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秘書數十年如一日履行對毛主席的承諾,只為完成主席遺願

1976年9月9日,共和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逝世。在彌留之際,毛主席對身邊的秘書,說出了一個心愿。

一旁的秘書早已淚如雨下,她不願意接受這個心愿,但依舊默默執行了四十餘年。

這個秘書是何許人也?毛主席究竟是什麼一個心愿,讓秘書執行了四十多年。

毛主席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張玉鳳。她是毛主席最後一個生活與機要秘書,毛主席彌留之際的那個心愿,就是對張玉鳳說的。

這個張玉鳳出身十分普通。

1944年,張玉鳳出生在黑龍江牡丹江市。當時的東三省,正處於日寇侵略鐵蹄之下,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艱苦。張家也不例外,生活十分貧寒。張家一共有八個兄弟姐妹,而張玉鳳排行老四。

雖然出身時候家裡窮,但是一年後,抗日戰爭勝利。不多久後,東北乃至整個中國大陸都獲得解放。

張玉鳳

趁着解放的東風,原本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張玉鳳,也被送到了學校。雖然因為各種原因,才讀完小學就輟學了。

但是有了教育的啟蒙後,聰明伶俐的張玉鳳很快靠着自學,積累了一定的知識與技術。

年長一些後,張玉鳳便出去找工作。因為解放了,出身貧寒的張玉鳳也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參加不同的工作。

偶然之間,她看見了鐵路部門的招聘信息。當時國家受教育的群體不多,所以競爭並沒有當下如此激烈。

原本張玉鳳還有些擔心,但是在家人的鼓勵下,張玉鳳還是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去了。雖然只有小學文憑,但還是靠着個人能力,居然被鐵路部門錄取了。

被錄用後,張玉鳳並沒有驕傲。反而清楚認識到自身能力不足,不斷加強自身能力的學習。在培訓、下班之後,她還經常自己給自己加班學習。

在天賦與勤奮的加持下,只有小學文憑的張玉鳳,很快就成為了鐵路局的一個得力幹將。

除了不斷學習來提到自身能力,在工作上更是一絲不苟。不僅能夠很完美地完成自身工作,還經常幫着同事一塊忙活。、

這個踏實上進的小姑娘,很快就被上級領導注意到。張玉鳳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絲不苟,居然迎來了自己命運的改變。

在鐵路局幹了四年後,張玉鳳就被上級調到了別的工作崗位。這種人事調動本來十分普遍,但是這次調動卻十分出人意料。因為她所去的崗位,就是毛主席的專列。

這可是黨和國家的領袖,是共和國的締造者。能夠在毛主席的專列上工作,這對於張玉鳳來說,是至高的褒獎。

對於其他人來說,為毛主席服務,可能會有點緊張。

可是年輕的張玉鳳卻不這麼覺得,在最初的緊張後,她便習慣了專列上的工作,都面帶幸福的微笑。不管發生了什麼,總是十分淡定,總是能夠給周圍人帶來溫暖的氣氛。

毛主席第一次看見張玉鳳,是在專列的站台上。在十分嚴肅的氛圍下,張玉鳳卻面帶微笑,帶來了一絲暖意。

毛主席便走上前詢問了其名字。張玉鳳是第一次看見毛主席,雖然內心十分激動,但還是按捺下了內心,儘可能努力說了一句完整的話。但是這句話說完後,卻也還是緊張地說不出完整的句子了。

一張水靈靈的臉,也憋得通紅。最後還是毛主席身邊的人出頭,幫人做了介紹。毛主席見他如此緊張,也就沒有多問,稍稍點了點頭,二人也算是認識了。

由於工作一絲不苟,再加上毛主席對其印象很深。剛來毛主席專列不久的張玉鳳,又調到了毛主席的車廂里工作。

對於這個踏實上進的小姑娘,毛主席印象深刻,時常與張玉鳳聊天,從家常小事,到政治局勢,兩人都能聊上幾句。而此時的張玉鳳,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緊張了。

工作了幾年後,毛主席與張玉鳳十分熟悉了。在張玉鳳心中,毛主席不僅僅是她的上司,是國家的領袖,更是一個循循善誘的長輩,是自己的老師。

在毛主席78歲那年,張玉鳳原本穩定的工作再次調動,而這次調動,居然是毛主席親自授意的。

從小學畢業的列車員,到毛主席的貼身秘書。張玉鳳幾乎成為了,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幾人之一。

在1971年的時候,已經78歲高齡的毛主席,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因為常年高強度的工作,毛主席時常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有時候為了工作,毛主席幾乎沒有事件去照顧自己的生活。

這在年輕的時候還好,這年紀一上去,毛主席顯然有些吃不消。所以毛主席不得不找一個生活秘書,來照顧自己的生活。

這個生活秘書,不僅要政治上可靠,還最好與毛主席已經認識,有一定交情基礎。更要有耐心,踏實負責。

剛剛有這個需求的時候,毛主席心裡就有人選了。那個人,便是張玉鳳。

由於是毛主席專列上的列車員,並且一直在毛主席車廂里工作,其工作態度已經深受毛主席信賴。

當毛主席提出這個人選的時候,毛主席身邊的那些工作人員並不意外,他們也或多或少知道張玉鳳。見毛主席點名要她,那工作人員自然無二話,一紙調函,就將張玉鳳調到了中南海

張玉鳳已經對自己的工作十分滿意了,能夠成為了毛主席車廂的工作人員,這是何等的榮耀。所以她也就沒有奢求過什麼。

所以,當中南海的調函送來的時候,張玉鳳十分詫異,感到受寵若驚,自感身上責任之重。

但是張玉鳳依舊沒有退縮,堅決服從了組織安排,來到了中南海擔任主席的生活秘書。而毛主席最後的六年時光,就是在張玉鳳的陪伴下走過去的。

剛剛成為毛主席秘書的張玉鳳,原本還以為和自己在專列上的工作大差不差。但是沒多久她就發現,生活中的毛主席卻與她想象中很大不同。

她知道毛主席平日里的工作十分繁重,工作十分勞累。可誰知毛主席是如此辛苦。每天毛主席都要工作很長的時間。由於當時國內國際形勢有點緊急,所以很多事務都需要毛主席來拍板。

所以毛主席每天都得工作到深夜才去休息,而且從來不賴床。不管前一天晚上熬夜到幾點,第二天都早早地起床繼續新一天的工作。

如今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熬夜玩手機,一兩點睡覺都稀鬆平常,但是很少有人在熬夜後還能不賴床,並且早起進行高強度工作。在長時間的熬夜下,很多年輕人都扛不住。

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一兩年就開始養生,紛紛直呼熬不動了。要知道熬夜對於一個人的身體損害很大,更何況在熬夜後並沒有繼續得到充足的休息。不僅給內臟會帶來巨大的負擔,造成各種疾病風險,甚至還可能導致猝死等。

這對於年輕小夥子都有着巨大壓力,更別提毛主席這個勞累了一輩子的老人了。

雖然毛主席十分和藹,但是在工作的時候十分嚴肅。尤其事情一多起來,身邊人要想勸他多休息一點,毛主席根本不會聽。如果說多了,毛主席還會因為被打擾而不高興。

所以剛剛到崗位後,張玉鳳就十分擔心毛主席的身體。可是她也知道毛主席的情況,知道毛主席都在忙國家大事,她也不好意思去刻意打擾。

但是作為生活秘書,將毛主席的生活調理規律,這是她本分內的工作。人們都以為她干不好這個工作的時候,毛主席卻在這個東北姑娘的照顧下,有了一個極其規律的晚年生活。

毛主席非但沒有過不開心,反而對其更加信任,那麼張玉鳳是如何做到的呢?

張玉鳳剛來到中南海的時候,其他的工作人員提醒過她。毛主席工作量很大,而且工作時十分專註,不喜歡別人在這時來打擾他。身邊的工作人員也並不知道如何去勸說毛主席多休息。如今,這一重擔就落在了張玉鳳身上。

張玉鳳雖然十分直爽,但是並不是一個粗心的人。相反,與大大咧咧的形象相比,她實際上是一個十分細心的人。

她知道毛主席工作很多,也知道不能去輕易打擾,所以每次毛主席在熬夜的時候,張玉鳳也就一直守在旁邊。

剛開始兩天,確實沒有找到什麼好辦法。但是經過短暫的觀察,她發現毛主席有一個小習慣。也就是每一件事情辦妥之後,毛主席會稍稍抬頭放鬆一下眼睛。隨後便是開始新的工作。

心細的張玉鳳發現了這點後,便抓住了這個機會,所以每次等毛主席結束一項工作的時候,在一旁等待的張玉鳳便會湊上前,悉心地提醒主席時候不早了。

毛主席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工作而忘記了時間,身邊工作人員也不敢打擾,所以就造成了他經常休息不好。

所以在張玉鳳的多次提醒之下,毛主席也知道自己如果不休息,這個秘書也會跟着自己熬夜。而且由於張玉鳳提醒的時機都還不錯,毛主席的工作也沒有被打擾,所以倒也沒有不生氣。

反而在多次提醒之後,毛主席也會相對早睡一點,時間一長,毛主席的生活作息自然就規律了很多。

休息相較於以前,也充分了很多,這對於勞累了許久的毛主席來說,算是對其身體極大的幫助了。

除了睡眠起居,張玉鳳在飲食問題上,也是十分細心。考慮到毛主席晚年來的身體不適,所以張玉鳳每天都會去看看毛主席要吃的飯菜。

因為來自湖南的毛主席十分愛吃辣,而這對於他的身體來說並不好,所以張玉鳳經常要求以準備清淡飲食為主。

倒也是奇怪,一輩子無辣不歡的毛主席,面對這個年輕秘書的“要求”,倒也沒有多說什麼,而是樂呵呵接受。

在給毛主席當了四年生活秘書之後,毛主席的機要秘書徐亞夫,因病去世了。一時間,居然找不到一個經驗豐富、值得信賴的機要秘書。於是,機要秘書一職,又落到了張玉鳳的身上。

起初人們對於她能否承擔起政治職責,還有一些糾結,張玉鳳也還有些糾結。但是跟着毛主席的四年里,張玉鳳跟着也學了不少東西,工作一上手,倒也還能應付得過來,這倒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剛剛上任,毛主席的眼睛就出了一些問題,一直看不清報紙書籍。因此這也就讓張玉鳳代勞來讀。

為了不讓周總理操心,毛主席再三讓張玉鳳保密。可是為了毛主席的身體,張玉鳳還是將此事告訴了周總理。

在周總理的安排下,醫生很快就發現這是白內障,並且很快進行了手術。剛剛做完手術後,醫囑不能用眼過度,而愛書如命的毛主席怎麼能離開書籍呢?張玉鳳也就自然承擔起了讀報的任務。

眼睛手術一年後,時間來到了1976年。

這一年,神州大地發生了很多事情。在1月8日,毛主席的好戰友,人民的好總理周總理因病離世。

在當年7月。同樣與毛主席並肩作戰近半個世紀的朱德總司令,也因病離世。接二連三的故人離去,這讓毛主席備受打擊,身體狀態每況愈下。

在朱德總司令去世後沒多久,毛主席的生命也即將走到終點。生命的最後幾天里,張玉鳳一直陪伴在毛主席床前。

在毛主席偶爾的清醒時間裡,張玉鳳還在毛主席的授意下,讀一些報刊文章。在最後的彌留之際,毛主席氣息已經十分微弱,他還在用為數不多的力氣,對張玉鳳說了一個心愿。

說完張玉鳳淚流如下,她不想去履行這個遺願,因為她不想毛主席離開。毛主席對張玉鳳的遺願便是:

“我走之後,希望你每年都能來墳頭看看我。”

在得到張玉鳳肯定地點頭後,毛主席滿意地微笑了一下。

張玉鳳左一在毛主席葬禮上

說完沒多久,毛主席便陷入了昏迷。不久後,這個為新中國、為人民、為共產主義事業操勞了一生的偉大領袖,心臟永遠地停止了跳動。

而張玉鳳也沒有辜負毛主席的心愿,數十年如一日去看望毛主席。毛主席紀念堂里的遺體依然保留着主席最初的樣貌,可是張玉鳳一年年逐漸老去,可是她卻依舊在用生命履行自己當年的承諾。

這位毛主席最後一個機要秘書,用自己的一生踐行着與毛主席的承諾,大家對於她的故事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