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嫁給葉劍英,2次入獄,49年攙扶宋慶齡參加開國大典,她是誰

18歲嫁給葉劍英,2次入獄,1949年攙扶宋慶齡參加開國大典,她是誰?

她就是——曾憲植。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如期舉行。宋慶齡緊跟在毛澤東、朱德身後,緩緩登上天安門城樓,一旁攙扶宋慶齡的是曾憲植。宋慶齡接到邀請後,立刻從上海趕來,幫忙籌備新中國的一系列重大活動。

因宋慶齡身份特殊,中央經過多方考慮,最後特派曾憲植陪同宋慶齡。其實,兩人早在1927年廣州起義時就認識了,還是多年的老朋友。宋慶齡來前,曾憲植還按照周恩來的指示,在城裡找了棟二層樓房,按照宋慶齡的習慣布置妥當。

圖|攙扶宋慶齡的人是曾憲植

大典當天熱鬧非凡,盛大的閱兵儀式、人民歡呼遊行。晚上慶典結束時,宋慶齡這才和其他領導人走下天安門城樓,在曾憲植的陪同下返回住所。

曾憲植究竟是誰?中央為什麼派她陪同宋慶齡呢?

曾憲植,1910年出生於湖南雙峰縣荷葉鎮,從小生活在禮教森嚴的封建家庭中。她經常聽到父親和其他人商討國家大事。對於這些,父親不僅不避諱,還會告訴她以前國家發生的事,如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等。

在父親的影響下,曾憲植對苦難群眾十分同情,心繫國家和百姓。13歲那年,她考入女子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她學習成績優異,會唱京劇名段。此外,她還特別喜歡運動,是學校籃球隊的投籃高手。

一次,校長徐特立看到曾憲植的一篇文章,雖然文筆稚嫩,但非常有想法。之後,徐特立一直默默觀察曾憲植,果然不是一般女子。於是,徐特立鼓勵、引導曾憲植接觸先進革命思想,而後又開始接觸共產主義。

1926年底,黃埔軍校武漢分校首次招募女生,瞬間在全國引起熱議。曾憲植聽到後也非常激動,告訴家人她要報考軍校。意料之中,父親極力反對,不希望女兒去當兵。

對於父親的想法,曾憲植心裡理解,可嚮往革命的她還是選擇奔赴武漢。就這樣,曾憲植成功考入軍校,憑藉聰明才智,在200個名額中名列前茅。

在軍校的日子,曾憲植終身難忘,這是她一生中的重要旅程。在這裡,她真正完成了從進步青年到優秀革命戰士的蛻變。

黃埔軍校不像普通學校,軍規、校規十分嚴謹。校長鄧演達首先要求女兵不能穿裙子,必須穿便於行動的軍裝。軍校生活很艱苦,不過曾憲植從沒落下一節課,也不遲到早退。

即使在颳風下雨的惡劣天氣訓練,她也毫無怨言。有時,訓練成績不佳,曾憲植還會加訓,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文化課成績更是非常優秀,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都對她非常欣賞。

1927年,曾憲植正式成為武漢分校學員,是最早的一批女兵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同期的還有趙一曼、謝冰瑩等人。

同年7月,寧漢兩股反革命勢力聯手,軍校被迫關閉,曾憲植她們提前畢業。大家都各奔東西,曾憲植去了第二方面軍軍醫處。

“4·12”反革命政變後,蔣介石對共產黨發起了血腥的鎮壓政策,大肆搜捕、屠殺共產黨和革命志士。曾憲植跟隨教導團南下廣州,發起廣州起義。在這裡,她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葉劍英。

圖|葉劍英

葉劍英,曾憲植早有耳聞,這也是她第一次見到傳聞中的少年軍官,怦然心動。葉劍英也知道曾憲植,當年她可是學校的風雲人物,才貌雙全,享有“校花”之美名。第一眼,愛情的火花瞬間迸發。

兩人都是豪爽、外向的性子,相處非常融洽。雖然起義失敗了,但跟着葉劍英走南闖北,也讓曾憲植迅速成長起來。情投意合的兩人,很快就在一起,1928年結為革命伉儷。

婚後不久,黨組織告訴曾憲植,上級決定派遣他們夫妻去蘇聯留學。聽到這個消息,曾憲植非常高興,她一直想讀書深造,而且還能和丈夫一起去,真是再好不過了。

兩人在閑聊時,曾憲植得知留學生的名額超標,難過極了。她知道學習機會難得,組織對他們夫妻寄予厚望,才讓兩人一同留學,可曾憲植卻覺得這對其他人不公平。

曾憲植對葉劍英說:“這次,你先去吧,我想把這個機會讓給更需要的人。”葉劍英感到很意外,他知道妻子很期待這次留學,轉念一想,也表示理解。曾憲植繼續說道:“這樣的學習機會難得,我們夫妻只佔一個名額就好。”

於是,葉劍英照舊去蘇聯留學,曾憲植則被黨組織派往上海從事地下工作。後來在華南大學就讀,在學校依舊從事地下活動。因為曾憲植舉行示威遊行,張貼標語等活動,被國民黨逮捕入獄,在黨組織的營救下才出獄。

上海形勢愈發嚴峻,黨組織為了曾憲植的安全,將她派往日本留學。不巧,當時日本帝國主義正檢舉中國留學生中的革命派,曾憲植再次入獄。身在異國,她早已做好犧牲的準備。

另一邊,黨組織也在想辦法營救,只是沒有成功。最後,日本人調查得知她是曾國藩的後人後,將曾憲植無罪釋放。儘管如此,她在日本也待不下去。

1931年,曾憲植回到國內,並與葉劍英在上海重逢。兩人小別勝新婚,夫妻二人表示不想再分開,組織表示理解,將他們派去中央蘇區工作。

然而,途中又出現了意外。當時,中央蘇區身處國民黨重重包圍中,要想穿過敵人的封鎖,必須喬裝打扮,這對曾憲植來說確實不簡單。她出身名門,氣質高貴,很難不引起敵人的注意。曾憲植也盡量裝丑,但組織還是認為過不了敵人的封鎖線。

沒辦法,葉劍英獨自去了中央蘇區,曾憲植被派往香港。驚喜的是,她發現自己懷孕了,孩子給了她很多慰藉。10月,她在香港生下孩子——葉選寧。思念丈夫的曾憲植把情感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她只想將孩子撫養長大,前去和丈夫團聚。

1941年,黨組織將曾憲植調往延安。她內心非常激動,這些年她無比想念丈夫,也想讓孩子見見父親。經過一番周折,終於來到延安,站到大院門口,曾憲植抑制不住的喜悅。在她想進去時,突然聽見“葉參謀的女兒你看見了嗎?太可愛了吧!”

曾憲植聽到這話,呆愣了一會,趕緊上前追問:“你們說的參謀長是葉劍英嗎?”

得到肯定的回答,曾憲植萬念俱灰,沒有想到丈夫早娶他人,還有了孩子。曾憲植什麼都沒問,也沒說,主動放棄這段婚姻,獨自帶孩子生活。她儘快將狀態調整好,她明白沒了婚姻,還有革命,還有工作。隨即,進入馬列學院學習,畢業後分配到中央敵工部工作。

1946年春,曾憲植跟隨中央代表團來到重慶,擔任鄧穎超的秘書。同時還是南京局婦女組組長,從事婦女工作中的統戰工作。因為曾憲植特殊的家庭背景,可以聯絡各界人士,在團結婦女的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將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共產黨向來重視婦女工作,尤其在抗戰初期,成功組織和領導婦女同胞統一戰線工作,發揮重要作用。曾憲植跟隨鄧穎超工作多年,對婦女統戰工作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1949年3月,在北平召開了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成立了全國婦聯,任命曾憲植擔任籌備會副秘書長,此後她一直在全國婦聯工作。

在工作中,曾憲植特別注重實踐。她看見《中國婦女》宣傳托兒化,甚至宣傳小學生住校,立刻把這本雜誌的負責人董邊叫到辦公室,說:“你們這樣宣傳,農村可以做到嗎?”

董邊說:“領導傳達要讓兒童以社會教育為主。”曾憲植更生氣了:“你們到底有沒有在農村做過調查,我說過工作要合乎實際,不能脫離群眾!”

後來董邊看到農村的實際情況,果然根本不具備實施托兒化的條件。這件事也被當作例子告誡其他同志,做工作一定要先實際調查,再有計劃地實施。大家引以為戒,工作更加嚴謹、認真。

統戰工作的對象極其複雜,建國初,曾憲植分管中華婦女節制會、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和中國婦女聯誼會三個團體。僅僅節制會的北京分會就有170多人,可見曾憲植的工作有多麼困難。

而且婦聯幹部,知識認知,為人處世和看法也不相同,尤其是解放區的女幹部對國統區人的出身和生活習性很有非議。

圖|劉王立明

劉王立明女士,有人看不慣她的穿衣打扮,曾憲植偶然聽到幾個女同志在講劉王立明的閑話,曾憲植非常生氣,嚴肅批評:“你們知道她是節制會的負責人嗎,你們知道在解放前的上海,她為了解救我黨被捕的地下黨員和進步青年做過多少工作嗎?”

曾憲植深吸口氣繼續說:“她的丈夫劉湛恩是上海瀘江大學的校長,卻因為愛國堅持抗日,被日本人殺害,你們知道嗎?我希望你們尊重別人,大家生活習慣不一樣,再正常不過了。”

兩個女幹部聽到曾憲植的這番話,對劉王立明又敬佩又愧疚,哭着說:“我們知道錯了,你說得對,我們沒有尊重劉王立明同志,一定會向她道歉的。”

管梅蓉畢業於燕京大學教育系,曾在女青年會及新生活婦女指導委員會工作。她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全國婦聯成立後,曾憲植將她安排在婦聯機關託兒所擔任所長,但有同志知道管梅蓉是基督教徒後,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表示不放心。為此,曾憲植特意找管梅蓉講話。

曾憲植溫柔地對管梅蓉說:“首先,我充分尊重你的信仰。但你不能在機關宣傳基督教,更不能反對社會主義。我們的工作就是培養孩子,尤其他們現在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們更要讓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教育他們從小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

管梅蓉聽了這話心服口服,對曾憲植說:“您說得對,個人是個人,工作是工作,您放心吧,我會竭盡全力將工作做好!”

回去後,管梅蓉對託兒所的工作盡心盡責,不僅在飲食結構上注意營養均衡,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還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教他們唱熱愛勞動,熱愛祖國的歌曲。

管梅蓉任職20多年,孩子都茁壯成長,身體健康,品德優秀。家長對此表示非常滿意和感謝。

毛主席曾說,幹部是工作的決定性因素。曾憲植將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在工作中她特別重視對女幹部的培養。她不僅自己重視,有關這方面的任何問題也及時向黨委反映,讓全黨注意和重視。

當時,女幹部的總數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一十二,曾憲植認為女幹部所佔的比例還要繼續增長。她常說,婦聯培養婦女幹部只是一個方面,要培養更多像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部長揚之華、紡織工業部部長張琴秋等能在各個方面和領域都獨當一面的女領導,那才最好。

在機關,曾憲植反覆強調全國婦聯是全國婦女的娘家,為婦女,為兒童服務的代表機關。對於當時婦聯工作“出出進進”(出國和在國內接待來訪外賓),她堅持機關的工作重心在國內,在農村。

婦聯幹部要去國外宣傳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中國婦女,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國內做好中國婦女的工作,這才是真正中國婦女對國際婦女運動的貢獻。

在作風上,曾憲植堅決反對以權謀私,貪贓枉法。建國以來,婦聯的編製數一直保持在300多人,各部門都很精幹。婦聯工作的女幹部都以“兩袖清風”自豪,無論是群眾還是各機關都誇讚有加。

不僅如此,曾憲植對300多名幹部也了如指掌。婦聯有個來自上海的小陳,解放時她的父親帶着全家去了美國,那時小陳16歲。她接觸了進步主義思想後就獨自回國,在別人的介紹下來到了婦聯,想施展抱負。

那個年代,她的“海外背景”給她帶來不少麻煩。一次,共青團組織要去天安門,但不讓小陳去,小陳委屈地偷偷哭。

曾憲植知道後,對共青團的人說:“小陳的事情我很清楚,她獨自離開家到這裡工作,你們應該相信她,讓她去天安門吧,政治上我負責。”

曾憲植不只看職員的家世背景,更注重職員個人,從實際出發。對於小陳,曾憲植經常鼓勵她:“你是我看着長大的,我相信你的能力,但也要努力。”小陳非常刻苦,後來成為攝影家協會書記處書記。

曾憲植處理幹部問題實事求是。婦聯的小吳剛從基層調到全國婦聯,她的家鄉寄來說她是中統特務的材料。對此,組織了調查小組,但小吳就是不承認。曾憲植知道她的生活經歷比較簡單,但也不能輕易下結論,找到她談話。

小吳知道黨委書記找她談話,非常緊張。曾憲植看到她,和藹地讓她坐下,說:“這次找你過來是希望你能如實向組織坦白,不是要你承認什麼,而是要有正確的態度。如果你是,隱瞞不了;如果你不是,別人也不會強加於你。”

小吳聽到這話特別感動,她的問題經過多方調查,最後確定她不是特務。曾憲植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僅影響了小吳,也影響了許多幹部,贏得所有同志的信任。

曾憲植在全國婦聯工作將近40年,一直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她的生活也非常簡樸,和兒子住在一間小屋,家裡只有幾件必備的傢具,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實在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