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有個李夫人千辛萬苦生下一個兒子,她對這個兒子寄託了很大的期望,等他長到能讀書的年齡,就專門請了當地一位學問高深的名師做他的家教。
這個李姓少年聰明伶俐、勤學好問,還能舉一反三。
有一天老師講課說: “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 天地之間的生物成千上萬,只有人是最可貴的;人海茫茫,則需要一個賢能的統治者來管理。
小李聽了就問:老師,天是什麼?老師回答:“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小李又問:那清清者是什麼?答:“清清者,太空是也。”
小李又問:太空之上,又是什麼?答:“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小李繼續問:“清之清者”之上又是什麼?答:“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
小李繼續追問:那麼,在清清清的最盡頭是什麼呢?老師回答說:這個問題過去的學者先賢沒有說過,古書也沒有寫過,我不能亂說。
小李不甘心就又去問媽媽和家人,大家都說不知道。於是他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頭思考天上的天到底是什麼,一夜無眠。
又一天,老師講課說:大千世界,天地人物共存。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
小李問道:“是什麼人推動着日月星辰,創造出山川江海,制定出尊卑長幼的呢?”老師答:“這一切都來自神。”
小李問:神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些呢?老師答:“神有創造萬物的能力啊。”
小李問:那神的這些能力是什麼時候有的,又是從哪裡來的?老師說:“這個問題我的老師沒講過,古書也沒有寫過,我不能亂說。”
小李又去問媽媽和家人,大家都說不知道。他只有自己繼續思考。
不久,老師又教一課:“天下之事,和為貴。”如果不能和諧相處就會發生戰亂,如果發生戰亂,則會兩敗俱傷,這樣對誰都不好。
小李問:既然天下不太平老百姓就過不好,君王為什麼不想辦法避免呢?
老師說:“百姓之間有矛盾,影響和危害比較小,君王可以控制。但國家之間一旦發生衝突,那是大事,所造成的危害也大,那個結果就是君王本身所造成的,他怎麼去管?“
小李問:既然君王不能自我控制,那神為什麼不出來管一下這些君王呢?
老師說: “這個問題古代的聖賢沒有說過,書本里也沒有記載過,我不敢隨意亂說啊。”
小李意猶未盡,又去問了一圈媽媽和家人,無人能回答,只好自己去翻書解疑。
老子及其名言
終於有一天,家庭教師向李夫人辭職,說,你家的公子我教不了了,不是我不守聘約,也不是你家孩子不愛學習,實在是因為你家公子的求知慾太旺盛,而我的學問有限,我應付不了啊。
這一對師生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是因為這個學生很有名,他叫李耳,即老子,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看來,能讓老師崩潰的不一定是學渣,也可能是學霸。
老子及其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