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戰詔書》815字,為何隻字不提“戰敗”和“投降”?

77年前的今天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大公報》發表

日本投降矣!”

五個字

將中華民族14年來的苦難

化作力透紙背的慨嘆

華夏兒女奔走相告

慶祝勝利

通篇不提“戰敗” 種種字眼妄圖掩蓋歷史

1945年8月15日

日本裕仁天皇通過電台廣播

宣讀《停戰詔書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然而

為爭取免除天皇裕仁的戰爭責任

及保護日本天皇制

詔書在措辭上採取了諸多手段

詔書全篇815字

隻字未提“戰敗”

只輕描淡寫地稱

“採取非常措施‘收拾時局’”

詔書中稱“交戰已閱四載”

將戰爭歷史縮限為1941年以後的4年

只稱“深表遺憾”

卻不向受害國道歉

不提“戰敗”

只稱“終戰”

不提“投降”

而稱“為保全國體停止戰鬥”

……

甚至戰後幾十年間

日本官方認可的史書

隻字不提8月14日致盟國的同意投降電

也盡量迴避9月2日簽降書一事

卻竭力把“二戰”終結的功勞

放到天皇頭上

試圖“美化”這段歷史

……

點擊視頻!

起底日本天皇《停戰詔書》中隱藏信息

歷史不容抹殺 不容篡改

一寸河山一寸血

抗日戰爭期間

山河破碎,生靈塗炭

日本鐵蹄踐踏我大半中華河山

3500多萬同胞傷亡

930餘座城市先後被占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

這些歷史的痕迹

早已牢牢地刻在

每一個中國人的記憶里

如今

我們絕不允許再有人為戰犯揚幡

為軍國主義招魂

不允許有人否認侵略歷史

甚至美化侵略戰爭

14年山河不屈

14年浴血奮戰

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

以血肉之軀築長城

前仆後繼赴國難

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這段包含血與淚的歷史

我們都不能忘、不敢忘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傷痛永遠

國人應時刻牢記!

警鐘長鳴

日方須深刻反省!