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大戰一觸即發,毛主席指示軍區領導立刻離京,做好戰備工作

1969年10月14日,為了保護在京革命老同志們的安全,毛主席等領導經過研究,決定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內全部撤離疏散到外地,此外,他們的親人家屬也紛紛疏散,北京城進入極高的戒備狀態。

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毛主席為何指示軍區領導立即離京做好戰備工作?這要從我國與蘇聯之間關係惡化說起。

中蘇關係惡化

紅軍是在國際共產主義者的幫助下一步步建立起來的,甚至可以說中國共產黨也是在蘇聯方面的指示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原本,蘇聯與新中國是有着過命交情的,我國領導人一直對蘇聯很是尊重,在建國初期很多事情都是在學着蘇聯方面做的,而蘇聯在斯大林的領導下也在很多方面幫助我國進行建設。但後來斯大林晚年陷入獨裁之中,一些政策的實行嚴重忽視了我國領導人的意願。

以毛主席、周總理為首的中共中央一直都秉承着與蘇聯“交朋友”的態度,但蘇聯卻總想“當共產主義的大哥”,在很多方面都是以“大哥”的身份與我國交談,這引起我國的反感。

後來,隨着斯大林的繼任者赫魯曉夫的上任,兩國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化了,在五十年代末,毛主席決定製造原子彈開始,蘇聯便一再阻攔。

開始時蘇聯是表示支持的,國內很多建設項目都有蘇聯顧問的指導,但蘇聯對我國“一意孤行搞原子”很是不滿,赫魯曉夫更是直接甩臉色,最終,兩國的各種合作宣布破產。

蘇聯方面從我國撤走了人才與技術,更是要求我國儘快將貸款還清,到了這一步,毛主席知道這革命友誼已經無法挽回。

此後,兩國之間便爆發了珍寶島事件和新疆鐵列克提事件,這兩件事無一不意味着中蘇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珍寶島是我國黑龍江省境內的一個海島,但這座島位於中蘇兩國分界線靠我國的一邊,自古以來這座島便是我國的領土,但蘇聯方面卻在1968年聲稱珍寶島是他們的領土,他們在烏蘇里江的邊界派遣大量的兵力,之後更是命令士兵登上珍寶島,對我國邊防人員進行騷擾甚至毆打。

我國一再忍讓,但蘇聯方面卻得寸進尺。1969年的2月,蘇聯邊防軍拿着衝鋒槍對着我國邊防部隊的方向進行掃射,對此,中共中央不再忍讓,這一年3月,中蘇兩國邊防軍在珍寶島上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我國邊防戰士不顧自身安危,堅決捍衛國家領土,最終,我們打贏了這場自衛反擊戰。珍寶島事件爆發之後,蘇聯軍方領導人反應十分強烈,他們難以接受戰敗的事實,在軍事會議上喊話稱:“要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

緊急撤離在京人員

蘇聯方面為了報復我國,便發動300多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突襲我國新疆鐵列克提地區,因為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我國在當地只駐紮了三十位士兵。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邊防戰士們英勇抗戰,但最終寡不敵眾,全部英勇犧牲。

新疆軍區在中央軍委的授意下決定進行反擊,幾次大規模邊境軍事衝突發生之後,中蘇關係已經惡化到了極點,蘇聯方面將最後的友情徹底抹去,開始往中蘇邊境派遣大量兵力,邊防士兵從70萬增加到了114萬。

之後,蘇聯又在邊境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向我國炫耀其強大的軍事實力。

美國媒體為此特地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表示美國方面準備了上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準備對我國的核試驗基地,以及幾大重大工業基地------北京、瀋陽、長春等地進行核打擊

此消息一出,立馬在全世界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對此消息非常重視,針對此事曾經進行深刻研究。

周總理向毛主席做完彙報後,毛主席大手一揮道:“不就是要打核大戰嗎?以前沒有我們都不怕,現在就更不怕!”

大戰一觸即發,經過中共中央研究,毛主席下令:在京軍區領導立馬離京,回到戰區進行戰備工作,隨後,在京人員也進行大規模疏散。

那麼,當時在京的人員都有誰?事情的結果如何?

疏散工作與最終結果

10月份是我國國慶的期間,而1969年更是我國建國20周年的重要日子。因此,當時許多國家領導人,軍區領導人都聚集在北京城。

為了防止蘇聯方面在此緊要關頭對北京城進行打擊,毛主席命令軍區領導人返回各軍區做好戰備工作,到了10月1日凌晨,華北、東北、西北三大軍區的海陸空三軍都已做好了戰鬥準備。

10月14日,毛主席又做出:在京老革命家撤離北京的決定。

隨後,毛主席去了武漢,到了17日,周總理在北京城通知其他領導人進行戰備疏散的決定,徐向前、劉少奇等領導人也到達開封

陳毅因為處理的文件較多,在得到周總理的允許之後待到21日才離開北京,到這一天,所有領導人均已離開了北京。

毛主席讓這些領導人特地搬到距離火車站近的地方,他說:“萬一打起戰來,找起來比較方便,到時候還可以回來指揮。”之後,毛主席又下令瀋陽、長春等城市進行戰備疏散。

那麼,這場戰爭為何沒打起來呢?其實,美國在其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蘇聯特意找到美國,表示如果對中國進行戰爭,美國至少要保持中立。

尼克松覺得蘇聯如果打開使用核武器這個“潘多拉魔盒”,到時候整個世界都將籠罩在核武器的陰影之下,為此,尼克松總統說:“如果打起來,我們要站在中國這一邊。”

美國的意見最終被蘇聯所知曉,再加上蘇聯確實忌憚當年第一代領導人領導下的中國,最終蘇聯放棄了這場戰爭。

小結:

後來,中共中央各大領導人在毛主席的命令下陸續回到各自崗位繼續開展工作,這場戰爭就這樣雷聲大雨點小地熄滅了。也好在沒有發生戰爭,避免了兩國人民的犧牲,但我們始終要表明立場:我們不喜歡戰爭,但我們不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