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炮強國岡比亞:22萬美元當總統,揚言1天橫掃中國,3天推平蘇聯

1980年的聯合國會議中,發生了令人驚訝而後又想笑的一幕。

當時正是美蘇兩國爭霸的冷戰時期,美國都不敢公開和蘇聯硬鋼,而岡比亞總統賈梅竟然指着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鼻子叫囂:岡比亞軍隊3天橫掃蘇聯。

國土只有1.1萬多平方公里的非洲彈丸小國岡比亞,不僅多次和蘇聯叫板,而且還聲稱要在1天之內佔領中國。

嘴上這麼說說,行動上也還真敢幹,只不過不是向蘇聯和中國出兵,而是直接橫掃了美國駐岡比亞大使館,並且讓美國對此有苦難言。

奇葩國家岡比亞不僅對外奇葩,而且內部的政權更替也是奇異無比,叛亂者拿22萬美元糾集6個人就敢襲擊總統府,可是剛一交火領頭人就被擊斃。

國土形狀像一條小蚯蚓的彈丸小國,簡直讓世界開了眼……

“打遍天下無敵手”

岡比亞這片小土地歷史上曾是荷蘭、英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民族運動潮流也讓岡比亞人有了些許獨立意識,於是經過和英國人的一番鬥爭,1965年岡比亞終於宣布獨立。

獨立之後的岡比亞在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上迎來了一段時間的春天。

第一任總統賈瓦拉是獸醫出身,曾親身體會過基層民眾的生活之苦,立志要大力發展經濟。

可是獨立之後的岡比亞沒有了來自英國的經濟援助,在發展經濟方面顯得是那樣無所適從,要錢沒錢,要人才沒人才。

賈瓦拉努力經營了多年卻沒有什麼明顯成效,這種持續性的落後愈發引起民眾的不滿,社會矛盾不斷被激化,終於演變成了一場大型衝突。

賈瓦拉

1981年,賈瓦拉受到英國的邀請,去參加英國皇室成員的婚禮,正在賈瓦拉喜氣洋洋地走出國門想着怎麼在英國露把臉然後再拉些援助的時候,國內的反對者們突然發動政變。

岡比亞全國幾千人的反對武裝煽動示威遊行並衝擊政府,整個國家沒有什麼正規部隊,僅有的近1300名警察,竟然也有近500人脫下警服加入了政變隊伍。

賈瓦拉正在宴會中觥籌交錯之時突然聽說後院起火,心裡知道自己即使直接回到國內也是凶多吉少,於是轉道去了三面包圍他們的鄰國塞內加爾,請求塞內加爾領導人出兵援助。

憑塞內加爾對岡比亞的絕對地理優勢,想要收拾岡比亞的叛軍並不困難,但起初塞內加爾領導人並不願意出手相助。

賈瓦拉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向對方大談一番唇亡齒寒的道理,終於說服了對方出兵,於是在塞內加爾的幫助下,賈瓦拉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平息了叛亂。

這次事件讓賈瓦拉意識到了軍隊的重要性,於是開始組建國家軍隊,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部隊初具規模,有了一支幾千人的武裝力量。

此時的賈瓦拉經過一番對軍警和政府部門的整頓之後,在位置上自覺坐得更加牢固,於是也愈發狂妄自大。

一直以來,岡比亞這樣的小國始終是大國在互相博弈的過程中爭相拉攏的對象,因此岡比亞陸陸續續都在接受來自美國、蘇聯等大國的援助。

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蘇聯在提供援助的同時也對岡比亞政府提出各種要求,可賈瓦拉並不願意聽從蘇聯的各種要求。

越是一窮二白的弱小國家越是傾向於自大,一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來根本沒有任何形象值得維護,於是口出狂言慢慢地成了習慣。

1985年,蘇聯停止了對岡比亞的援助,賈瓦拉代表自己手下近千人的軍隊高調叫囂:要在7天之內踏平蘇聯。

當時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對此一笑置之,已經見慣不怪,因為早在1980年蘇聯進軍阿富汗的時候,就已經受到過來自岡比亞的死亡威脅,而且那時義憤填膺的岡比亞所宣稱的踏平蘇聯的時間是3天。

當時賈瓦拉在聯合國開會時,當著眾多國家代表的面,公然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豎起中指,表示對蘇聯進軍阿富汗的行為深為不恥。

他認為蘇聯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純屬侵略,並且揚言如果蘇聯軍隊不停止進軍阿富汗的話,岡比亞就要在3天之內蕩平蘇聯。

勃列日涅夫對賈瓦拉的囂張言論嗤之以鼻,根本就沒有將其當回事。

因為不用怎麼思考也能夠知道,岡比亞連像樣的艦船和飛機都沒有,想把僅有的幾百人的國家部隊調出國前往蘇聯都是一個大問題,更別提要踏平蘇聯了。

勃列日涅夫

在勃列日涅夫的眼裡,賈瓦拉的囂張言論就像一個笑話,雖然聯合國的許多代表都聽到了,但是人們都將其自動忽略。

可這絲毫沒有影響賈瓦拉的自大,五年後的1985年,他再次向蘇聯放出狠話,揚言要在7天內橫掃蘇聯全境。

之所以時間和上次相比多出來的4天,有的人說是學會了些許謙虛,有的人說是要多給蘇聯幾天考慮投降的時間。

賈瓦拉在外面放狠話讓岡比亞許多民眾也跟着一起自大,但是吃不飽飯的日子始終揮之不去,久而久之也沒有人相信賈瓦拉的那套“我國天下第一”的鬼話。

民眾吃不飽飯,賈瓦拉卻為了好好吹牛,養着幾千人的部隊也常年不打仗。

到了後來軍隊也不願意陪賈瓦拉再做着自大夢了,因為軍隊都開始吃不飽飯了。

於是1994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政變席捲首都班珠爾,賈瓦拉黯然被趕下台,年輕軍官賈梅繼任總統。

總統換了人,國家短時間內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可是之後卻又是災難。

賈梅

新任總統賈梅年紀輕輕血氣方剛,對外還是一副誰也不服的樣子,在國內更是過度發展軍隊,本來可以用於民生的財政支出,卻都劃撥給軍隊。

一方面是毫無邊際地狂妄自大,對誰都敢隨便放狠話,一方面卻已經習慣了接受來自其他國家的援助。

如此一來,誰要是突然中斷對岡比亞的援助,還會引起岡比亞人的憎恨,號稱世界強國的美國就在這小小的國家吃了啞巴虧。

岡比亞對美國也放狠話,美國政府不慣着它,直接停止了對其援助,這下惹急了岡比亞軍隊,直接一伙人衝進美國大使館,打人砸東西和放火。

賈梅

按理說美國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就該派兵了,可是那樣的話豈不是讓國際社會笑話美國是大象欺負小螞蟻

再說岡比亞窮得連重要工業和軍事設施都沒有,美國軍隊用火炮簡直就是浪費炮彈,就算派兵進去也只能打游擊,於是美國人想想還是算了。

其實在惹了美國之後,岡比亞也知道自己闖了禍,一不小心把嘴炮的內容付諸行動,帶來的是自身的恐慌。

於是在驚慌之下,岡比亞在尋求聯盟的過程中,和中國台灣結下了關係,和台灣的台獨勢力沆瀣一氣,還聲稱如果台海兩岸發生戰爭,就派出軍隊,用1天時間就佔領中國。

這麼一個小國,不僅讓世界上許多人疑惑,究竟是哪裡來的勇氣讓他們如此迷之自信。

非洲土地上的一條“小蚯蚓”

岡比亞作為非洲的一個小國,不僅國土面積小,僅有1.1萬多平方公里,而且在地理位置上也顯得那麼受人壓迫,除了西部是大西洋以外,其他三個方向都和鄰國塞內加爾毗鄰。

毫不誇張地說,是塞內加爾把岡比亞牢牢圍在了非洲西海岸的一小片土地上。

當初是荷蘭人首先征服了岡比亞和塞內加爾這片地方,當地人本來就生活在近乎原始社會的水平,手裡只有棍棒和長矛,根本打不過使用火器的荷蘭人,最終也只好屈服。

而後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發生戰爭,這片土地又作為殖民地被劃歸給了戰勝國英國。

英國人佔領這片土地的目的,無非就是使用當地的資源和勞動力,但是對於提升當地的生活水平,確實不是太感興趣。

再加上當地人本來就沒見過什麼好東西,英國人稍微給點好處就能令他們心滿意足,所以當地人的需求一直沒有那麼強烈。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雖然被英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統治了多年,岡比亞這片小國依然是窮困潦倒,百姓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歷史上幾百年以來,岡比亞這塊地方和周邊的一大片土地都是歐洲殖民者們互相廝殺和搶奪地盤的“狩獵場”。

直到1889年的時候,英國和法國才在多次談判之下,最終確定了岡比亞和鄰國塞內加爾之間的國界。

英國殖民岡比亞,法國殖民塞內加爾,無奈只因為英國當時和法國相比在實力上稍有差距,所以岡比亞不僅國土面積比塞內加爾小得多,而且還被塞內加爾半包圍。

所受的這份窩囊氣無處發泄,也只能對着西邊的大西洋悲傷地慨嘆了。

縱使是西部臨海有一些喘息之地,但是讓人頗感凄涼的是,整個岡比亞的國土是一個東西狹長之地,西海岸的海岸線總共就只有48公里。

從地圖上看去,岡比亞的國土就像是鑽進塞內加爾國土內的一隻蚯蚓,很是尷尬。

如果兩國發生戰爭,塞內加爾來個三面夾擊,岡比亞根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在實力上值得所有國家同情的國家,卻在和其他國家的叫板中從來沒有饒過誰。

逼仄的國土狀況和落後的生活環境,讓大多數岡比亞人都提不起什麼胸懷大志的興趣。

看着被三面包圍的土地,和缺乏安全感的同胞,岡比亞的官員們也不清楚怎麼樣能讓這片土地變得富裕起來,再加上英國人的持續壓榨,岡比亞的發展更是慢得可憐。

但是好在英國人的統治讓這些國民在心中對富裕有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籠統概念。

獨立之後的岡比亞首先由第一任領導人賈瓦拉從1965年執政到1994年,然後軍方人物賈梅政變上台,實行更加窮兵黷武的統治策略。

22萬美元打算當總統

賈梅對軍隊的高壓管控政策讓一名叫桑那的部下愈發不滿,一次賈梅還逼着桑那槍殺無辜民眾更是逾越了桑那的做人底線,於是桑那在違背命令之後連夜出逃前往了美國。

在美國桑拿遇到了有所成就的岡比亞商人恩傑,恩傑聲稱願意出錢幫助桑那推翻賈梅的政權,但是條件是如果成功後自己要當總統。

桑拿欣然同意,於是拿上恩傑贊助的22萬美元,動員了上百人準備襲擊賈梅的總統府發動政變,可是還沒開始行動人就走掉了一大半。

有的說家裡有事,有的說生病了,最後跟着桑那行動的僅有6個人。

他們成功接近了總統府,隨着桑那一聲令下,行動開始,但是悲哀的是,剛開始交火桑那就被擊斃,其他人望風而逃,富商恩傑22萬美元當總統的夢想就此破滅。

雖然恩傑的總統夢破滅,但是也讓其他富商看到了希望,用錢打敗賈梅似乎是一條可行之路。

巴羅

另一位富商巴羅吸取了恩傑的經驗,不和賈梅的軍隊硬碰硬,而是拿錢爭取岡比亞國內各個反對黨和民眾的支持,通過合法選舉與賈梅競爭,最終成功在2016年勝過賈梅,當選了岡比亞新任總統。

與過去兩位不擅長發展經濟卻窮兵黷武到處打嘴炮的總統相比,身為富商的巴羅更注重發展經濟,如今的岡比亞終於基本找到自己的位置擺正自己的心態,不再到處叫板,而是專註於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