛子夫處於後宮這種很難和風細雨的環境之中,其尊榮無比的一生註定是跌宕起伏的一生。
剛剛受寵時,衛子夫就讓當時的皇后陳阿嬌內心感覺很不痛快。因為衛子夫懷孕、受寵恰恰踩到了陳阿嬌的兩大痛點:一是她生不出孩子的焦慮與憤怒;二是舊愛對新歡的天然敵視。
於是,陳阿嬌便找娘家人訴苦,說自己被漢武帝冷落了,全是因為一個叫衛子夫的小歌女。結果她媽館陶長公主劉嫖一聽就來氣,咋還有人欺負到咱閨女頭上來了?必須給這幫不開眼的傢伙放放血,讓這幫賤民牢記自己的身份。
因此,當時在建章宮當差的衛青差一點就被劉嫖安排的殺手幹掉了,幸虧好朋友公孫敖帶領一干弟兄及時相救,衛青才逃出生天。
這件事讓漢武帝感覺很憤怒,你們這麼明目張胆地去殺人,殺給誰看呢?你們不知道這天下還姓劉嗎?於是,報復性地將衛青提拔為建章監並加侍中(核心崗位哦),並把衛長君也提為侍中,還不斷地給衛家現金獎勵。
漢武帝這番操作蘊含著很強的政治信號,其實就在宣示已經有點無法容忍你陳阿嬌母女插手插得太深了,你們最好老實點。
可惜的是,陳阿嬌並沒有看懂這個強烈的信號,而繼續不停地折騰。最後因為使用巫蠱之術詛咒邀寵的事情被廢黜了皇后之位。
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天,已承寵10年的衛子夫為稱帝12年之久,時齡29歲的漢武帝生下第一位皇子劉據。漢武帝大喜過望,在時為中大夫的主父偃上書建議下,順勢將衛子夫立為了皇后。
之後,7歲的劉據的被立為太子;衛青、霍去病這對帝國雙璧又在匈奴戰場上大顯神通,建功無數;衛子夫也是兢兢業業地替漢武帝打理好後宮,使得漢武帝能夠心無旁騖地將精力向外釋放。
一時間,衛家名滿天下、尊崇無比,衛氏一門亦獲以枝屬五人封侯的無上榮耀。當時更有人編製《天下為衛子夫歌》(《衛皇后歌》)來形容衛家的顯貴,歌曰:“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再後來,漢武帝身邊先後出現了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趙婕妤(鉤弋夫人)等年輕貌美的女子更替受寵。但是,深曉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的衛子夫寵辱不驚,憑藉著平衡的心態、良好的德行及公正的處事,始終能夠得到漢武帝的禮遇和尊重。
有些人會說,衛子夫之所以會在漢武帝一朝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為衛青和霍去病這兩個衛家人立下的功勞太大了,是因為漢武帝忌憚和拉攏衛青、霍去病的原因。但是,即便是在衛青、霍去病相繼離世之後的長達17年之內,衛子夫的後宮地位依然是無人可以動搖,漢武帝有時候巡遊幸天下時,甚至將少府所掌宮中事由交與衛子夫定奪。
從這些細節和邏輯來看,衛子夫能夠長期屹立後宮不倒,固然有衛青、霍去病這兩大名將的反哺的原因在內,但她本身也是有過人之處的,能得到漢武帝發自內心的認同。
據悉,漢武帝出去前交代給衛子夫什麼事情,等漢武帝歸朝時,衛子夫會把處理情況一五一十地向漢武帝彙報,關鍵每次漢武帝聽完之後還覺得相當滿意,甚至有時候還有類似於“你辦事我放心”的表態。今後這些事你自己拿決定就行了,不必給我彙報了,這是何等的信任呀?
如果歷史可以假設的話,假設衛子夫在衛青、霍去病相繼離世之後的長達17年之內也訣別了紅塵,那她註定會是後世交口稱讚的一代賢后。只是一個女人終究會因為她宿命之中的男人而被命運推向另一個方向。
以衛家為代表和核心的外戚勢力在武帝一朝經歷了長達幾十年的積累和發展,慢慢地有了失控的感覺。因為團伙越大,不可控的因素也就越多,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某個豬隊友就給你惹點麻煩事。
點燃衛家倒台的導火索的人是衛子夫的另一個外甥,丞相公孫賀(衛君孺的丈夫)的公孫敬聲。這個傢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仗着自己的背景深厚,平時就感覺沒有什麼事是自己不敢幹的或者幹不了的。結果,利用自己九卿太僕的高位之便,擅用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錢,變成了軍貪。
漢武帝這個人是一個底線意識非常強的人,任何人只要不觸碰他的底線,什麼事都好說,但是,誰要是觸碰了他的底線,那也絕對是一個翻臉不認人的狠角色。
在漢武帝明確表態要順藤摸瓜、嚴查到底的情況下,漢武帝時期著名的“巫蠱慘案”誕生了。這個慘案背後的隱情太多了,本文的三言兩語也交代不清楚,故另作他述。但是,這個慘案的結果就是太子劉據自殺身亡,衛子夫不願受辱也跟着自殺了,跟衛家有關聯、有牽連的冤死者前後共計數萬人。
當我們簡單地梳理了衛子夫在皇宮的49年大致經歷,我們可以發現,衛子夫雖然最後也是什麼都沒有留住,但是她能夠維持一個家族這麼長時間的長治久安、興旺發達,其背後還是有很深奧的生存邏輯智慧在裡面的。
衛子夫的生存邏輯分析與總結
先說重點,衛子夫的生存邏輯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什麼呢?在於她的生存邏輯有底層支撐!用今天一句話來說,那就是接地氣。
衛子夫的出身其實並不比我們大多數人好很多,甚至還不如。在那個時代,像衛子夫這樣的女孩子,特別是出生在關係那麼混亂的家庭中的女孩子,基本上都不會被父母過多地去傾注核心資源,基本上就是處於自生自滅的原生狀態。
也就是說,衛子夫其實代表了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平凡人、底層人。
那麼,我們進一步去思考一下,底層人的生存由於接觸的優勢資源有限,生存哲學往往都是很樸素的,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
所以,當我們身處底層的時候,如果想要向上發展,第一要務其實並不是不顧一切地去埋頭苦幹,而是要先認清自己、認清方向,充分去結合、發揮自己的有限資源。千萬不能破罐子破摔,不要急躁輕浮,要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去努力沉澱自己。
衛子夫從小隨母親在平陽公主府上討生活,慢慢地淪為了一個歌女,她背後付出和承受的東西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她不也是一步一步地活成了平陽府中歌女中的佼佼者了嗎?辦法總比困難多,身處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困境連稍微掙扎一下的勇氣也沒有!
當然,我們的掙扎也不應該是固執和盲目的!因為一個人的發展和成就,還要取決於他順應時勢、把握機會的能力和果決。
平陽公主把衛子夫那些歌女叫過來給漢武帝海選,不就是把她們當成了一種利益籌碼?我們生活之中有很多人,能力不大但脾氣挺大,一遇到這種別人不把他當人看的事情,梗着脖子也要跟別人硬懟幾下。有用嗎?有必要嗎?弱者的憤怒通常是沒有太多價值的。
要想生活最終成就你,你就首先要學會去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珍惜生活。
當漢武帝看中了衛子夫,要找她談劇本時,衛子夫是不是表現得很溫順、謹慎?當平陽公主提出要把她當成一個禮物送進宮時,她是不是表現得十分服從安排?
命運的安排在我們沒有能力去反抗和抵制的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接受和享受它!
進了宮,衛子夫才發現,後宮之中並不是那麼風和日麗,而是充滿着凄風苦雨。漢武帝都直接把她晾到一邊了,她的日子能好過嗎?
然後,大家去想一想,衛子夫之前的一年多時間為什麼不去找漢武帝埋怨?為什麼非要等漢武帝遣散年老宮女出宮的政策公布時,才逮准機會找漢武帝訴苦,來了一招極其高明的欲擒故縱?
很簡單一個道理,找領導訴苦是非常講究時機的,你訴苦的目的是讓領導同情你,而不是讓領導厭煩你。所以,你必須保證你不能過於突兀地去特地找領導訴苦,也要把握住領導的心思動向。漢武帝頒布那樣的恩典政策,說明他也正在出於人之常情思考後宮的問題,這個時候衛子夫作為一個當初他帶進宮的女人,說說自己一直在虛度光陰的事情,其實是很容易引起漢武帝的情緒共鳴的。
效果是不是很明顯?衛子夫一番梨花帶雨後,漢武帝是不是覺得自己有點狗熊掰棒子了?心裡過意不去,哪怕是象徵性地照顧一下,那也是衛子夫寶貴的改變命運的機會呀!
當然,如果領導給了我們機會,我們自己也要爭氣!這是重中之重!如果衛子夫不是抓住那寶貴的機會讓漢武帝成功地喜當爹,估計她後面要再想破局也是難上加難了。
我們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揣摩領導到底喜歡什麼人,其實很簡單,領導首先肯定是喜歡能成就自己,能幫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人;其次領導也喜歡那種看着順眼又順心,能愉快相處的人。你要麼能幫領導解決實際問題,衛子夫就幫漢武帝解決了“想當爹”的問題吧?要麼你就能讓領導感覺輕鬆愉悅,衛子夫至少比陳阿嬌讓漢武帝感覺順心點吧?
在衛子夫越來越受寵之後,我們又會發現衛子夫身上一個優質的品質,那就是她能夠迅速地擺脫所謂的“暴發戶心態”。不得瑟、不折騰、不驕橫。
一個人的利益濃度或者身份地位越來越高的時候,其實也是他人生風險越來越大的時候,因為你身上牽扯到的利益範圍更廣了,盯着你、求着你、試着你的人也越來越多了。你不能輕易行差踏錯,否則就是萬丈深淵。
我們看看衛子夫是什麼操作的?對漢武帝就是一條核心原則——不給領導添堵、惹麻煩;對她們家那些迅速崛起的親戚來說也是一條核心原則——與人為善,不要隨便去拉仇恨;對自己也是一條核心原則——安守本分,堅持原則。
這樣的身邊人,哪個領導不喜歡?
所以,很多人說衛子夫之所以最後被逼自殺,主要是漢武帝搞外戚清算的原因,其實真不完全是!漢武帝對衛子夫的認可度一直挺高,包括漢武帝一直都沒有下旨剝奪衛子夫皇后的稱號,這就是一個很有力的細節支撐!
當然,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說衛子夫就沒有她的局限性!衛子夫的局限性就在於她在丈夫和兒子之間的衝突中,選擇了兒子,根本沒有讀懂這一盤大棋究竟是誰在背後操盤!
但是,天下又有幾個母親不是衛子夫這樣子?畢竟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呀!
從衛子夫下令誅殺跳牆小丑江充那一刻開始,衛子夫的人生其實早已註定沒有回頭路了!
再來回顧衛子夫的一生,其實基本上可以總結出一條清晰而又科學的邏輯線,那就是一個底層人想要崛起的基本流程:接受現狀(頑強生存)——認清自己(理性思考)——把握機會(厚積薄發)——廣結善緣(鞏固加深)——安守本分(主動避禍)。
之所以說衛子夫雖然最後好像也是一個失敗者的姿態人生落幕,但是她的人生真的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和總結的地方。希望這篇文章能拋磚引玉,讓大家認真去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