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陳錫聯見鄧小平表示很慚愧對不起他,鄧小平:你也是無能為力

1977年,經歷了風風雨雨的鄧小平重新回到中央工作,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一職。

第二年,鄧小平就親自邀約他的老部下陳錫聯前來見面,但陳錫聯得知鄧小平要見他後,不僅不高興,反而還被嚇得寢食難安,他害怕鄧小平找他秋後算賬。

可不管陳錫聯願不願意,他還是心亂如麻地站在了鄧小平面前。

不等鄧小平先開口,陳錫聯上來就是道歉:“我那會沒有為您說話,我這一生最對不住的就是您。

鄧小平看着局促不安的陳錫聯,笑着擺擺手:“當時的事誰都沒有辦法,你也是無能為力。

鄧小平和陳錫聯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陳錫聯為什麼會如此向鄧小平道歉?

一、革命中的將帥情

先從鄧小平和陳錫聯的相識說起,那是在1938年1月份,鄧小平剛被派到晉冀豫邊區,出任八路軍129師政治委員一職。

為了儘快確定建設抗日根據地的事情,八路軍師長劉伯承帶頭召集隊里的各級領導在山西遼縣開會。

會上,鄧小平先起身和大家打了個招呼:“你們這些幹部都很年輕嘛,身體都很好。

陳錫聯那會20出頭就已經當上了團長,膽子不小,順嘴就插了一句:“鄧政委也很年輕嘛。”

鄧小平一時忍俊不禁,笑着對他點了點頭,這一番插科打諢之後,鄧小平才言歸正傳,談起了建立抗日根據地的事。

鄧小平在會上說的話並不多,但指出問題都很精準,由此,鄧小平給陳錫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而鄧小平在對部隊里的幹部進行摸底時,同樣從劉伯承和徐向前等人的口中,知道了陳錫聯的不少光輝事迹。

陳錫聯最開始鬧革命的時候是在1929年,那會他雖然才14歲,但人小膽不小,他先是在湖北老家參加游擊隊,同年又被編入紅軍

此後,陳錫聯一路參與了鄂豫皖蘇區的多次反圍剿作戰,在18歲的年紀就當上了紅四方面軍第10師的副師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錫聯成為了八路軍129師中的一個團長,在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中,陳錫聯就率部炸毀了日軍24架戰機,打了非常漂亮的一仗。

因為他的驍勇善戰,屢建奇功,陳錫聯還在戰士們中得了個“小鋼炮”的稱呼,李先念都稱他是“打仗數第一。”

鄧小平得知陳錫聯的這些事後也是連連稱奇,後來還私下當面找到陳錫聯誇他:“你陳錫聯能打仗,是個將才。

自此之後,陳錫聯就頗得鄧小平看重。

1938年3月,由陳賡大將指揮的神頭嶺伏擊戰大獲全勝,殲滅日軍上千人,陳錫聯倒是很遺憾沒在這場戰鬥中當上主力,調侃自己:“光啃了骨頭,沒吃上肉。”

這話傳到鄧小平耳中後,他當場就給陳錫聯撂下話:“總有讓你這門炮開火的時候。”

鄧小平很快就給了陳錫聯這個開火的機會,在不久後的響堂鋪伏擊戰中,鄧小平指示由陳錫聯的769團為主力部隊伏擊日軍,最終殲滅日軍400多人,繳獲100多槍支,4門迫擊炮,成功完成任務。

鄧小平事後還在慶功會上大肆誇獎了陳錫聯一番:“你是既能吃肉還能啃骨頭。”

陳錫聯也真的沒有枉費鄧小平的看重,在戰場上殺敵無數,立下赫赫戰功,職位是一升再升,從1938年6月起從團長一步步升任為旅長、軍隊分區的司令員。

此後,陳錫聯的威名愈發響亮,和陳賡、陳再道成為劉鄧麾下赫赫有名的三員大將。

在抗戰結束後和國民黨的戰鬥中,劉鄧指揮的魯西南戰役、挺進大別山淮海和渡江等著名戰役,陳錫聯是一個都沒落下,每場都是他的輝煌之戰。

而陳錫聯縱橫戰場多年,長期都是在劉鄧麾下作戰,他最後能獲得上將軍銜,除了他自己的戰功,也絕離不開鄧小平對他的信任和重用。

包括鄧小平長期給陳錫聯傳輸的軍事思想和戰略原則都讓他受益匪淺,陳錫聯自己曾經也說過:“能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軍人,感謝小平同志,是他給了我機會。”

可以說,鄧小平和陳錫聯之間除了多年的將帥情,還是亦師亦友的關係,而鄧小平對陳錫聯這個愛將也有拉下臉的時候。

二、鄧小平對陳錫聯的批評

1946年9月,正值中秋佳節,劉鄧大軍對上國民黨接連打了幾個大勝仗,戰果累累,毛主席還專門來電祝賀,以示嘉獎。

但也是因為這些勝利,導致一些戰士和將領有點心浮氣躁,居功自傲,部隊里的鬥志也很是鬆懈。

鄧小平看出了隊里的躁動,當即就決定召開會議,整頓軍隊紀律,敲打敲打他們。

當時陳錫聯是三縱隊的司令員,他剛接到開會通知時,還以為鄧小平是要獎勵軍隊,給大家發月餅,於是興高采烈地跑去開會地點。

到那之後,陳錫聯也沒注意到鄧小平的冷臉,走上前就要和鄧小平握手,鄧小平卻擺手避開了。

一看這情況,陳錫聯馬上就知道有人犯事了,鄧小平有個習慣,心情好的時候會和你握握手,要批評人的時候絕對不握手。

果不其然,所有人都到齊後,鄧小平首先開腔:“今天是不握手會議,不要一打了勝仗就握手言歡,要多想想自己的不足。

這場會一直從上午開到晚上,劉伯承幾個領導輪番的批評部隊里這樣那樣的問題。

陳錫聯待不住了,趁着會議間隙,他連忙和七縱隊的司令員楊勇商量:“我看這是在點咱倆呢,我們今天不自我批評,這會就得一直開下去。”

楊勇聽了陳錫聯的話漸漸也回過味了,稱:“我一會先做一個檢討。”

倆人達成一致後,就在會議上先後表態會管理好自己的縱隊,回去立馬整頓紀律。

鄧小平一看這倆人都懂自己的意思了,才慢悠悠地發話:“今天的會就開到這,散會。”

鄧小平愛將但不縱將,他對陳錫聯有愛護之情,同樣也有鞭策之心,這點直到建國後也沒有變過。

1949年,這會已經到了解放戰爭的後期,國民黨主力基本都被消滅了,陳錫聯跟隨劉鄧大軍一路殲滅宋希濂部隊,很快就打到了重慶。

事後在確定管理重慶的人選時,當時主政西南的鄧小平直接拍板定下了陳錫聯,由他擔任重慶市市委第一書記和市長。

可陳錫聯之前一直是在戰場上帶兵打仗,現在一聽這差事還有點怯場,連說:“我不會,我不懂,讓別人干吧。

鄧小平卻道:“當兵為人民,當市長是一樣的,不會就學。”陳錫聯就這樣在鄧小平的鼓勵下走馬上任。

沒想到他剛到任就遇到了招架不住的事,國民黨當初為了享受,在重慶市內修了“王園”和“渝舍”兩座花園別墅。

等西南軍區、軍政委員會和陳錫聯帶領的市政府等機關入駐重慶後,因為用房比較緊張,就待在了這兩座花園別墅里辦公。

此外,還有一些幹部趁機在市裡占房子,鬧得不可開交。

鄧小平知道這事就怒了,馬上就召集各機關領導開會,要求把這兩個地方還給人民,改成公園供市民休閑娛樂。

陳錫聯作為重慶市的一把手當然也挨了鄧小平的一頓批評,不過有了鄧小平的插手,那些想在市裡占房子的人都趕緊跑了。

後來隨着重慶的經濟恢復,在1954年,那兩棟花園別墅都先後被改成了枇杷山公園、市博物館和少年宮。

這些都離不開鄧小平在背後的批評指正,所以陳錫聯對鄧小平的批評一直都是感激的:“小平同志批評我們一回,我們就進步一回。

而陳錫聯大概是有了這些經驗,此後行事十分謹慎低調,在官場上是一路坦途,步步高升,反觀鄧小平,卻是多有坎坷。

三、鄧小平:他沒野心

陳錫聯在重慶沒待多久就於1950年被調任為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負責發展壯大新中國的炮兵隊伍,在這個崗位上他幹了將近10年。

1959年10月,陳錫聯又被調任到瀋陽軍區當司令員,在這裡,他認識了毛主席的親侄子毛遠新

毛遠新的父親毛澤民犧牲的早,他打小就跟着母親朱旦華生活,1951年的時候,朱旦華帶着毛遠新去北京參加會議,順便見了見毛主席。

母子二人準備返回南昌時,毛遠新卻叫嚷着要留在北京,毛主席那會剛失去長子毛岸英,也樂得身邊有個孩子,就把毛遠新留在了身邊。

此後,毛遠新就一直跟着毛主席長大。

陳錫聯在瀋陽,對毛遠新多有照顧,倆人之間結下了一段情誼。

此時鄧小平被下放到江蘇南昌工作。

1973年,陳錫聯被調到北京軍區當司令員,恰好鄧小平也回到了北京工作,倆人才又有了一段共事的日子。

那會鄧小平還是陳錫聯的上級,期間,陳錫聯還依照鄧小平的指示對北京軍區加強思想作風建設。

1975年,陳錫聯就升任中央軍委常委、國務院副總理,職位和鄧小平旗鼓相當。對於此時的陳錫聯,不僅鄧小平十分看重,就連毛主席也是對他頗為看重。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去世,葉劍英元帥以身體不適向中央提議將軍委工作交給鄧小平來負責。其實,按照資歷和工作能力,鄧小平絕對是首要人選。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鄧小平會順利就職的時候,2月2日,中央的文件下來了:葉劍英養病時,由陳錫聯主持中央軍委工作,一時之間,陳錫聯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後來鄧小平再次被下放,晨曦連對此沒有任何表示。

這不僅讓他一直對鄧小平懷有愧疚之情,葉劍英也因此對他頗為不滿。

在毛主席逝世後,外界質疑陳錫聯的聲音更大了,以至於葉劍英想直接離開北京南下。

陳錫聯知道後馬上就給葉劍英打了個電話:“葉帥你不能走。”葉劍英並沒有消氣,他認為陳錫聯這是別有用心。

但不管葉劍英是怎麼想的,軍隊有什麼大事情,陳錫聯總是會第一時間向葉劍英彙報。

並且在1976年過後,陳錫聯和李先念馬上就根據中央的指示去看望了鄧小平,經歷了這些事後,陳錫聯見到鄧小平時很是激動:“我差點都見不到您了。”

鄧小平頗有同感,不過這事他誰也不怪,所以陳錫聯後來因為沒幫他說話而道歉時,鄧小平沒有絲毫介懷,反而寬慰他:“你在北京不欠賬。”

除此之外,鄧小平在重新工作後,有些人拿陳錫聯當初的沉默說事,還是鄧小平站出來替他說話。

鄧小平對陳錫聯的信任一直都沒有變過,陳錫聯同樣如此,他對鄧小平一如最初的敬佩。

1997年,鄧小平逝世,陳錫聯還專門撰寫了《追念敬愛的老首長》一文,表示永遠難忘鄧小平對自己的關心。

緊跟着在鄧小平離開兩年後,陳錫聯也因病離世。

結語

陳錫聯征戰沙場七十餘年,戰功赫赫,擔得上光明磊落一詞。

鄧小平作為陳錫聯的老領導,對他有栽培之情,陳錫聯對鄧小平是感激的,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只能選擇明哲保身,這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但當初沒有選擇站出來還是成為了陳錫聯心底的痛,自認他一生中最對不起的就是他的老首長鄧小平。

鄧小平對此自是心胸寬廣,他也知曉其中有萬般原因,並沒有和陳錫聯生出嫌隙,對他仍有長者的愛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