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面對庚子事變之後的社會危機及愈演愈烈的革命黨運動,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政以挽救風雨飄搖的末路王朝。攝影術在這一時期的中國,超越了賞玩留念的一般功能,以其特有的紀實方式,被廣泛地運用于軍務、工業、交通等各個領域,它與影像中出現的新事務、新面貌共同見證了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向近代化邁進的過程。
以下一組照片包含了當時的軍工、教育及築路新項新政的實施,但這些舉措終歸沒有挽救清王朝覆滅的命運。
19世紀80年代 晚清官員九人
自左往右:直隸候補道盛宣懷、天津府知府汪守正、直隸候補道袁保齡、直隸候補道潘駿德、江蘇候補道張翼、直隸津海關道周馥、分省補用道黃建芫、分省補用道羅豐祿、直隸候補道劉含芳。
19世紀80年代 晚清官員三人
自左往右:統領奉軍記名提督左寶貴、總統銘字馬步全軍記名提督劉盛休、統領楚軍馬隊記名提督徐邦道。
19世紀80年代 步隊親兵
自左往右:藍翎長廣林、額外藍翎長護軍立恆、護軍校雙林、額外藍翎長成福、護軍校文英、藍翎長廣成。
1906年 光緒三十二年釐正官制大臣之相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廷明確宣示預備立憲“先行釐定官制”,任命載澤等14人為官制編纂大臣,此幀即為當時諸人的合影。自左往右,上排:左都御史壽耆、大學士世續、直隸總督袁世凱、學部尚書榮慶、大學士那桐、軍機大臣瞿鴻禨、禮部尚書戴鴻慈,下排:戶部尚書鐵良、戶部尚書張百熙、兵部尚書徐世昌、鎮國公、刑部尚書葛寶華、工部尚書陸潤庠、吏部尚書奎俊、兩江總督端方。
1905年 馬克心快炮打靶瞄放
《北洋陸軍保定一鎮暨京鎮兵操照片》第13幀,原題作“保定一鎮馬克心快炮二尊在大楊庄打靶瞄放”。光緒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903〜1904),清政府陸續訂購英國費開士馬克心廠七生特半口徑過山快炮12尊、子彈6000顆。
1907年 北軍步隊行進照
《光緒三十三年秋季近畿陸軍第一第六兩鎮在涿州附近演習戰守圖》第8幀,照片題註:“北軍步隊九月二十六日午前由良鄉城南大十三里宿營地向涿州城北楊衚衕屯陸續前進圖。謹按,往者招募兵勇紀律未嫻,以致兵行過者戶閉門關。今遵國家定製首重紀律,所過州縣父老歡迎,雖拾芥撿草之夫莫不隨從,來往兵民一家,謳歌歡洽,所謂王者之師也。奴才鳳山恭注。”
1908年 無線電信
《太湖秋操照片》相冊照片共180幀,此為第40幀,原題作“十月二十五日南軍無線電信之景況"。
1905年 保定一鎮軍官序立
《北洋陸軍保定一鎮暨京鎮兵操照片》相冊照片共44幀,此為第31幀,原題作“保定一鎮統制統領統帶參謀等官序立”。
1908年 兩步隊衝鋒前進
《太湖秋操照片》第81幀,原題作“十月二十六日兩軍步隊衝鋒前進之景況”。
1908年 輕氣球釋放
《太湖秋操照片》第175幀,原題作“十月二十五日氣球初起之景況”。
1910年 目兵沙盤演習
《庚戌校閱第一鎮攝影》兩冊共105幀,此為上冊第27幀。
1910年 陸路炮隊訓練
《庚戌校閱第二鎮攝影》兩冊照片共120幀,此為上冊第55幀,原題作“陸路炮隊場操單炮教練”。
1910年 過山炮隊射擊
《庚戌校閱第二鎮攝影》上冊第55幀,原題作“混成支隊對抗演習東軍過山炮隊在馮庄西端射擊”。
1910年 步隊訓練
《校閱陸軍第三鎮攝影》第37幀,原題作“步隊場操單人教練(跪)”。
1910年 檢查步隊器械
《校閱陸軍第二混成協攝影》相冊照片共60幀,此為第12幀,原題作“檢查步隊軍器軍械”。
1910年 步隊器械體操
《校閱陸軍第一混成協攝影》相冊照片共60幀,此為第21幀。
1910年 步隊走排
《校閱陸軍第二混成協攝影》第9幀。
19世紀80年代 水師駕駛學生伏案圖
清光緒六年(1880)設立北洋水師學堂,開設“英國語言翻譯文法”、“幾何、代數、平弧三角八線”、“級數重學”、“天文推步地輿測量”等學科,還設有觀星台,以利於學習天文。當時的北洋水師學堂,曾被推崇為“實開北方風氣之先,立中國兵船之本”。它為李鴻章經營的北洋水師充實了技術人才。
19世紀80年代 水師學生習用測儀器圖
題註:“按儀器所以測天文星辰部位以定方向,教習指授學生用鏡向盤中水銀,使可測視。”
20世紀初 北洋陸軍速成學堂各科學生序立
原題作“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馬炮洋文各科學生序立”。北洋陸軍速成學堂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之前身,存在時間為1902〜1923年。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
19世紀末 水師學生操槍圖
19世紀80年代 武備學堂各生伏案圖
20世紀初 煙台海軍學堂
煙台海軍學堂是清末設在山東煙台的海軍學校。光緒二十九年(1903)由北洋海軍幫統兼“海圻”艦長薩鎮冰創設於煙台海軍練營內,1905年建成新學堂。學堂課程設置效法英制,有物理、化學、微積分、國文、歷史、地理等基礎課,還設有航海術、航海天文、槍炮、水雷及游泳等專業技術課。煙台海軍學堂是甲午戰後清政府新建海軍學校中成就最高的一所。
20世紀初 南洋海軍學生扒桅
清光緒十六年(1890)九月江南水師學堂在南京成立,1909年改為南洋海軍學堂,為南洋海軍第一所學堂。魯迅先生曾於1898年考入該所學校。照片中的桅杆為學生訓練之用,高達60米,為學堂之標誌。
20世紀初 北洋大學堂學生場操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十月,盛宣懷在天津創辦北洋大學堂,為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堂。學校的一切設置,皆仿照美國哈佛、耶魯大學等著名學府。學校所需的圖書、標本、儀器等,都盡量從美國購置,僅西方雜誌一項,就經常保持有一百餘種,且均為世界理工權威學術期刊,這在當時的中國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20世紀初 天津初級師範學堂學生序立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天津初級師範學堂建立。地址在天津城內西北角。學堂設有完全科、本科、簡易科三種,為天津及河間二府培養小學堂師資。光緒三十三年(1907)簡易科廢除,增設優級理化選科,為中學堂及初級師範學堂培養理化教員,學校也改名為天津兩級師範學堂。該學堂還辦有附屬小學堂。
20世紀初 天津公立女學堂教習學生序立
清光緒三十年(1904)袁世凱在天津設立,後成立公立女子高等學堂及女子小學堂。
20世紀初 直隸農務學堂春耕教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直隸農務學堂成立,校址在保定西關靈雨寺霍家大院。學校 購置校園周圍民地100餘畝,作為學堂實習、試驗場地。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高等農業學堂,成為我國最早的高等農業學堂。
1906年 學部考驗評定留學生榜
光緒二十八年(1902)九月,清政府就通令各省選派留學生,待學成回國,經過考核, 分別賜給“進士”、“舉人”、“貢生”出身,優秀者並予以任用。
20世紀初 中國留學生合影
清晚期 《清末人物照》
本相冊26幀,主要為清末官員,留日學生。
1902年 留日學生夏循塏
夏循塏(1879〜1952),字爽夫,號蕊卿,浙江杭州人,早年留學日本。1914〜1917年任農商部參事,1918〜4924年任四川實業廳廳長。
1909〜1911年 製造分局
《江南製造總分局各廠機器圖》第1幀。
1909〜1911年 槍子南廠機器房
《北洋機器製造局各廠機器圖》第45幀。
1909〜1911年 無煙藥廠
《江南製造總分局各廠機器圖》第183幀。江南製造局於光緒十九年(1893)設無煙藥廠,為中國最早的無煙藥廠。
1909〜1911年 機器北廠
《廣東製造軍械廠各廠機器圖》上冊第188幀。廣東製造槍彈廠建成後,不斷試製新品。光緒三十四年(1908)仿製成麥特森式8毫米輕機槍,這是中國製造輕機槍的開始。
1909〜1911年 槍廠外面
《廣東製造軍械廠各廠機器圖》上冊第1幀。
1909〜1911年 百磅冷水機
《江南製造總分局各廠機器圖》第104幀。江南製造局的機器設備和原材料來源,主要依靠外國進口,同治六年(1867)至光緒三十年(1904)向英、美、德等國購買機器設備共耗銀200餘萬兩。
1909〜1911年 試槍機
《廣東製造軍械廠各廠機器圖》上冊第164幀。光緒三十三年(1907)仿製成的德國1904年式6.8毫米毛瑟槍(時稱光緒三十三年六厘米八新式五響無煙快槍)。
1909年 銅殼引長機
《四川兵工廠各廠機器圖》第199幀。
1909年 提酒精機
《四川兵工廠各廠機器圖》第231幀。機器上有“大清國四川機器局制大德國柏林蜀赫廠造”銘文。清光緒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900〜1901),四川兵工廠耗銀12.6萬餘兩從德國購買各種機器。
1909年 廠房及辦公房
《四川兵工廠各廠機器圖》第1幀。原題:“槍廠、洋樓、彈廠、監工辦公房。”
1909〜1911年 槍廠機器
《廣東製造軍械廠各廠機器圖》上冊第2幀。
1909〜1911年 戶部造幣總廠全圖
《戶部造幣總廠全圖》第一幀
1909〜1911年 馬力汽機西面
《戶部造幣總廠全圖》第三十幀
1909〜1911年 戶部造幣總廠頭門
《戶部造幣總廠全圖》第二幀
1909〜1911年 化驗成色藥水器具
《戶部造幣總廠全圖》第十五幀
1909年 西直門車站
西直門火車站為詹天佑自選址、設計和監造。其建成對北京城市形態、功能的演進有着巨大的影響。照片為《京張鐵路形勝圖》上卷第12幀。
1909年 戰溝26號橋
《京張鐵路形勝圖》上卷第35幀。位於南口和東園之間,是5孔橋,建於光緒三十二年 (1906),全長29.2米。詹天佑設計此橋時,特意在橋墩上端增築一個三角塊,以增加抵禦洪水能力,十分堅固。
1909年 懷來河56號橋由東首北面側望景
《京張鐵路形勝圖》上卷第84幀。位於康莊和懷來站之間,建於光緒三十四年 (1908),全長213.36米。後被淹沒於官廳水庫下。
1909年 青龍橋車站
《京張鐵路形勝圖》上卷第55幀。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車站題字“青龍橋車站”為清末官員冕鈞所書。20世紀80年代,詹天佑墓遷於此處。
1909年 青龍橋車站西上下火車同時開行由南望景
《京張鐵路形勝圖》上卷第80幀。詹天佑設計的著名的“人”字形線路,兩輛火車同時開 出,十分壯觀。
1909年 五桂頭山洞北口適過火車景
《京張鐵路形勝圖》上卷第48幀。全長45.72米,位於現在八達嶺高速公路彈琴峽山洞 附近,火車進山洞之前鳴笛放氣,十分壯觀。
1909年 八達嶺山洞北口
《京張鐵路形勝圖》上卷第65幀。這是當時中國鐵路少有的長而大的山洞,全長一千多米,詹天佑完全以人力開洞,僅用一年半完成,首創我國自行開鑿千米以上山洞紀錄。
1909年 馬力機車
《京張鐵路形勝圖》下卷第39幀。美國MALLEE機車,2個導輪,2組8動輪及2從輪,是當時牽引力最大的機車。
1909年 頭等客座
《京張鐵路形勝圖》下卷第44幀。
1909年 煤車
《京張鐵路形勝圖》下卷第55幀。煤車上有“載重二十噸皮重二噸”字樣。為解決京張鐵路行車用煤,詹天佑專門開辦了雞鳴山煤礦,並修建了支線鐵路。
1909年 張家口商界歡迎
《京張鐵路形勝圖》下卷第71幀。原題:“張垣觀成商界歡迎。”宣統元年(1909),郵傳部尚書徐世昌等在詹天佑陪同下,乘火車從北京到張家口往返查勘驗收京張路全線工程。為慶祝通車,八月初七日(9月20日)在張家口車站舉行茶會,八月十九日(10月2日)在南口舉行通車典禮。
1909年 南口茶會專車
《京張鐵路形勝圖》下卷第72幀。
1909年 驗道專車人員合影
《京張鐵路形勝圖》下卷第82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